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以“七个一”开创新农村建设新局面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7日22:16 小康杂志 | |||||||||
嵊州市委书记陈月亮介绍嵊州市新农村建设的情况 舒富民:现在我请嵊州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陈月亮给我们介绍嵊州市新农村建设情况。大家欢迎。 陈月亮: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嘉宾和新闻界的们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谨代表中共嵊州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和全市74万人民,对你们的
时值全国各地掀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热潮之际,群贤齐聚嵊州,论道“村治模式”,这是嵊州的幸事,也是难得的机遇,必将有力推动我市的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下面,我主要就我们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的思路、措施、具体做法和初步成效,向大家作一汇报。 一、关于嵊州市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情况。我们嵊州地处浙江东部,北靠杭州,东邻宁波,是全国第一批经济开放县,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全市总面积1784平方公里,辖4个街道,11个镇,6个乡,总人口73.4万。建县已有2100多年历史的嵊州,可谓山川秀丽、人文荟萃,以“百年越剧诞生地、千年剡溪唐诗路、万年文化小黄山”闻名于世,同时还是著名的“越剧之乡”、“领带之乡”、“围棋之乡”、“竹编之乡”、“茶叶之乡”和“厨具之都”。 最近几年,是嵊州历史上发展最为迅速、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显著、人民生活改善最明显的一个时期。200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41亿元,人均19180元,两项指标均为“九五”期末的近2倍,实现财政总收入11.7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74亿元,是“九五”期末的2.9倍和2.8倍;2005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4.98亿元,其中工业性投资38.5亿元,五年累计分别达到226亿元和128.84亿元,分别是“九五”期间的3.2倍和6倍多,工业性投入相当于2000年前历年总和的2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达到17150元和6535元,是“九五”期末的1.8倍和1.5倍。我市在全国县市综合实力排名中,由2001年的第166位上升到了2004年的101位,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坚持了我们党重视“三农”的一贯战略思想,又深刻回答了如何在新的历史阶段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一重大命题。县市一级在国家行政管理、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承上启下、沟通城乡、总揽农村全局的战略作用,是党的主张和各项工作任务在基层的具体组织者、管理者和实践者。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贯彻落实中央、省、绍兴市决策部署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市从实际出发一贯坚持的工作重点。2003年的“嵊州与全面小康”读书会,2004年的科学发展观读书会,以及2005年的城乡统筹发展工作会议,都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加以研究和部署,并相继出台了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纲要、政策和措施,切实加强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加快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步伐。 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后,我们积极响应、迅速行动,在深入调研、集思广益的基础上,于今年正月初十召开了3000人参加的三级干部大会,就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专题动员部署。4月份又举办了新农村建设读书会和100个重点村主职干部培训班。与此同时,我们制定出台了新农村建设三十条实施纲要和三十条政策意见,市财政每年安排1.6亿元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占到全市财政总支出的24%,增长比例达55%以上。在全市面上,实施了乡镇职能转变、民主治村、公共卫生、新农村主题教育等四个试点,开展了六类村的结对竞赛,落实了新农村建设领导责任分解,派驻了141个驻村指导员,全面启动了100个企业,100个部门单位与100个重点村、100个贫困村结对帮扶活动。目前,全市上下一个建设新农村的热潮正在形成,可以说是心热、劲足、状态好,在农村呈现出多年没有看到过的精神面貌。 二、主要做法和体会。我们认为,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大战略,一个大课题,一项大任务,也是一个大机遇。