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唐山寻亲专题 > 正文

唐山地震孤儿邢台探亲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6日09:42 河北日报

  30年前,247名在唐山大地震中失去双亲的孤儿来到邢台育红院,从此,他们有了第二个家。

  在邢台生活的5年中,育红院的老师、保育员乃至全体邢台人民给予孤儿们无微不至的关爱,让一颗颗失去父母呵护的幼小心灵重新沐浴在温暖中。

  1981年底,孩子们离开邢台,一部分返乡安置,一部分合并到石家庄育红学校,一别就是25年。

  岁月匆匆流逝,孩子们却一刻没有忘记过养育自己的第二故乡,思念在心底越积越重。无数次,他们梦回邢台,与久别的亲人团聚。

  30年后的今天,唐山抗震30周年之际,梦终于圆了!

  58名

地震孤儿踏上千里回乡路,一场情动牛城的感恩之旅拉开序幕。

  这一天,仿佛等待了一个世纪。

  这一刻,欢笑与泪水交织,现实与回忆同在……

  1、“离别的那一刻起,思念就从未停止过。”

  7月1日清晨,一辆唐山牌照的大巴车驶进邢台,车上满载的是58名地震孤儿和浓浓的思乡情。

  “回来了,我们回家了!”一路上,人们不住地向车窗外张望,梦中的故乡渐渐真实起来。

  得知孩子们到达邢台,原邢台市育红院的老师、保育员一大早赶到了邢台宾馆。

  宾馆楼前挂着大红条幅:“孩子们,邢台永远是你们的家。”久别重逢的亲人们激动得一时语塞,相拥而泣,大家哭作了一团。热烈的场面持续了近两个小时,原定上午8时30分召开的座谈会不得不推迟举行。

  ■三张老照片

  “我的小燕!”人群中,董玉荣阿姨一眼认出了杜明燕,“母女”俩拥抱在一起。董玉荣用颤抖的手从怀里掏出三张照片,这是明燕儿时的照片,她一直珍藏着。

  杜明燕是当年孤儿中年龄最小的,送到邢台时刚刚三个月。在模糊的童年记忆中,眼前这位董阿姨的身影最为清晰。

  “当年我负责护理生病的孩子。小燕来的时候光着身子,屁股底下只垫着一块湿湿的尿布,得了严重的痢疾,瘦得没了人样儿,当即被送到医院。看到她我一阵心疼,就像看到自己的女儿一样。”董玉荣说。从此,董玉荣寸步不离地守在小明燕床前,喂奶,喂药,洗尿布……硬是把她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

  回到育红院后,小明燕只要一看到董阿姨,小眼睛便一动不动地出了神。“她认得我,她认得我!”董玉荣备感欣慰。几年中,她成为明燕最亲近的“妈妈”,小燕总爱粘着她。从几个月到几岁,董玉荣为小明燕拍下了三张珍贵的纪念照。明燕走后,她每看到照片,思念便如泉涌。

  如今,当年的董阿姨白发苍苍,小明燕也已成家立业。

  “小不点长成大姑娘了,还变俊了!”董玉荣抚摸着明燕的头,喜极而泣。

  “阿姨,没有您就没有我!”万千的感谢凝成这一句。

  ■漂亮的黄围巾

  在王淑霞的行囊中,有一条黄色的羊毛围巾。

  “这条围巾伴随我30年了,一看到它,我就想起了邢台的一切。”她说。

  黄围巾记录了王淑霞童年回忆中最幸福的一刻。说起它的来历,她至今记忆犹新:

  1976年的初冬,育红院要给每个孩子发一条围巾。其中有红色、蓝色、绿色和黄色,黄色的仅有两条。

  孩子们排着队领围巾,分到王淑霞时,刚好赶上一条黄色围巾。

  要知道,这是她最爱的颜色啊!小淑霞欣喜若狂,围上围巾,在镜子前照了又照。

  30年来,淑霞一直戴着这条围巾,不忍丢掉。思念邢台故乡的时候,她就会把围巾拿出来看,抚摸着那柔软

  的羊毛,一阵久违的温暖扑面而来。

  平日里,王淑霞喜欢上网,在自己的网上随笔中,她写下了许多童年在邢台生活的片断。

  这次来邢台,她还带来了丈夫特意为此行作的一首诗,叫作《人间第一情》。

  ■团圆是大家的心愿

  当年育红院的仓库管理人员、现邢台市民政局福彩中心主任陈孟学告诉记者,这次的师生团圆是大家多年的心愿:“离别的那一刻起,思念就从未停止过。”

