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唐山大地震30周年专题 > 正文

新唐山:一座魅力十足的新城市昂然挺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6日10:24 三秦都市报

  《唐山晚报》记者对话本报

  1976年7月28日发生的唐山大地震,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灾难。2006年7月24日,当时光流过30年的时候,本报记者踏上了这片曾经经历了巨大苦难的城市,惊喜地看到一座充满生机的新城市已经崛起,一座魅力十足的新城市昂然挺立。30年前,西方媒体关于唐山从地球上“抹掉”了的预言彻底失败。有关唐山、有关“7·28”有说不完的话题。本报记者与
生于斯长于斯的《唐山晚报》记者刘珲和1981年随父母援建来到唐山的该报要闻部主任王雪漫进行了有关“7·28”的对话。她们是《唐山晚报》“搜寻30年的感动”的执行者。

  新唐山,举世关注的奇迹

  赵福生:30年弹指一挥间。唐山大地震30周年很快就要到了,我们的见面,恐怕我们谁也没有想到竟是“7·28”的牵线。我在陕西,虽然没有经历这场苦难,但也不愿提起这场令人痛心的往事。可是,新闻记者职责所在,我又不得不一次次问到“7·28”,写到“7·28”,唐山大地震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研究的话题。

  刘珲:30年前大地震是唐山人的巨大苦难,也是人类的一场浩劫。“7·28”是唐山人民心底里永久的痛。毕竟当年唐山市近百万市民失去了家园,24.2万人瞬间失去生命,16.4万多人重伤,7200多个家庭全家遇难,4204个孩子成为孤儿,城市功能全部瘫痪……它的危害力度比洪水、

海啸可怕,甚至比战争、瘟疫可怕。

  王雪漫:面对灭顶之灾,英雄的唐山人民未渝回天之志,强忍失去家园、失去亲人、流血受伤之痛,擦干眼泪,义无反顾投身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生死存亡之战中,谱写了一曲人类与地震灾害殊死搏斗的悲壮史诗。

  刘珲:不屈的唐山人民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无私援助下渡过难关。

  赵福生:是的,1976年7月28日的这场地震灾害震惊了世界。唐山人民挺了过来。唐山人说:“唐山的重生是‘晃倒了重来’”。依我看,它体现了唐山人民“百折不挠”的精神。

  王雪漫:唐山市在震后不到30年的时间,被联合国评为“最佳人居城市”,说明唐山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创造了人类的一个伟大奇迹。

  刘珲:唐山震后30年,是“10年重建、10年振兴、10年快速发展”,目前,唐山市的经济发展,已经跃入河北省“领头羊”之列。

  赵福生:唐山的奇迹,其实证明了一条真理:我们的党英明,社会主义好,子弟兵可靠,全国人民可爱。

  唐山重生是和谐共荣的典范

  赵福生:唐山从毁灭到重生,抚今追昔,一靠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二靠全国各族人民的无私援助,三靠唐山人民的自强不息。

  王雪漫:抗震精神虽然只有16个字,但其内涵却是非常厚重的。“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字字重若

泰山

  刘珲:我从唐山抗震的资料中看到:在唐山地震后,是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动员全国人民支援唐山的抗震救灾。随后,10万解放军指战员、3万名医疗队员、2万多名各条战线干部职工,日夜兼程,赶赴唐山。全国16个省份承担了10万多名唐山地震伤员的救治任务,来自全国和全省的20万建筑大军,在余震尚未结束时,就已投入“边抢险边重建”的战斗。

  王雪漫:每一个唐山人都永远不会忘记,30年来,新唐山的每一点进步,每一项成就都凝结着全国人民和子弟兵的心血。唐山30年的新生历史,是举世和谐共荣的典范。

  “感恩”,日渐升温

  赵福生:今年是唐山大地震30周年,以你们的观察,唐山有哪些变化?

  王雪漫:今年是唐山抗震30周年,全国媒体报道非常多。民间纪念活动十分活跃。“感恩之旅”、“寻亲之旅”等几乎每周都有消息。来唐山旅游的人数也大为增加。唐山改扩建了抗震纪念馆,有关纪念抗震30周年的摄影展、书画展、电影电视节目和书籍画册集中推出,形成了“抗震宣传”的热潮。

  刘珲:唐山的老百姓最切身的感受是城市市容环境卫生面貌变化非常之大。一方面是环卫人员加强了环境卫生的整治,另一方面唐山的市民爱护城市环境的自觉性大为增强。大家都想把最美好的唐山展现给全国人民,展现给国际游客。