为此,我们紧紧围绕中央、省、绍兴市的决策部署,在思想上高度统一,在思路上精心策划,在政策上重点倾斜,在工作上真抓实干,从而开创了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做法和体会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一”。 第一,围绕一个目标。围绕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5句话和20个字的总体要求,结合嵊州实际,我们确定了发展新产业、建设新社区、培育新农民、创造新生活、倡导新风尚、提供新服务和构建新体制的新农村建设“七新”目标。通过实施城镇化推进、产业振兴、乡风文明提升、村庄整治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五大工程,分三个阶段实现,第一步到2007年为重点突破期,进入全国百强县市,形成城乡规划体系,100个产业特色村、100个经济薄弱村、100个新农村建设重点村取得实质性进展;二,到2010年,基本实现全面小康,全市村庄面貌有较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建立起城乡互动、工农互促的良性机制,100个中心村达到“五化”标准。三,到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20字目标得到较好体现,新农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 第二,坚持一个原则。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并牢牢把握了以下五条工作原则,一是科学规划、长短结合;二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三是点面结合、整体推进;四是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五是城乡互动、互促共进。同时,我们提出了“八要八不要”的工作导向,一是要量力而行而不盲目攀比;二是要积极有为而不消极等待;三是要全面理解而不片面认识;四是要循序渐进而不大拆大建;五是要追求特色而不强求一律;六是要引导扶持而不包办代替;七是要民主商议而不强迫命令;八是要注重实效而不搞形式主义,有效避免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误区和偏差,提升了建设质量和工作实效。 第三,抓住一个龙头。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龙头,我们把全市1784平方公里作为一个整体,实行一张图规划、一体化建设。根据“一个中心、三大板块、一条绿色走廊”的市域总体布局和“一个中心城、两个城郊镇、三个中心镇、四个特色镇、一百个中心村、四百个一般村”的城乡一体化规划框架,编制了城乡体系规划、城市区域规划、各乡镇的布局规划、村长布局规划,完成了产业布局、旅游规划、交通规划、水电规划、生态规划等专业规划,由此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的规划体系,并在规划指导下有序推进了新农村建设。 第四,扭住一个中心。致富是农民的第一需求,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第一要务。我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1个经济开发区、6个工业功能区、100个产业特色村”的“16100”工程为重点,实现了市域经济总量和质量的同步提升,拓宽了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渠道,为新农村建设夯实了物质基础。 一,以开发区和工业功能区为平台,城镇工业不断做大做强。坚持“合力兴工、聚焦开发区”不动摇,不断提升开发区、乡镇工业功能区的发展水平,以城镇化、工业化带动农民致富,拉动新农村建设。到目前,一个开发区、六个乡镇街道工业功能区入区企业已达725家,累计完成投入125.4亿元,销售903亿元,税收28.1亿元,分别占到全市的96.7%、67.5%和工业类税收的95.0%,特别是经济开发区自2001年启动建设来,累计入区企业已达228家,完成投资70.83亿元,规模以上企业的产值、销售、税收年均增长分别达到了65.44%、74.45%、99.85%的高速度,工业性投入、实际利用外资、工业税收、规模企业销售分别占到全市的55.1%、70.1%和53%,在省级开发区综合考核中名列第二,被省政府评为优秀开发区,入选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工业园区五十强,优越的平台加快了我市经济的极具转型和裂变,外源经济成为我市经济的主要助推器,形成了韩国、意大利等外来企业板块,并迅速崛起了器膜配件、新材料和电子通讯等一批新兴产业。规模经济挑起了我市经济的大梁,规模以上企业加速由2000年的216家增加到去年底的448家,年均增长18%,销售超亿元企业由2000年的7家增加到35家,一家企业突破8亿元,两家企业超过5亿元,城镇工业的发展壮大为农民转移就业创造了大量机会,经济开发区和6个工业功能区为全市农民提供了7万多个就业岗位。2005年我市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人均达3552元,比2002年增加了1244元,占总收入的54.4%。 二,以十龙带动战略为载体,高效生态农业获得长足发展,以工业化、市场化理念经营农业,积极实施十龙带动战略,发展十大高效生态农业产业,扶持十大产业的加工龙头企业,加快了农业的产业化步伐。农产品加工企业累计达到181家,年实现销售收入13亿元,其中5家销售超亿元,出口创汇7.75亿元,浙江华发产业有限公司成为全国百强龙头企业,2平方公里的农产品加工区成为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累计投入资金8亿多元,建设各类特色农产品100万亩,其中外拓基地超过50万亩,创建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75个,全市农产品商品转化率已达85%,农产品附加值提高35%以上,我市农民仅在茶叶、香榧、花木、长毛兔四大产业获得了年收益达到13.2亿元。 