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环球时报专题 > 正文

900万人口生活在北极 普京为极地老奶奶发勋章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1日11:16 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俄罗斯特约记者 文 凯 环球时报驻瑞典特派记者 雷 达

  在许多人心中,北极是一个冰天雪地、遥不可及又充满神秘色彩的世界。其实,和南极相比,北极圈要“热闹”多了,特别是在夏季。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说,如今生活在北极圈内的人口有900万左右,分布于俄罗斯、美国、加拿大、丹麦、冰岛、挪威、瑞典和芬兰8个国家,其中像因纽特人这样真正的北极土著居民不到200万。这些国
家的“北极人”对北极这块“热土”可以说是情有独钟,7月5日的俄罗斯《议会报》甚至还用“俄罗斯是一个北方国家”这样的描述来表达对北极的热爱。

  普京为极地老奶奶发勋章

  俄《议会报》文章说,俄罗斯是北方国家,是极地上的强国,每12个极地居民中就有9人是俄罗斯人,北极的问题对俄罗斯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北极地带”对俄罗斯人来说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还是一个经济和社会概念。俄罗斯约有1/3的领土位于北极圈内,这里蕴藏了俄2/3的自然财富,包括石油、天然气、水力、黄金、森林和生物等资源,其中,地处远东的萨哈(雅库特)共和国资源尤其丰富。甚至当地还有这样的传说,上帝创造地球时曾派一位天使背着口袋去各地分发财富。天使飞到雅库特上空时冻僵了手指,袋子里的珍宝全都散落下来,因此造就了富饶的雅库特。

  小城上扬斯克位于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北部,算得上是北极圈内最古老的城市,据说它还是世界上领土最辽阔的国家里最小的城市。这个小城却以严寒闻名于世,被冠以“地球寒极”的美誉。苏联时期,政府为了开发北极安置了大批移民到此,并且许诺给他们优厚的条件。

  今天,新兴的旅游业为上扬斯克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了那里的经济复苏。现在正是上扬斯克最适合旅游的季节,白天气温20度左右,凉爽宜人,是名副其实的“避暑胜地”。唯一遗憾的是,夏季消融的冰雪完全阻隔了小城与外界的陆路交通,然而这丝毫没有影响旅行者的兴趣,他们只要花1000卢布,就可以住在当地居民的家里,品尝当地特制的驯鹿肉、熏鹿舌和大马哈鱼,还可以享用新鲜的水果和蘑菇。

  从2001年起,俄罗斯政府在世界银行的帮助下,开始为那些在北极地区重新安家的人们提供

住房贷款,北极的人口开始增长。基里琳娜是上扬斯克的一位雅库特族妇女,今年74岁。她是一位退休教师,还管理着一家博物馆,对这座城市的所有景点都了如指掌。去年11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授予她勋章,以奖励她一生在保护北方边区民间文化遗产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俄罗斯联邦委员会副主席米哈伊尔·尼古拉耶夫认为,北极地区给俄罗斯公民带来了巨大的福利,因此,在开发北极资源的同时,也应该回报这一地区。

  北欧人午夜打

高尔夫

  地少人稀的北欧五国对于北极也有着深厚感情。有人说,北欧各国国旗的十字图案就是北斗星的象征。如果问北欧人最引以为豪的国家特色是什么,“北极”总是成为他们共同的答案之一。现在,正是北半球的夏季,北欧很多地方的人们也在享受极昼带来的别样感受,即使在斯德哥尔摩这样北极圈以外的城市,也是到23时左右天才会黑下来,两个小时后,天就又蒙蒙亮了。在这个季节,当地最时尚的休闲活动之一就是在午夜时分打高尔夫球,这是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很难享受到的。所以,很多北欧人把北极地区当成他们的“宝地”。

  “宝地”之“宝”还体现在北极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上,而北欧各国对北极地区合理开发利用,也应该是北极圈内诸国中做得最好的。位于北极圈内的基律纳市,有已开发了100多年的瑞典最著名的铁矿,它被称为欧洲最大的“家乡矿”,因为出产的铁矿砂有80%被运到欧洲的钢铁厂。“富得流油”的挪威人也在考虑在北海油田枯竭后,把北极附近地区视为一个新的

能源增长点。其他很多国家也在全球面临高油价的今天,把北极看成是第二个“中东”。

  但崇尚自然的北欧人却更愿意让北极地区的自然风光永久地被保持下去。记者的朋友肯特是一位勇于探险的人,他正计划把家安在北极圈周围,并加入当地的环保组织。当记者问他是否惧怕极地严寒时,肯特对记者说,无论怎样的寒冷,都没有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更加可怕,无论怎样丰富的资源,也没有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更加珍贵。

  北美的“北极人”心情复杂

  和俄罗斯人与北欧人对北极的钟情相比,北美的“北极人”的心情则有些矛盾。近年来,生活在加拿大北冰洋沿岸和美国阿拉斯加的因纽特人80%已经住在城镇,除了从事传统的渔业,还搞起了建筑业和服务业,即使少数还生活在乡间的因纽特人,也有了固定的居所,狩猎海豹、放牧驯鹿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还有不少因纽特人成了知名的艺术家。

  在加拿大,有一家电视台定期播放类似于“今日因纽特人”的节目,生动介绍了那些正徘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因纽特人。▲

  相关专题:环球时报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