南方周末:央视《新闻联播》在变吗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5日10:29 南方新闻网 | |||||||||
□本报记者 郭 力 □实习生 黄志鹏 “《新闻联播》终于换主持人了!” 6月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换脸”后,网民热评如潮。
当晚7时,两位年轻的播音员——三十出头的康辉和28岁的李梓萌——加盟《新闻联播》。据悉,“康李配”是这档世界上收视人数最多的电视新闻节目17年来第一次出现的新面孔,也是目前最年轻的一对拍档。 尽管央视相关负责人称“换人”不过是正常的轮岗,在主持了这档节目17年的罗京看来也不过是“自然规律”,“ 不值得大惊小怪”,但“《新闻联播》换人”仍然在第二天成为中国众多媒体的“头条新闻”,甚至成为不少报纸社论的主题。外媒也在品评两位新主持人时说:现在,中国政府有关当下时事的官方立场由两位面带微笑的年轻人传达出来,与以前几位主持人满脸端庄、不苟言笑的播音风格相比,他们的确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 30年来每晚7时播出的《新闻联播》,一时间自己却成了新闻焦点。这一切,都是因为“《新闻联播》不是别的节目”。 “中国政治生活的一面镜子” 今年恰是《新闻联播》开播30周年。1976年7月1日,《新闻联播》的前身《全国电视新闻联播》试办。1978 年元旦,《新闻联播》正式开播。 1980年《新闻联播》对审判林彪、江青“两案”加以重点报道,全国亿万观众第一次通过电视新闻共同目睹了国家重大时政事件。电视新闻的独特优势和巨大影响力开始为人瞩目。 而从1982年报道“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始,中央授权《新闻联播》比其他媒体提前一天独家发布重要新闻。《新闻联播》权威严肃的形象、上情下达的角色开始确立,也因此,它超越了新闻栏目的一般意义。 事实上,从创办第一天起,整整30年,《新闻联播》恪守着“宣传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天下大事”的宗旨,从未改变。 一位《新闻联播》前记者称,“《新闻联播》是中央电视台安身立命的重要资本”,因为“它牢牢地稳固了中央电视台的主体地位,央视其他所有的新闻栏目都只是对《新闻联播》的补充”。 而在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新闻系主任雷跃捷教授看来,“也只有中央电视台才有这个资格办这个节目”。 事实上,在每晚7时到7时30分的《新闻联播》播出时段,全国除中央电视台新闻和综合频道外,罕有一家电视台在此时播自家的新闻。即使已经获准在华南地区落地的香港凤凰卫视,其新闻节目也与央视的《新闻联播》“错车”。 经过初创时的尝试和改造,到上世纪80年代,从编排形式到播音风格,甚至到播音员,都逐渐固定。以党和国家领导人当日活动为头条,25分钟国内新闻、5分钟国际新闻的格局也罕有改变。短短16秒的《新闻联播》片头曲,从1988 年3月起沿用至今,孟卫东因此被誉作“你每天都能听到他的作品”的作曲家。主持人罗京想改一个发型,据他自己说都没能得到中央电视台台长的批准。 “《新闻联播》的播报风格,从栏目创立开始,就延续了老一辈播音员齐越、夏青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时确立的播音原则。”《新闻联播》的首批播音员之一的赵忠祥对本报记者说。他将这种播音风格概括为:“字正腔圆”、“庄严”以及“ 严谨”。 2002年时,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周小普教授带领研究生对《新闻联播》的各类新闻条数作了统计。结果显示,在播出的所有新闻条数中,时政新闻占41.6%,而在新闻时长上,时政新闻更是占到50%以上。至于每类新闻的平均时长,占前三位的分别是领导人活动(157.8秒)、宣传重点(129秒)、会议新闻(93.2秒)。 已经退休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岚清曾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提到,他经常一边“听”《新闻联播》一边练篆刻,“因为电视里的许多同志我都认识,不用看我也听得出谁在讲话”。 为了保证这些新闻能够准确而权威地传达,每天下午5时30分,由中央电视台台长、副台长组成的审查小组开始审定当日的新闻。而在一些重大选题上,相关报道还需中共中央办公厅直接审定。 “观众对严肃的、把握中国政治生活脉络的新闻节目是认可的,30年来也形成了收视习惯。”雷跃捷教授说,“老百姓可能不读报纸,不读大报的社论,但他们通过《新闻联播》了解中国政治生活的动向、趋势。” “《新闻联播》就是中国政治生活的一面镜子,一个晴雨表。”雷跃捷教授说,“《新闻联播》30年来,能保持其形式内容,能保持高收视率,能保持对政治生活的影响力,是由中国国情所决定的。” “我们兢兢业业、谨谨慎慎、认认真真地工作,就是为了把国内外重大的新闻按照既定的原则和框架,恰如其分地传达给观众。这是我们日复一日的工作。”赵忠祥对本报记者说,“我们口述再大的事情,都只是一个传递者,而不是一个参与者。”也因此,对于自己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明星,赵忠祥都觉得“莫名其妙”。 而因为同样的原因,当浙江籍全国政协委员叶宏明于今年“两会”期间提交提案指出《新闻联播》部分主持人应该更换时,无论在《新闻联播》内部,还是在普通百姓中间,都引发了争议。“但人们想不到中央电视台把这件事推进得那么快,干得那么漂亮。”一位行内人士说。 同样因为《新闻联播》的特殊地位,各地也很着重当地新闻在《新闻联播》上的播出。“《新闻联播》是地方政府宣传工作成绩的重要途径。全国的老百姓都在看《新闻联播》,中央的首长也在看《新闻联播》。”一位《新闻联播》前记者说。 和地方政府一样对《新闻联播》的“黄金时间”重视的,还有众多的广告客户。紧跟在《新闻联播》之后的15秒广告时段,其广告费是所有电视节目中最贵的。1995年中央电视台推出该时段广告招标,曾经创造了“标王”的新名词。1998 年“爱多VCD”以2.1亿元天价“夺标”,相当于每秒钟花掉38000元。而2005年,“宝洁”为这一时段的广告投入3.85亿元。 相关专题:南方周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