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建设者梁文纪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5日02:40 星辰在线-长沙晚报 | |||||||||
本报可可西里今晨专电 昨日上午,海拔4767米的昆仑山口,终于迎来了多日来难以见到的好天气。在这里平时几乎是天天飘雪。 望着自己和同事修建的5座铁路桥和一段长达8公里多的铁路,梁文感慨万千。这位来自湖南耒阳的汉子,带领1000多名工人,将整整5年的宝贵年华留在了祖国的雪域高原。现在,终于要亲眼看到青藏铁路通车了。
擦掉妻子泪花上青藏 2001年8月,正在山西阳涉县修铁路的梁文,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突然接到公司通知,让他带领一支队伍上青藏高原修建青藏铁路。众所周知,青藏高原属多年冻土区,高寒缺氧,低气压、强辐射,年平均气温在零下5摄氏度至零下7摄氏度,冬季夜间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0摄氏度,氧气含量不足海平面的60%,人们正常行走时,身上就像在平原地区背着数十公斤重的东西似的。妻子郑旭莉坚决反对梁文上青藏高原:“你去那么危险的地方,万一出现什么闪失,我们怎么办啊?”“你放心吧,我会好好爱惜自己的。你不是经常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吗?更何况青藏铁路是一项举世闻名的特大工程呢。”梁文轻轻地为妻子擦去眼角的泪花,带着100多号人的先遣队伍上路了。 驱车100多公里电话报平安 经过几天的颠簸,梁文和同事来到了青藏高原昆仑山口安营扎寨。尽管对高原反应早有思想准备,但梁文还是出现了头晕、呕吐、食欲不振、睡不着觉等症状。有时实在撑不住了,他便叫医生给自己打几瓶点滴,然后接着干。有几位同事经过住院治疗后仍未恢复健康,不能继续留在青藏高原工作了,只得撤出工地,非常遗憾地返回了原籍。 由于施工工地属于荒无人烟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手机在这里没有信号。梁文有时想家了,只得驱车100多公里赶到格尔木,给家里打个电话报平安。父母每次在电话中总是重复着这样一句话:“儿子,千万要注意安全啊!” 在高原上如果着凉感冒,那可真是要命的事情。梁文和同事为了预防感冒,每隔半个月才赶到格尔木洗一次澡,每次都要洗个1个多小时。 经过几个月的苦战,梁文和同事在工地上修好了便道、工棚,为来年施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同年11月,由于工地的气温已达零下37摄氏度,梁文和同事下山回老家休整。刚回到老家时,梁文还真有点不适应:整天昏昏沉沉只想睡觉,一天要吃四五顿饭。这就是非常典型的“高原病”。 为了赶工期,梁文未等和家人一起过完春节,便提前来到了工地。此后的几个春节,梁文都是在工地上度过的。 2003年8月,郑旭莉带着小孩千里迢迢从湖南耒阳来到昆仑山口看望丈夫。望着简陋的工棚,穿着棉袄还瑟瑟发抖的郑旭莉,几乎是流着眼泪下山的。她对年仅3岁的女儿说:“你看爸爸挣钱多辛苦,你将来一定要好好念书啊。” 想到牺牲的同事泪流满面 2004年5月23日下午3时许,正在工地施工的梁文,只见一位同事哭喊着跑过来告诉他:“不好了,聂坤平和姜坤武出事了!” 梁文发疯似地跑到出事地点,看到聂坤平和姜坤武倒在了血泊之中,两人的头上还戴着安全帽。原来,聂坤平和姜坤武上工地检查完工作后,乘车返回大本营时,由于下雨路滑,他们的车不慎与另外一辆汽车相撞,两人当即丧生车轮底下。“他们才30多岁啊,最终将生命留在了雪域高原上,来不及与家人和同事道一声别……” 梁文泣不成声地说。开追悼会的那天,梁文将毛泽东写下的一句诗词作为挽联:“青山处处埋忠骨,人生何处不青山”。 据梁文介绍,青藏铁路施工期间,有不少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长眠于青藏高原。“他们没有等到青藏铁路通车的这一天,就带着遗憾匆匆地走了,留下了家中的孤儿寡母。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每每想到牺牲的同事,我便禁不住泪流满面。” 梁文不无伤感地说。梁文表示,他们后来觉得是在完成牺牲同事未竟的事业,所以最苦最累也挺过来了。 “这段铁路是我们修建的” 经过5年时间的艰苦奋战,梁文和同事完成了所担负的工程建设任务,其中有多项工程被评为样板工程。梁文和同事为他们所在的中铁五局二公司,赢得了荣誉。 现在,其他同事已陆续撤离了工地,但梁文却继续坚守在这里。他说,他要亲眼看到7月1日火车从这里通过。 梁文目前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带着父母和妻女,亲自乘火车经过青藏铁路。那个时候,他可以非常自豪地说:“这段铁路是我们修建的!”本报特派记者 陈国忠 千灵坡 小刘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