三,以农民致富为目标,百姓经济建成燎原之势,把发展千家万户的百姓经济作为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和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千方百计为农民创业、致富提供平台,创优环境,家庭个私经济快速崛起,目前全市有工业企业和个体工商户2.77万家,解决了10万农民就业。其中民营企业1.5万家,相当于2000年全市总数的5倍,有民营越剧团112个,从业人员3600余人,年创产值8000多万元,3000多农民从事竹编、泥塑、根雕等民间工艺产业,创产值1.8亿元。6万农民为领带和服装产业经营配套加工,年收入在9亿元以上,两万农民从事建筑行业,年收入4亿元左右。特别是在上海的嵊州人资产已达150亿元,10万农民从事花木茶叶产业,3800多名农民从事花木、茶叶、果品等专业贩销,年贩销额达6.9亿元,2.5万农民外出制造小笼包,年总收入在4亿元以上,6500多农民外出当企“田包头”,在外承包土地16.2万亩,年产值超过1.6亿元。 四,以“一带六景一走廊”为框架,乡村旅游经济逐步崭露头角,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山水资源,按照“一带六景一走廊”的发展框架,(一带即以剡溪为纽带的“唐诗之路”文化景观带。六景既为王羲之故居,马寅初故居,越剧寻根,百丈飞瀑,南山湖、崇仁古镇等特色景点;一走廊即一条山区绿色走廊,分别以南山湖、会稽山、南山为主体,连接周边相关景点,呼应邻近县市景区),大力发展旅游经济,使农村转化成为一个大景区,农业资源转化成为旅游资源,农民能人转化成为旅游经营者,旅游年收入达到9.3亿元,相当于“九五”期末的三倍多。特别是乡村旅游快速启动,一年多时间建成31个乡村休闲基地,总投资3000多万元。今年4月全国乡村旅游以新农村建设论坛在我市召开。 五,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市村级组织因地制宜发展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探索发展了资本经营型、资产租赁型、股份合作型、调整发展型、市场服务型、品牌经营型、资源发展型、资源出让型、主导产业带动型等十种模式。如通源茶坊村,通过集体资金参股水电站,村集体每年获得分红近30万元,甘霖上路西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扭转,村集体每年征收7.5万元,长乐五村通过创办市场,每年增收60多万元,崇仁应桂岩村积极打响茶叶品牌,依靠品牌使用费,为村集体每年增收4万多元。 第五,把握一个方法,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一个中心城,五个中心镇,一百个重点村的“15100”工程为重点,实施分类指导,整体推进,使全市城乡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在城区,按照“建设新区、改造老区、完善功能、提升品位、东扩南进、西延北连”的要求,加快中心城区建设,城区规划空间从20平方公里扩大到了8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从14.5平方公里,扩大到30.5平方公里,人口由8.8万增加到25.47万,城市化水平由32.8%提高到47.4%,一个现代化的山水园林中等城市初出形象。在集镇,积极实施“强镇计划”,五个中心镇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功能区域调整,重点规划建设行政中心,产业发展中心,商贸中心和文化娱乐中心等四个中心,同时积极推广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经验,实行“人权、事权、财权”三权下放,加快了集镇建设步伐,增强了经济实力和集聚辐射功能。在农村,根据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我们认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物质文明,就是要建设一个富裕村,“乡风文明”是精神文明,就是要建设一个文明村,“村貌整洁”是生态文明,就是要建设一个生态村,“管理民主”是政治文明,就是要建设一个和谐村。这四种类型再加上示范村和后进村两条,就是完整的新农村。按照这一设想,全市“六村连动”分类推进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建设:按照典型示范,全面发展的要求,对示范村进行高起点规划,高要求建设,重点建好“三室两市两中心”,“三室”既为卫生医诊室、老年活动室、文体活动室。“两市”即放心超市,农贸集市。“两中心”即村级公共服务中心,产业发展中心。目前全市第一批25个示范村已实现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卫生节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的“五化”目标,有七个村被评为省个小康示范村。12个村被评为“绍兴市级全面小康示范村”,崇仁镇,张家村还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富裕村建设以创建100个产业特色村为载体,立足实际,注重特色,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的农村经济板块。 目前,全市已有花木、建筑、厨师、器具制作等各类特色村46个,如花木专业村,石磺镇新沃村180户人家,97%以上从事花木生产,年进收入超过1000万元,每5户人家就拥有一辆私家车。小笼包专业村剡湖街道愚溪村,251人外出制作小笼包,全村造起了300幢20万元以上的新房,越剧专业村崇仁镇石门村有150多人参加民营剧团,年收入80多万元。 