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震后三十年生活变化:城市居民生活大步迈向小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3日09:06 燕赵都市报

  编前:30年前,一场大地震几乎把唐山夷为平地,而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唐山人民在震后废墟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数据是枯燥的,不能活生生地表现出我们生活变化的细节,但数据又是客观的,准确真实地反映了变化的程度。从即日起,本报推出《震后30年唐山城市居民家庭生活变化》系列报道,力求通过各方面数据表现出发生在唐山市民自身翻天覆地的变化。

  震后30年,唐山国民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发展、壮大,已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在解决温饱、进入小康之后,正在向富裕型小康生活迈进。

  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家庭积累增强

  震后30年来,无论是离退休人员,还是在岗职工,工资都在不断提高中。而随着市场经济新格局的建立,居民的收入也从单一的工薪收入转变为多元化的收入格局。多年来,唐山城市居民收入持续快速提高。2005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488元,比震前的1975年增长39.2倍,平均每年增长13.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4%;比震后10年的1985年增长13.1倍,平均每年增长14.1%;比震后20年的1995年增长1.3倍,平均每年增长8.7%。

  唐山城市居民有形财产如住房、高档耐用品及金融资产(指储蓄存款、手存现金、储蓄性保险、债券、

股票)等得到快速积累。截至2005年末,唐山城市居民家庭自有住房比例达到97.0%;在金融资产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人均19634元,比1985年增长48.8倍;比1995年增长2.3倍;期末手存现金1148元,比1985年增长21.7倍,比1995年增长2.4倍。

  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跃上新台阶

  2005年唐山市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8622元,比1975年增长38.7倍,平均每年增长13.1%;比1985年增长12.7倍,平均每年增长14.0%;比1995年增长1.3倍,平均每年增长8.5%。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不仅体现在消费支出的简单增长,更表现在居民的消费档次和消费结构发生的新变化。

  30年前,吃饱穿暖还是人们努力的目标,自行车、缝纫机还是不少人眼中的

奢侈品。而今的唐山消费档次和消费结构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测算,震前即1975年唐山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61.2%,居民生活还处于贫困状态,到2005年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6.4%,食品消费水平提高,所占比重不断减小。

  同时唐山市民衣着消费追求时尚,耐用消费品升级换代周期加快,档次提高。从震前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的“三转一响”的“老四件”(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到80年代后期的“新六件”(彩色电视机、电

冰箱、洗衣机、录音机、电风扇和照相机),再到现在这一切都在人们眼中已变得习以为常。震后30年的变化还有:到2005年唐山市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136台;10年前电脑、健身器材这两项用品在唐山城市居民家庭生活消费领域还属空白,到2005年平均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拥有家用电脑36台,健身器材7套,目前购买住房和家用汽车又成为新一轮居民消费的热点。

  交通通信日新月异,教育投入成为居民消费的亮点。而旅游等文化娱乐服务成为城市居民消费的新时尚,平均每年增长18.5%。

  (通讯员:白玉荣、张素艳;本报记者:王英子)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