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央视《焦点访谈》专题 > 正文

焦点访谈:诚信是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5日22:17 CCTV《焦点访谈》

  央视《焦点访谈》2006年7月15日播出节目《诚信是金》,以下为节目内容实录:

  演播室主持人 方静:

  老百姓有句话叫“诚信是金”,是说诚实信用像金子一样珍贵,像金子一样是一笔财富。在山东省东营市农村,那里的老百姓非常信服这句话,他们把诚实信用看得比什么都
重要,他们通过讲诚信赚到了钱,比别人先富了起来。那么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呢?

  解说:

  李丙年是东营市利津县汀罗镇毛坨村的村民。一次他到农村信用社提款,回到家以后,发现信用社多给了他一万元钱。

  李丙年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汀罗镇毛坨村村民:

  我到河口去提款,提款,我提了七万来块钱,我当时也没数,我拿钱回家了。回家我一数多了一万块钱。

  解说:

  在这之前,李丙年因为欠银行的钱在评议文明村信用户时没评上。

  李丙年:

  我欠银行的钱。

  记者:

  欠多少?

  李丙年:

  欠八千。

  解说:

  李丙年看到别人评上文明信用户以后,十分着急,克服种种困难,还上了欠银行的贷款,争取评上文明信用户。这次多收了银行的一万元钱,对他又是一个考验。

  李丙年:

  谁多给的谁就多赔偿这一万,我一想人家也不容易,我就去找书记,我跟书记说明情况,就把钱退还给人家了,从那以后我就被评选上了文明信用户。

  解说:

  李丙年的诚实守信赢得了良好的信誉,信用社又给他贷款,扶持他跑车跑运输。李丙年赚到了钱,家里建起了新房子,赚钱的路子越走越顺。在东营市农村,要成为文明信用户要符合很多条件。记者来到东营市广饶县丁庄镇牛圈村时,那里的村民评议小组正在认真讨论研究村民申报文明信用户的申请。

  记者:

  我看您这个表上打了这么多钩,这是一些什么项目,是什么条件?

  牛文和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丁庄乡牛圈村党支部书记:

  你想当文明信用户,首先你个人要诚实守信。

  解说:

  东营市是从2002年开始在全市农村全面实施文明信用工程的。要评上文明信用户,条件是要有文明信用资质、诚实守信、敬老爱幼、团结互助、邻里和睦。那么村民们为什么对评选文明信用户这样重视呢?

  记者:

  村民对评文明信用户反映怎么样?

  张会生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石村镇张庄村:

  非常强烈,都积极地要求加入信用户。为啥呢?加入信用户以后,在个人发展个体经济以及各方面有银行部门提供有利的支持。如果评比不上这个,就丧失他发展的机会,所以他非常积极。

  解说:

  村民们从讲诚实信用当中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对文明信用户看得很重。很多农户都想方设法及时还贷,好挂上文明信用户这个牌子。

  项玉成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稻庄镇庞坝村村民:

  不讲诚信,还不上这个钱,在老少爷们面前抬不起头来。你没有诚信的形象,别人不跟你打交道,你没发展。

  刘树山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大王镇刘集前村村民:

  我对文明诚信的感受特别地深。

  记者:

  什么感受呢?

  刘树山:

  我感受文明诚信在效益上它就是金钱,在事业上它就是成功的基石,在社会上它是和谐的基础。

  解说:

  毛坨村的村民讲城实信用,赢得了信用社的信赖。农村信用社给这个村贷款800万元,用于造苔田,改造盐碱地,村民们在昔日只长荒草的盐碱地上,栽种了冬枣、葡萄,种植了棉花。

  记者:

  你改造这块地贷款多少呢?

  张玉辉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汀罗镇毛坨村村民:

  我改造这块地贷款两万块钱。

  记者:

  现在两万块钱都还上了吗?

  张玉辉:

  还上了,早就还上了。

  记者:

  一年能挣多少钱?

  张玉辉:

  去年我这五亩地卖了将近三万五千块钱。

  解说:

  文明信用户成了一个品牌,越来越多的村民都悟出了一个道理:道德无价,诚信是金。在当地,像娶媳妇也都要看看对方是不是农村信用户。当上文明信用户娶媳妇好娶,嫁闺女好嫁,人前人后都风光。张玉辉家的儿媳妇就是奔着这个嫁过来的。

  记者:

  你家是什么地方的?

  毛小红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汀罗镇毛坨村村民:

  我家是陕西的。

  记者:

  怎么会嫁到这家人家呢?

