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天崩地裂》导演手记:从地震专家讲起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6日13:58 中央电视台《天崩地裂》 | |||||||||
1970年我出生在北京,唐山地震时我只有6岁。记得那天还在做梦时,突然被妈妈夹在腋下,与很多人一起挤在楼道里冲下了四楼。当我站在大院天井中时,才从浑浑噩噩的睡梦中醒来。环顾四周全是熟人,印象中眼前有一个穿着浅蓝色三角裤衩的人晃来晃去,也许是因为那时的自己个矮,那条三角裤衩几乎占去了我全部的视线,因此至今提起唐山地震眼前
当2004年,我接到拍摄纪录片《天崩地裂》的任务时,曾经一度不知所措,无从下手。要知道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不论是在专业内还是在民间,谈地震则必涉及“唐山地震”,而谈“唐山地震”也必涉及“地震预报”。同时每个人都很自然的把三十年前的那场灾难,和二十四万死难者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因此唐山地震一直是深重灾难的代名词。 这是一个多么重大的题材,我应该庆幸自己能够有机会触碰这样重大的题材,我的确庆幸自己得到了这样的题材。然而当我真正开始了解这沉积了三十年的题材,我仔细看了钱刚的报告文学《唐山大地震》,张庆州的报告文学《唐山警示录》根据书中索引,我找到当事人进行采访了解。然而数月后,当复杂而充满悬疑的素材,如山般在我眼前展开后,我彻底失去了方向。随着采访的深入,有一种重要的声音引起了我的好奇:“我预报了唐山地震。”随后我惊奇的发现预报了唐山地震的人越来越多,这也令我深感疑惑。至此我仍然承认这是一个重大的题材,但是也许是因为内容太离奇,我已经不太清楚主题是什么了。也许是因为结论太惊悚,我不知道应该向观众讲什么。更不知道应该怎么讲。这一切发生在2005年春天的事情。 于是我停了下来,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思考和学习。这期间我意外的又发现了一个新的题材“张衡地动仪”,其实“张衡地动仪”对所有上过小学的中国人来说都应该知道,于是我便把精力暂时转移到了张衡的身上。经历了数月的努力我终于完成了“张衡地动仪”这部片子,起名为《神器》共四集。 有趣的是我从这部片子中仿佛找到了《天崩地裂》的创作动力。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把张衡看作是历史上最早的地震工作者,一千八百年前张衡的一生跌宕而坎坷,他因地震而荣华富贵,因地震而身败名裂。反观一千八百年后我们当代的地震工作者,与张衡相比又何曾没有相似之处呢?1975年2月4日成功预报了海城地震时,我们的地震工作者是何等的英雄和荣耀。然而仅相隔一年的1976年7月28日没有预报出唐山地震后,地震工作者就背负起了内疚与责骂,至今达三十年之久。 于是我便尝试着选择了一个新的视角“寻找震中的人”,从地震专家讲起。从此以后创作变得渐渐顺利起来,讲地震专家就必须讲地震,于是我又开始学习地震知识了解地震规律,虽然过程有些枯燥甚至是艰难,但这个过程让我变得清醒而明确了,通过对技术的了解和采访的对照,以及扩大采访面所得到的新资料,渐渐的我仿佛明白了,明白了三十年前的事情,明白了我应该讲什么,应该怎么讲。 我作为一个导演,我的工作首先是发现,发现真相。然后选择,选择方向。最后整合,为观众整合所有有益的素材,整合了疑问和答案。一年后2006年6月终于完成了《天崩地裂》的创作。 最后的话: 谁都知道“地震”是灾难,是要死人的,它给人带来恐惧和伤害。提前发现它,然后躲避它,甚至征服它,人类才能安全。 但人类毕竟是人,因此人类应该理解,科技也有不足。发现之旅《天崩地裂》导演姚宇 相关专题:唐山大地震3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