文明村建设,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着力提升农民素质,塑造文明乡风,实施了7个一文明乡风计划,一套思想道德系列丛书已经下发到广大农民手中,一首“嵊州新农村建设之路”正在创作之中,黄泽镇的《黄泽之歌》,三界镇八郑村的《八郑之歌》已经创作成功,70%村制定完善了一套村民文明公约,示范村已做到村村升国旗,一项“树新风、刹歪风”活动正在全市农村深入开展,一项以“评比创业致富户、诚信守法户、美德示范户”为内容的“评三户”活动正成为农村家庭的关注热点;一种团结协作、勤劳诚实、自强自立、创新创业的新农民精神,正在得到大力弘扬,为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技文化素质,我们重点开展了推动农民学文化,学技能,学法律,创新创业的三学一创农民教育活动。近期又开展了培育新农民,建设新农村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了政策、科技、法制、文化、健康、美德、六进农家活动,领导农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生态村建设,以村容整洁为重点,努力建设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具有典型江南风味的生态型农村,在全市936个村中开展了宅基地整治,累计拆旧752万平方米,盘活土地存量1.1万亩,新建农民住宅100多万平方米。在完成农村双清双建专项整治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了三清三改环境整治,即清垃圾,清河道,清违章和改水、改路、改房,切实做到农村环境卫生有制度、有人管、有设施、有经费,建立健全了户集,村收,乡镇中转,区域处置的农村垃圾处理长效机制,实施了五年植树,十年绿化计划,建立了56万亩生态工艺林,在东部山区实施了山体覆绿工程,大力推进农村四旁绿化,成功创建省级生态镇一个,绿色社区一个,绍兴市级生态乡镇3个,生态村7个,绿色社区2个。 和谐村建设,致力于构建基层维稳网络,创新规范村治模式,努力建设安宁稳定、民风纯正、文明祥和、管理民主的和谐风。如我们在三界镇八郑村开展的试点中,创造了八郑规程,健全完善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个方面八项重点制度和八个重点工作操作流程,从而实现了村治方式由村官治理向村民自治转变,村治职能由行政事物管理向农村公共服务管理转变,村治和谐从事后矛盾调解向自主化解转变。通过创新村治模式,建立完善村级民主管理的各项制度,扩大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此外,我们还在1060个行政村开展了民主法制村创建活动,创建面积达96.9%,达标面积55.5%。 后进村整改通过排摸,全市有100个贫困村和50个问题村,对于贫困村结合绍兴市双五千工程,深入开展百村千户扶贫攻坚计划,落实市级部门和机关干部结对扶贫制度,并着力从输血型扶贫向造血型扶贫转变。对于班子不团结,干群关系紧张,社会矛盾突出,工作难推进的问题村,整转主要采取干部下台,驻村指导员和机关干部回乡任职等方面,对确实不能胜任的村级班子再进行调整。 第六,构筑一张网络,推进新农村建设经济是“心脏”,构筑城乡的公共服务网络是“筋脉”,我们近几年先后投入建设资金65亿元,其中财政21.2亿元,加强以水利、电、路、信息、文化、卫生、教育、生态、平安、社会保障为内容的公共服务“十网”建设,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在路网建设上,上山高速公路和甬金高速公路先后建成通车,完成190公里县乡道改造,和800公里康庄工程。10路公交车辐射城乡,实现了交通基础设施投资,高速公路建设,干线公路建设和农村公路建设的历史性突破。全市拥有公路总里程1788.34公里,比“九五”期末净增867.33公里,在水网建设上完成40公里清水河道建设,270座水库的除险加固,200个行政村自来水改造,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平方公里,在电网建设上全面完成了城市电网和农村电网的改造。新建四座110千伏变电所和18座十千伏开关站,新建4座总装机容量1280千瓦的水电站,在信息网建设上,信息化水平达到105%,嵊州农业在线网在全省领先,电信、广电、宽带等骨干网络已覆盖城乡,实现了有线电视“村村通”和调频广播“村村响”。在生态网建设上,深入实施生态市建设规划,全力打造现代化山水园林中等城市,扎实推进“碧水、蓝天、绿色、宁静、清洁”五大工程,强化环境监督执法和环保设施建设,开展城市和农村环境大整治,获得联合国生态产业示范区称号;在平安网建设上,大力开展“平安嵊州”建设,刑事发案率增幅不断下降,安全生产连续三年事故零增长,21个乡镇(街道)全部达到“平安乡镇”标准,去年被评为浙江省“平安县(市)”,全市群众的安全感满意率达到85%以上。在教育网建设上,五年新增教育设施25.8万平方米,全面实施了教师素质提升、资助扩面、爱心营养餐、食宿改造和放心班车五项工程,对农民开展了45万人次技能培训,7万多农民通过培训转移就业,其中向就业完成转移5万余名,启动了“三个100%”的新农村建设后备军建设,即“初中毕业没有升入高中的达到100%的知识或技能培训,高中毕业没有被大学录取的达到100%的知识或技能培训,使其具有大学程度的文化知识或水平,上述两类对象经过培训后达到100%的就业;在文化网建设上,深入实施越乡文化“六百”工程,先后建成了越剧艺术中心、艺术村等一大批文化设施和383个村文体活动中心(室),基本形成了城乡三级文化阵地网络。