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韩流遭遇杭儿风 两国小学生有什么不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30日01:50 都市快报

  昨天,为期4天的韩国全罗南道丽水市丽都初等学校与姐妹学校杭州市学军小学的学生交流活动顺利结束了。

  在这短短4天中,中韩两国共60名小学生一同游览了西湖、休博园;去了历史名城绍兴,参观了鲁迅纪念馆,拜访了著名的书法圣地———兰亭;最后一天,在学军小学的艺术楼里,两国学生共同献上了一台精彩的文艺演出。

  现场看性格

  中国孩子活泼 韩国孩子安静

  镜头一:大礼堂里,学军小学的学生们头戴黄色卷发,身着一套闪闪发光的小衣服,脸蛋红扑扑的,满面春风地在台上表演集体舞《爆米花》。台下的中国学生,几乎人手一个数码相机,有的为了拍到全景而踮起脚跟,有的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有的甚至随着音乐的节奏扭起了小屁股……而韩国的多数学生只是老老实实地坐在那里,偶尔与身边的同学评论几句,或者鼓几下掌……

  镜头二:大礼堂里,韩国的小学生们在台上表演合唱,只见他们站得毕恭毕敬,双眼紧紧盯着大礼堂的后方。有几个小姑娘很自然地在微笑,有几个则是笑得很腼腆、很犹豫……台下的韩国学生没有一个带了相机,只是轻轻地跟着台上的同学哼唱。唱完歌后,表演的学生们深深地向台下鞠了一下躬,然后很整齐地一一退场。

  镜头三:教室里,中韩学生一起填写快报设计的调查问卷。中国学生频频举手问老师这个问题什么意思,那个问题可不可以选两个答案……而韩国的学生们只是和身边的同学稍作交流。最后交卷时,绝大多数韩国的学生双手将问卷交给老师,并说“谢谢”;而中国学生大多随意地将问卷交给老师,便与身边的同学聊上了。

  调查看差异

  韩国孩子十分看重父母

  中国孩子相当在乎朋友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韩学生的相似之处与差异,我们特意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问卷共有10个问题,涉及到理想、最尊重的人、最高兴的事等方面。参加此次交流活动的中韩60个学生都认真如实地填写了这份问卷。

  在调查问卷的统计过程中,令记者印象最深的是,有33%的韩国小学生认为成功最重要是靠“聪明”,15%的学生认为是靠“勤奋”;而学军小学的学生中,33%认为成功最主要是靠“勤奋”,只有10%认为靠“聪明”。

  对于“你的理想”的答案,两国学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有33%的韩国学生填的是“医生”;而中国学生将来想当医生的只占5%,最多的选择是“老师”,占25%。

  在回答“最值得尊重的人”时,90%的韩国学生选择了“爸妈”,其余人选择的都是“老师”;而在中国学生中,尽管也有60%的人选择了“爸妈”,但选择“老师”和“好朋友”的也占了40%。

  韩国孩子对父母的尊重看来绝非虚言,“最让自己开心的事”这一题,有60%的孩子选择了“得到父母的表扬”;而中国孩子比较重视友谊,有50%的孩子选择了“帮助别人,得到别人的感谢”。

  最希望别人用哪个词来表扬自己呢?韩国有45%的学生选择的是“诚实”,其次是“自信”和“勇敢”;而中国学生选择最多的一词是“聪明”,占40%,其次是“诚实”和“勤奋”。

  留言谈印象

  杭州很热但很美

  郑惠珍(韩国丽都初等学校六年级学生):“我现在知道中国是啥样了,很热但很美。中国人和我们一样热情好客。”

  徐舒意(杭州市学军小学四年级学生):“住在我家的韩国学生,对电视上唱二人转用的花布很感兴趣,我就给她作了介绍。我现在很期待明年暑假去韩国再跟他们交流,那时,我也可以了解他们的文化了。还有,我觉得这个活动有一个好处,就是我爸妈晚上不在家的时候,有人可以陪陪我。”

  许红(学军小学副校长,此次交流活动的中方负责人):“交流活动让我们的老师也能切身感受到韩国小学的教育。有比较,才会有思考,我们的老师从韩国小学生的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吴建丹(学军小学六年级的语文老师,此次活动的重要韩语翻译):“它是我韩语学习的加油站。”

  徐兰熙(韩国丽都初等学校的音乐老师):“中国和韩国一样,都很重视音乐教育。我回去要告诉更多的学生,音乐是交流共通的语言。”

  汪培新(学军小学校长):“这种交流活动,对孩子们国际化意识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也和我们学校的办学宗旨相吻合。同时,也容易在日常交流中,互相学习。”

  家长感言

  妈妈,我的爱被分割了

  葛文娣(教师,女儿郑舒婕在杭州市学军小学四(3)班就读)

  在韩国丽水市丽都初等学校的孩子和杭州市学军小学的学生交流活动中,韩国女生高敬恩与我的女儿郑舒婕同吃同住,进行了4天“零距离”的接触。

  一下子成了两个不同国籍孩子的妈妈,我感触颇多。高敬恩11岁时就到菲律宾生活过一段时间,因此她的英语口语能力更强。也许因为她有离家生活的经历,与人交流更主动,对问题的思考也更严密一些,让我觉得韩国家庭的教育国际化程度更高。

  高敬恩的家庭与我们家一样,都很重视艺术教育。因此在我们家,经常出现这样的情景:高敬恩用笛子吹奏着一首首优美的乐曲,郑舒婕则用二胡拉出悠扬的中国传统民乐。两人互学互教,还用不同的语言唱着同样的歌。

  最触动我的,是交流活动让女儿一夜之间长大了不少,学会了为他人着想,学会了谦让……

  为了欢迎远道而来的朋友,女儿早早就精心制作贺卡,写上“Welcome to my family”(欢迎来我家)、“Weare friends”(我们是朋友)等。她主动让出自己的大床,去睡临时搭起的小床;每天用不太熟练的英语与高敬恩交流,还想着各种游戏方式,希望能让高敬恩更快乐。我们经常听到女儿问“Can I help you”(需要我帮忙吗)或者“Are you happy”(你快乐吗)。在出去玩时,女儿主动背包,承担起带雨伞、食品、小毛巾等服务工作;在景点总想着给高敬恩买点有意义的纪念品,给她多拍几张照片留念;用餐前,先让高敬恩选喜欢吃的食品……

  这些,是以前身为独生子女的女儿很难体验到的。平常他们享受着父母所有的爱,而这次,出门牵着我的手的还有高敬恩,凡事都要想到高敬恩,正如郑舒婕所说:“妈妈,(属于)我的爱被分割了。”看着女儿的主动付出,我想,这次交流让女儿有了触动,对爱有了新的理解。

  (记者刘益梅 都市快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