  1996年,唐山抗震20周年之际,当年在邢孤儿邀请陈孟学参加纪念活动,但他有事没能成行。于是,在活动当晚,孩子们拨通了陈孟学的手机,100多个孤儿每人轮流和他说一句话。有的只说了句“你好”,有的激动得根本说不出话来。

  几年前,已经退休的当年育红院后勤主任赵顺发对陈孟学说:“我真想见见唐山的那些孩子啊!”然而,赵老却没能等到今天,这成为他的遗愿。

  今年5月,陈孟学再次被邀请到唐山,20多个孩子对他说:“陈叔,我们想回家看看!”随后,“回家”的队伍一再扩大,一直增加到58名。邢台市领导对此非常重视,做了大量的招待准备工作。于是,有了这次温馨的感恩之旅。

  2、“我们有个温暖的家”

  58名孤儿为老师、阿姨们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每人一本精美的相册,里面有55张照片,其中2张是当年在育红院的合影,其余的53张是孩子们现在的家庭合影。影集的扉页上,贴着一张红色心形卡片,上面写着:“我爱我家”。

  这次来邢,58名孤儿也收到邢台人民的一份厚礼:一张红色证书,证明他们被授予“邢台市荣誉市民”的称号。邢台成为他们永远的家。

  ■老师,“妈妈”

  “妈妈!”见到李淑芳时,很多孩子都情不自禁地叫道。这是他们当年的小学语文老师,更是一位好妈妈。

  当时,李淑芳月工资仅40元,却不忘每月给她的每个学生3角的零花钱。“我每天给我的儿子5分钱,让他买冰棍吃。这些孩子没有妈妈,我要让他们也能吃上冰棍。”李淑芳的回答很朴实。直到现在,学生们依然记着这每月的3角钱,他们更忘不了的是,那时李老师的衣服上满是补丁。

  会场上,原育红院的教导主任郝任书拿着一本自己珍藏的相册,一个个地寻找照片上的孩子。提起郝任书,有一段趣事不得不讲:年轻的她是出了名的火暴脾气,三句话就下巴掌,经常动不动对自己的独生儿子发火。邻居都戏说:“简直像个后妈!”谁知,到育红院工作后,郝任书却一改往日的脾气,对孤儿们倍加耐心。

  一次,一个男孩偷拿了她一支钢笔,她在周末把这个男孩请到家里吃饭,饭后才讲出这件事,并语重心长地说:“一支钢笔并不重要,老师是怕这件事对你以后的成长有不好的影响,钢笔老师可以送给你。”男孩听了连连点头。

  ■幸福的回忆

  刘志铁一身阳光时尚的打扮在人群中很是显眼:浅灰色T恤,蓝色牛仔裤,略长的头发颇具艺术气质。他的心中,育红院的生活是他童年最美好的回忆。他保存下来的唯一一张童年时代的照片,就是1977年春节时在邢台照的。

  到育红院时,刘志铁8岁。他依稀记得,上课时,学校附近的邢台百姓手里提着篮子等在教室门口,一下课便涌进来,把好吃的塞到他们的口袋里,橘子、柿饼子、罐头……好多是他们在唐山都没有吃过的。

  “我们有一个温暖的家。这里的每一砖、每一瓦,每一个角落,都让我怀念。每当从报纸上看到‘邢台’这个字眼,都倍感亲切!”刘志铁说。

  回唐山的20多年来,刘志铁通过自学考试上了大学,先后在国企担任过团委书记、工会主席等职务,如今是唐山一家外资企业的副总。从育红院里走出来的他,身上鲜有“孤儿”的烙印。“成为孤儿,我们的童年是不幸的。但育红院带给我们幸福的回忆,让我们健康地成长起来。”他说。

  ■因为有爱,所以勇敢

  座谈会上,一封孤儿的来信引起大家关注。这是残疾孤儿刘志伟委托哥哥带来的,她因行动不便没能和大家一起回来。

  刘志伟在信中忆起当年的往事:“1976年唐山地震后,我和众多孤儿一起来到邢台市育红院,由于我腿上的残疾不能和同学们一起玩耍,是老师阿姨给了我特殊的呵护,为了能和同学们一起去看电影,每次都是老师和同学们轮流背着我去看。那时上小学二年级的我并不感到孤独。有过育红院特殊的生活,从重大意义上改变了我的生活。回到唐山后尽管生活上遇到很多困难,但我总觉得身后总有一种慈母的爱支持着我,使我度过一道道难关……”

  在座的老师阿姨们似乎更关心后面的内容:“现在我不仅有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还有自己满意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丈夫对我很好,女儿已上了初中,叔叔阿姨请您们放心吧!我一定奋力自强,做一个生活中的勇者!”

