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媒体诬称中国驻日武官窃取机密情报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2日00:23 环球时报 | |||||||||
炒作“中国间谍案”是一些日本媒体渲染“中国威胁论”的又一种手段。这不,7月8日的日本《产经新闻》再次在头版头条刊登了一篇所谓“中国间谍案”的文章。报道称:“中国大使馆的2名武官曾与防卫厅官员等进行多次接触。警方怀疑自卫队的机密情报遭到泄露而进行了内部侦查,但都因中国武官的回国而被迫停止侦查工作。去年12月,日本驻上海外交官因被中国情报当局索要外交机密而被迫自杀,如今日本国内也出现了中国进行间谍活动的嫌疑。”在日本一些人总觉得中国在“偷日本情报”的今天,《产经新闻》的这篇文章无疑
称“中国武官在日进行间谍活动” 《产经新闻》描述了中国驻日武官在日进行间谍活动的“详情”:1997年,中国驻日武官与防卫厅退休人员OB在东京市内的餐馆多次“接触”。警方在进行了监视和跟踪之后,发现他们一年大约“接触”了20次,后来这位武官“突然回国”。2002年,另一名中国驻日武官也与防卫厅下属研究机构的现职人员在餐馆频繁“接触”十多次,随后回国。 这就是所谓“中国武官在日本进行间谍活动的详细情况”,2名中国驻日武官分别与防卫厅的一名退休官员和防卫厅下属研究机构的一名现职人员经常“接触”,地点都是在餐馆。警方对此感到“怀疑”并进行了跟踪监视,但监视了一年也没有什么结果。后来中国武官在日本警方没有破案前回国了,所以留下了很大的“嫌疑”。 坦言“中国间谍案极少发生” 大概《产经新闻》也感觉到自己的头版头条文章有点单薄,再加上没有什么中国在日本进行间谍活动的案例,为了让读者尽可能地产生“中国在日本进行间谍活动的印象”,于是又在当天刊登了另一篇文章讲述“中国间谍案为何极少发生”的原因。文章坦言,虽然中国在日本谍影重重,但二战后破获与中国有关的间谍案只有3起,而且距离现在最近的一起也是在1987年。文章费了很多笔墨,解释中国的谍报活动经常被比作“真空吸尘器”,一方面为了不引起情报提供者的警戒而不追求特定的资料,另一方面又像大功率吸尘器那样吸取所有能够搞到的情报,然后再从中挑选出重要的情报。《产经新闻》还援引原美国联邦调查局的一名情报人员2001年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的文章加以佐证,“(中国的谍报活动)看起来不像间谍,也不像间谍那样行动,也不大量窃取机密情报”。 《产经新闻》还试图将去年发生的一起防卫厅技术研究所的退休人员盗窃有关潜艇材料论文的案件与中国扯在一起,不过后来因为没有像样的证据只好作罢。但《产经新闻》强调说,中国近些年来非常重视发展潜艇技术,而俄罗斯又不会将核心技术告诉中国,所以中国对日本的潜艇技术非常感兴趣。《产经新闻》由此推断,去年发生的论文盗窃案应该与中国的间谍活动有关系。 “恶炒”所谓的“中国间谍案”别有用心 有分析称,《产经新闻》既想渲染中国在日本进行间谍活动,但又找不到案例,只能靠猜测和想象来怀疑中国的间谍活动,渲染中国的威胁,借此煽动日本国内的紧张情绪,推动政府制定更严格的法律,加强防范间谍活动。 当然,《产经新闻》此时突然“恶炒”所谓的“中国间谍案”,还有另外一个目的。据报道,这是部分日本政界的反华势力精心策划出来的,用意则是冲淡民主党代表小泽一郎访问中国带来的效果,削弱日本国内要求重视中日友好的势力。小泽访华引起了日本国内拥护参拜的政治势力的嫉妒与不满,他们不愿看到有反对参拜的日本政治家到中国去,与中国领导人进行会谈,更担心这样会造成日本国内反对参拜的声音增强,因此总想制造一些问题来攻击中国,破坏中国在日本国民心中的形象。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钟成 相关专题:环球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