  孤儿三十而立

  赵福生:你们这次承担了“搜寻30年的感动”的报道,你在采访中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王雪漫:唐山是一座感恩的城市。唐山人永远不会忘记当年全国人民的帮助、救助之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份感恩的心情越发强烈。

  刘珲:我和我的同事,一致的感受是“真情”和“感恩”。“寻亲之旅”,寻找的是真情、“感恩之旅”感念的是恩情,他们相互被感动,我们也经常被感动。比如,我们报道过一个地震孤儿郭保军,地震那年他8岁,父母双亡。后来,他被送到河南的孤儿院生活,在那里,一个护士认他做干儿子。30年后,通过两地媒体互动,他们再次见面,场景十分感人。还有一个叫张小东的唐山伤员,今年骑自行车到河南、西安感恩。别人问他,为什么不坐火车汽车?他说:只有骑自行车才能够表达自己的感恩心情。当时,我们都为这普通的话语、朴素的情感感动。

  赵福生:当年,地震给唐山留下了许多伤员和孤儿。现在陕西的群众和陕西当年的护士,都很关心他们现在的生活如何?

  刘珲:今年,《唐山晚报》曾经开设过一个《三十而立》的专栏,专门报道当年地震孤儿的情况。这个栏目,目前仍在继续。唐山地震孤儿都很坚强,有的当上了全国劳模,有的当上了大学副校长,有的是公安局的副局长。还有不少孤儿,虽然没有突出的功业,但他们或者下井、或者务农、或者经商,也都很坚强。

  感恩,也是感念祖国

  赵福生:这些感恩的故事的确让人很感动。我想请教一下,在唐山,大家如何“解读”感恩升温的这一现象?

  王雪漫:地震虽然毁灭了当年的唐山市,但没有毁灭唐山人的精神。唐山人得到全国人民的救助,唐山市民的“寻亲之旅”、“感恩之旅”和纪念活动,实际上弘扬了“团结、爱国、友爱”的民族精神。我们这里有一个叫常青的老人,70多岁了,跟踪地震孤儿拍摄照片30年。老人说,只要他活着就拍摄到底,用照片记录党的关怀、政府的关怀、人民的关怀和唐山孤儿的自强不息,唐山人感恩的心。因而,唐山个人感恩的行动,不单单感念的是一个人或几个人,他们感念的是一个省份、一座城市、一个单位、一个群体。同时,感念的是我们党和祖国。

  “人人有段悲欢离合的故事”

  赵福生:有人说唐山非常忌讳“7·28”这个数字,甚至连手记号码也回避这个号码等等,这是真的吗?

  刘珲:不是真的。我生在唐山,长在唐山,一直在唐山生活。唐山人一般不愿意提起“7·28”这个字眼,那是因为他们不愿揭开心底深处的那份悲痛,当年,大多数唐山家庭都有人员伤亡。但是,唐山人并不回避这个字眼,因为唐山人民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取得了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王雪漫:我是1981年随父母支援唐山来到唐山的。刚来的时候,许多人都还住在那种叫“防震棚”的简易房,居住条件虽然艰苦,但没有饿过肚子。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搬出了“防震棚”,住进了新楼房。

  赵福生:我在唐山观察到,唐山的楼房高层很少。

  王雪漫:是的。不是唐山人害怕地震再次发生,而是一二十年前唐山没有能力建高层。近几年来,城市西北在飞机场搬迁后,高层多了起来。20多层的建筑有不少座。

  “7·28”这样度过

  赵福生:每年7月28日这天,唐山市民一般都是怎样过的?

  刘珲:有墓园的到墓园祭奠。最初几年,没有找到亲人尸体的人们,按照当地风俗,就在路边焚香烧纸祭奠。自从1986年唐山市修建了唐山抗震纪念碑广场,这些年,大家都到纪念碑前献花圈、献花来祭奠亲人。

  2005年7月28日,凌晨2点多我来到广场采访,到了3点24分时,广场人员达到顶峰。我看到一个花圈上有一个纸条,上面写着“妈妈,我想你。”大家都知道一名叫李玉林的老人,他是1976年发生地震时第一个跑到中南海向中央领导汇报灾情的人。他每年7月28日3时24分都会到广场来,我见到了他,我们聊了很久、很久。回忆往事,他很激动、热泪盈眶。慢慢地天亮了,唐山街道上车水马龙,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一切都恢复了正常!

  本报特派唐山记者 赵福生 王东启 实习生 于海风 姚征采写摄影

  相关专题:唐山大地震30周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