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5年建设实现高原病零死亡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9日13:56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6月29日电 (记者王永康韩洁) 青藏铁路在5年的建设中克服了高寒缺氧、强紫外线辐射、处于鼠疫自然疫源地等多项卫生保障难题,创造了“高原病零死亡、非典疫情零发生、鼠疫疫情零传播”的成绩,确保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铁道部青藏办常务副主任朱振升2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 青藏铁路穿越青藏高原腹地,全部处于3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其中有960公里在
朱振升说,按照“以人为本,卫生保障先行”的原则,铁道部和卫生部在广泛吸收国内外医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联合制定了《青藏铁路卫生保障若干规定》、《青藏铁路突发卫生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等一系列卫生保障预案、规定和管理办法,从制度上保障了全线卫生保障工作的规范有序进行。 青藏铁路的建设部门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卫生保障体系。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设有医疗卫生部,以格尔木铁路医院和西藏军区总医院为依托,建立了项目部卫生所、工地医院等三级医疗机构共144个,有病床426张,配备了彩色多普勒、呼吸机等先进适用的医疗设备,形成了覆盖全线能够快速及时有效救治危重病人的网络体系。 据介绍,在施工高峰期,青藏铁路共上场医务人员680人,医务人员与施工人员的比例达到1.88%。施工期间共接诊病人53万余人次,住院14477人次,抢救危重病人3501人,其中470例高原性脑水肿、931例肺水肿患者全部得到有效救治。 朱振升说,青藏铁路建设实行了高原准入标准,对进入高原人员实行体格筛选,在格尔木或拉萨进行低海拔地区的阶梯式习服适应。所有高原人员都有健康档案,实行全程动态健康监护。编印了《高原卫生知识手册》,人手一本。施工人员每天吸氧1到2小时,免费发放抗缺氧、抗疲劳药物。实行轮休、轮换和夜间查铺制度,合理安排施工任务,限定人员作业时间。(完) 相关专题:青藏铁路通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