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学生质疑暑期劳动成果被侵占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30日00:36 重庆晚报

  校方:这是工作实践教委:学校做法不妥

  本报讯七月,酷暑难熬。铜梁县重庆华绣中专校的70余学生,却被学校安排进校属制衣车间上“实作课”,每日练习6个多小时。由于学生所制衣服经简易处理后被校方出售,有学生致电本报:“天这么热,我们流的汗,全部无偿给了学校。”

  肖黄(化名)是该校2005年秋季班学生。他说,从今年4月开始,秋季班共计70余人上完理论课,就进入校属制衣车间上“实作课”,从事剪裁、缝纫等。受技术水平限制,他们主要制作衣领、袖口等衣服“零件”。上下午都有课,每日总课时6个多小时。每周只有星期六下午休息,每月休息3天。他说,7月以来,由于车间人多,尽管车间宽大,有风扇,但工作时仍汗流浃背。

  肖黄介绍,尽管学生所制衣服都是半成品,但经简单组装即成成品,学校直接就可出售。“严格地讲,这是无偿取走了我们的劳动成果。”但他证实,学校暑期上“实作课”未额外收费,也确实给了自己锻炼机会。

  下午2时,记者赶到位于铜梁县城的华绣中专校。学生在耍周末,车间没人。虽然没人上班,但车间十分闷热。

  该校办公室刘主任接受采访时称,暑期上实作课,是年初预定的教学内容,不算补课。对“学校免费占有学生劳动成果”的说法,他强调学生制作的仅是半成品,出厂衣服最终是学校专门聘请的熟练工人完成的。此外,学校对学生工作并无量化规定,且是免费提供布料,供学生实践。

  该校将“实作课”选在暑期是否合适?铜梁县教委教育科罗科长称,职业学校课程安排比较特殊,“据我所知,教委没有明显的禁止条文。”但他同时认为,目前酷暑难熬,从人文关怀出发,学校做法有些不妥。

  后来,该校刘主任表示,他们准备在8月初结束实作课,放学生回家度暑,“但停课方案还有待校领导审定。”

  记者朱亮毕克勤网络编辑:孔祥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