  毛小红:

  冲着他家人挺老实、挺实在的,也看着这葡萄园发展了,再说他们家农村信用社,也是文明户。

  解说:

  在东营市农村,讲诚实信用已成了大部分农民的自觉行动。广饶县稻庄镇闫口村是一个蔬菜生产专业村,他们同外地的客户签订了一个合同,为对方供应七万公斤芹菜,当时签订的价格是七毛钱一公斤,但是,到交货时芹菜的价格长到了一元钱一公斤,菜农们通过集体协商,仍然按每公斤七毛钱的价格把芹菜运走,自己减少了两万一千元的收入。

  闫勇平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稻庄镇闫口村村民:

  来收的那天,市场价格到五毛了,我们三毛五卖,定下了就定下了。

  闫桂民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稻庄镇闫口村村民:

  他回去以后,说闫口人很诚实,咱可以去,他们的同行也就跟着来了。所以每年客户来的很多。

  解说:

  东营市农村的文明信用户创建为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发展也带来了极大的好处。以前农民要发展生产却贷不到款,信用社有钱怕坏帐,又不敢放贷,现在双方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实现了双赢。

  项在兴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农村合作银行副行长:

  由于不良资产的占比逐渐下降,全社会的文明程度逐步提高,促进了我们的业务和效益大幅度增长。去年底,我们全行赢余了9108万,今年一至五月份,我们账面利润达到了9600多万。

  解说:

  东营市实施的农村文明信用工程,使农民群众的诚信道德意识进一步增强,全市累计发放优惠贷款96.29亿元,贷款余额比以前增加了10倍。到期贷款回收率达到99.8%,不良贷款率下降到2.66%。“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守信光荣、失信可耻”,成为了东营市农民的共识。全市农村诚实兴业,诚实做人的风气逐渐形成,涌现出一大批文明信用乡镇、文明信用村、文明信用户。信用值千金,信用户成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通行证。依托创建文明信用户,在这个基础上东营市又开始创建文明信用村、小康文明村。

  记者:

  你觉得文明信用对文明村建设,它有什么作用?

  闫恩富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稻庄镇闫口村村民:

  起到一定作用,有文明户才有文明村,你没有文明户怎么会有文明村呢?只要户户都文明了,才形成了文明村。我是这么考虑,是这么回事吧。

  解说:

  东营市河口区六合乡广河村就是在创建文明信用户的基础上,开始创建文明村和小康文明村的,在创建过程中,村里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记者:

  你这个村是哪一年评上文明信用村的?

  巴树村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六合乡广河村党支部书记:

  我们是2003年全市第一批被评为文明信用村的。

  记者:

  现在信用社每年给你们发放贷款多少?

  巴树村:

  我们河口区农村信用联社,每年给我村发放的贷款,累计要超过3000万元以上。

  解说:

  广河村利用信用社的贷款发展了棉油、

化工等企业,扩大了科贸公司的业务,全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村里建起了农民新村,很多农户住进了小
别墅
。农民群众看到了农村信用工程和小康文明村建设给他们带来的实惠。

  记者:

  你这房子这么漂亮,是花了多少钱买的?

  崔吉民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六合乡广河村村民:

  我这房子总共花了八万来块钱,实际总造价是十万多块钱。

  记者:

  这房子为什么这么便宜?

  崔吉民:

  因为配套设施都是村里负责,村民只拿一个成本费。

  解说:

  近几年来,东营市农村的面貌能发生这样大的变化,除了农村开展的文明信用工程和小康文明村建设之外,还得益于市里对于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视。通过统筹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了城乡精神文明共同提高,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与此同时,他们对农村建设也加大了投入。近五年来,全市向农村投入资金65亿元,用于农村的各项建设。

  现在在东营市农村,农民使用上了符合卫生标准的自来水,村村铺上了柏油路,村里有自己的社区

医院,有自己的超市,各项保障措施也都落实到位,为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石军 山东省东营市委书记:

  过去我们这里叫做“山东的北大荒”,这个地方生产落后、生活困难、生态脆弱,那么探索什么路子,用什么办法管用能换来这个效果呢?我们总的感到,就得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文明信用户为切入点,以创建小康文明村为载体,全面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确保老百姓人人过得去,争取人人过得好,使我们的农村,由贫穷落后走向文明幸福。

  演播室主持人 方静:

  我们采访的这些农民群众从讲诚实、讲信用做起,在发展经济致富奔小康的同时,自身素质又得到了提高。最为可喜的是通过走这样的一条路子,使得那里的农村变得民富、村美、风正,他们的做法为新农村建设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相关专题:央视《焦点访谈》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