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山东聊城1/4财政收入用于城建 兴建豪华大剧院(2)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3日14:00 国际在线

  当然,“游客总量虽然不少,但人均消费不多。”一位当地政府官员说。按近两年的统计数据,来聊城的游客人均消费不足500元。“去青岛的游客很多是从国外来的,来聊城的游客很多是农村的,本身消费能力就不强。”

  这位官员也坦言,围绕东昌湖能够产生的旅游消费并不多,水城广场这样的公共设施都是免费开放的,虽然也有游船之类的收费项目,但并没有大幅度拉动旅游消费。

  1/4财政收入用于城建

  张春杰虽然是建委的总工程师,日常却呆在聊建大厦12楼的建设总指挥部。除了张春杰之外,这里几乎抽调了城建的各个部门人员,集中办公。

  2006年聊城的城区城建投资预算6亿元,而2005年的市财政总收入是26.24亿,城建投资近财政总收入的1/ 4。

  对比前几年——2003年的城建投资是1.6亿,2004年是3.02亿,2005年是4.3亿,“今年无疑是城建投资最多,建设规模最大的一年。”张春杰说。

  为什么聊城要把近1/4的财政收入用在城建上?

  “如果投资商来一看,道路也不通,整个城市就像个大农村,谁还来投资?”建委新闻中心主任吴华军说。

  “城市建设是为经济服务的。”市规划局规划科科长李瑛认为,“要招商引资,既要有政策软环境,也要有城市建设硬环境。”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聊城地处鲁西三省交界处,工业起点低,加上区位、人才、技术等制约因素,一直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但聊城一直没有放弃实施工业带动战略。到2005年,三次产业比例由2000年的33.5∶41∶25.5调整为18.6∶57.4∶24,工业所占比例已经过半。

  在过去的5年中,聊城累计完成城建投资52亿元,其中聊城城区22亿元。

  李瑛以大连几年前的发展为例:当初老百姓也不理解,为什么政府要拿出那么多资金投在城市建设上,现在看来,大连恰恰是从城市建设中得益匪浅。“总要有投入才能有产出。”

  “十五”期间,聊城、地方财政收入均翻了一番还多,年均分别增长15.4%和32.4%。在当地官员看来,这就是城市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显著成果。

  着眼未来之城

  100米宽的马路,10公顷的城市广场,投资数千万元的博物馆和大剧院,对于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是否合适?

  据了解,建设部、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财政部2004年2月曾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清理和控制城市建设中脱离实际的宽马路、大广场建设,确保城市建设健康发展。通知规定,城市主要干道包括绿化带的红线宽度,小城市和镇不得超过40米,中等城市不得超过55米,大城市不得超过70米;各地建设城市游憩集会广场的规模,原则上,小城市和镇不得超过l公顷,中等城市不得超过2公顷,大城市不得超过3公顷,人口规模在2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不得超过5公顷。

  “任何城市的规划都必须超前,起码要超前5到8年。如果按照今天的需求设计规划,那到了明天怎么办?”规划科科长李瑛说,聊城的这个总体规划最少是站在2010年的未来的。

  按照2004年审批的规划,聊城将在2020年达到75万城镇人口。根据我国的界定,50万到100万人口为大城市。也就是说到2020年时,聊城将成为一座大城市。

  1958年聊城就有过一次“马路之争”。当时作城市总体规划,主干道东昌路被设定为6车道40米宽,有人提出异议:聊城的经济并不发达,有必要把马路造那么宽么?

  后来的规划坚持了40米的方案。“现在看来这个决定是正确的。”李瑛说,1998年确定新一轮总体规划时,东昌路计划拓到60米宽,也有市民来问,为什么又要拓路?

  “马路拓不拓不是我们说了算的,是经过审批程序的。”李瑛向市民解释说。

  聊城于2002年成立了一个特别的“城市规划委员会”,这一委员会是市政府高层次的城市规划审议机构,重大项目委员会“说了算”。

  本报记者了解到,委员会有40多名成员组成,主任由市长担任,委员包括政府部门负责人、专业人士、民主党派人士、教育界、学术界和群众代表。当进行重大决策时实行无记名投票,每位委员都有一票。

  2002年底审议水城广场、水城明珠和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的项目时,委员会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只有不到10票持反对意见,这几个项目便以超过2/3票数支持而通过。”李瑛说。

  委员会审议通过之后,规划局把规划项目对全社会公示,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有的市民提出不要建水城广场,把这块地方挖了拓宽湖面,经过专家委员会的讨论否决了这个提议。”李瑛说,也有一些合理化建议最终被采纳的,比如在广场上厕所的修建。

  聊城的经济落后,但兴建超大规模的广场、博物馆、剧院是否合理?市规划局的一位负责人对此态度鲜明:“聊城一直比较落后,公共场所比较少。兴建这些也是市民的需要。”

  矗立在东昌湖畔的水城明珠大剧院,如今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骄傲。每年五一、十一的时候这里会举办各种文艺演出,平时也会出租给企业或政府开会,但平均使用率“大约一个月3次左右”,一位大剧院的工作人员说。

  出租车司机邓林忠今年5月3日就带父母来大剧院里观看了豫剧《梨园春》戏曲晚会,他买的是最便宜的门票,50元一张。

  而更多的时候,这个既像悉尼歌剧院又貌似国家大剧院的华丽建筑,是作为当地的一个旅游景点存在的。普通参观费每人20元,如果要打开拱形天顶或是打开舞台灯光还需要600到1000元不等。大剧院门口竖立的告示牌,对此明码标价。 (来源:南方周末)

[上一页] [1] [2]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