全国“丰富外来人员精神文化”理论与实践研讨会选在我市召开;新发现的小黄山遗址位列200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三个项目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卫生网建设上,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医卫设施、医疗服务、疾病防控和卫生监督三级网络,市财政每年拨出1400万元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54.3万农民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占到应参加人口的90.23%,还对参保农民进行两年一次免费体检;在社会保障网建设上,基本形成了涵盖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保险的完整社会保障体系,各类参保对象已达8.7万人,低保人群做到了应保尽保,2300多名五保老人实现集中供养,6790多名学生得到教育券资助,基本实现“不让一个孤寡老人因失去依靠而分散居住”和“不让一位学龄儿童因家庭贫困而放弃学业”的目标。 第七,强化一个保障。我们通过强化思想、组织、作风、机制和政策等保障,确保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顺利推开。主要突出了以下“六个抓”。 一,抓宣传发动。市委,市政府通过三级干部大会、读书会、工作会、座谈会、专题调研和一月一次现场会等进行动员部署,市人大、市政协通过专题视察、专门课题研究和提案议案等进行大力推动,新闻媒体通过开设专题专栏进行高密度大篇幅宣传,着力造势鼓劲,形成了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浓郁氛围。在农村,开展了新农村建设主题教育,下派新农村建设工作组,下发宣传单10万份、问卷调查1万张等,并利用广播、黑板报和文艺演出等阵地广泛宣传,向农民讲清什么是新农村,怎样建设新农村,有哪些政策,要注意什么问题等等,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农民群众的一致共识和自觉行动。 二,抓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了一批个人作风正派、群众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出色、专业技术突出的优秀干部充实大批办公室。各乡镇(街道)和市级各部门也建立健全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和组织网络,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新农村建设良性工作机制。 三,抓基层党建。以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扎实推进“凝聚力工程”和“五好班子”建设,增强了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建立健全乡镇工作的运作机制、动力机制和监督机制。深化驻村指导员制度,推行新进公务员“六个一”入门教育,增强了干部队伍开展农村工作的能力。全市村主职干部实行了工资统筹统发和任期考核,253个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办公场所问题得到解决,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成为全省典型。全面推行“两务公开”,基层组织的民主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进一步推进。 四,抓作风效能。深入开展以“走进群众、走进困难、走进矛盾”和“向我看齐”为主要内容的“三走进一看齐”活动,建立了市领导的“七个一”联系制度、乡镇联村制度、部门结对联系制度和农村党员的联组联户制度,加强了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并通过“十法教育、十送服务、十解难题、十项工程”等载体,确保了活动的常态化和实效性。仅2005年,就兴办实事工程1883件,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2亿元,摸排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04起,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五,抓结对竞赛。组织开展了部门“四比”、乡镇“五比”、村级“五比”,个私经济发展“五比”活动,特别是针对富裕村、文明村、生态村、和谐村、重点村建设和贫困村整转开展六项单项先进评比,在各层面有效调动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六,抓督察考核。根据新农村建设实际,制定完善了政绩考评体系,加大了对乡镇(街道)和市级机关部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考核分值和比重,实行“一月一督查、一季一通报、一年一评比”,年终作为“听、看、评”考核的重要内容。 当然,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也碰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如村级集体经济薄弱问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问题,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基层组织建设问题都不同存在,需要我们因应高度重视并循序渐进加以解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重而道远,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五句话二十个字的总体要求,顺应“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大趋势,进一步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规律精力向农村下沉,不断开创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