  听完来信,老师阿姨们又向到场的刘志伟的哥哥询问她的具体情况。得知她现在每天开一辆电动三轮车跑出租贴补家用,大家纷纷挑起了大拇指。

  3、“感恩的心,像树木一样常青”

  7月2日上午,邢台市达活泉公园。58名孤儿你一锹、我一铲,亲手植下三棵翠绿的桧柏树,这是他们为邢台人民栽下的“感恩树”,一枝一叶浓缩的是对邢台人民的感恩之情。

  “作为荣誉市民,你们的根要扎在邢台,邢台永远是你们的家。希望你们树高千尺不忘根!”邢台市民政局局长姜桂莲说。

  孩子们很快做出了回应:“亲手植下感恩树,意味着我们将永不忘怀邢台人民的养育之恩,永不忘怀党的恩,感恩的心就像树木一样常青,世代相传。”

  ■热血是最真诚的报答

  44岁的陈秀敏今年已是第二次来邢台了。3月8日,纪念邢台抗震40周年之际,她带着儿子专程赶到邢台,母子俩在街上的献血车上,各献出200毫升的血。“邢台人民的这份恩情,是用什么物质也报答不了的,热血最真诚!”她对记者说。

  让陈秀敏记忆最深的是,当时的她眼睛不好,先天性近视加散光,配镜需要检查好几次,还经常犯牙疼病,每次都是于先梅阿姨带自己去医院。于阿姨家里有两个孩子,一个8岁,一个13岁,经常是13岁的孩子照看8岁的孩子,于先梅总是一周都不回家一次。“她家的孩子倒像没妈的,我们却有了妈妈。”陈秀敏说。

  采访中,记者发现,许多孤儿都与陈秀敏相似,满怀回报社会的热切愿望。每当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他们总不吝伸出援手,不惜慷慨解囊。他们用自己各自的方式传播着爱心。

  ■让子孙后代永远铭记这份恩情!

  探亲的队伍中,一家三口齐上阵的只有张伟顺一家。他和爱人李佩霞都是当年在邢台长大的地震孤儿。这次他们特意把16岁的儿子张骏带了过来。“一直都想让孩子来看看我们当年生活、学习过的地方,希望能对他有所触动,让他感受到共产党的伟大、社会主义的伟大,激励他将来长大成材,回报社会。”张伟顺说。

  ■爱心在这里接力

  此次感恩之旅还有一项特殊的行程:到邢台市社会福利院看望孤残儿童。

  7月1日下午,58人来到福利院。一见到这些天真的孤儿,每个人都克制不住地流下眼泪。

  相似的遭遇让他们心灵相通,沟通也似乎容易起来。

  “写个字给叔叔看好吗?”“亲亲阿姨好吗?”……

  一个叫丝丝的女孩跑过来对杜明燕说,“白毛”(福利院的一个男孩)总欺负她。明燕便把“白毛”拉过来,对他说:“不要欺负妹妹,因为你们是一家人,知道吗?”

  临走时,他们给福利院的孩子留下了6台崭新的21寸

数字电视和2台DVD。这些曾经得到社会关爱的地震孤儿更关注今日孤儿的生活,爱心在他们手中接力。

  7月2日中午,分别的时刻到来了。孩子们和老师阿姨们眼含热泪,以最后的拥抱告别彼此。上车之前,细心的高秀军老师为晕车的学生一一送去了晕车药。

  在老师的心中,他们永远是孩子。

  本报记者 刘秀礼 黄清标 解丽达[发自邢台]

  链接

  邢台育红院

  1976年8月,唐山大地震后,邢台主动承担起接受震区孤儿培育任务,腾出第三招待所,建立了接受地震孤儿的育红院。

  他们从全市各单位抽调素质高、责任心强的骨干来育红院工作,其中教师15名,保育员40名,炊事员8名,财会、保管、司机及行管人员等85名,负责孤儿的衣食起居和教育。

  育红院先后共计接受唐山震区孤儿247名,其中1至5年级小学生170名,在院里编班学习,初、高中学生22名,白天到市二中插班学习,吃住在院里。其余55名均为婴幼儿,在院里编班活动。

  1981年底,根据省民政厅决定,邢台育红院孤儿一部分送回唐山安置,一部分合并到

石家庄育红学校,育红院宣告撤销。

  相关专题:唐山寻亲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