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百姓感觉物价涨幅大 专家称应分层编制物价指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30日04:12 中国青年报

  兰纪平

  统计者的道理与人们的感觉

  查看统计部门发布的数据,人们会发现:多年以来,国内物价的涨幅不大,其中一些年份的物价还呈下降状态。例如,去年,消费物价指数上升仅为1.8%。比前一年回落2.2%
,今年上半年消费物价指数上升仅为1.3%,又较去年同期要低。据此,专家们便得出中国经济“高增长,低通胀”的利好结论。

  然而,这种结论与普通百姓的感觉相差较远。有许多人感到,近年来的物价上涨使生活的负担比以前更重了。水电燃气、蔬菜大米、汽油柴油、蜂窝煤、交通费、物业费,有许多物品在涨价,特别是住房、教育和医疗,更是涨价甚多。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是统计数据有误,还是普通百姓的感觉有误呢?

  应有分层编制的物价指数

  对此,统计官员回答称:国内消费物价指数(CPI)的编制过程与国际上许多国家完全相同。其原理是计算在一定时期内居民生活购买的一篮子商品的价格变化情况,来反映百姓生活所面临的涨价压力。在国内CPI的统计中,消费商品和服务项目按用途分为8大类,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服装、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等,总共263个基本分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执行统一的分类标准。

  在实际统计中,专业人员先是在市场上采集各种调查商品的价格,确定每一种调查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对市场价格总水平影响的权重;然后,计算出每种商品的综合平均价格,根据各种调查商品或服务项目的基期价格和报告期价格,计算出各类商品及服务项目所属基本分类的物价指数;最后由基本分类指数依次加权计算出所属更高层次的大类指数和物价总指数。如此,CPI的编制方法是科学的,所得数据也是可靠的。

  在统计者看来,由于消费者往往喜欢拿较小范围商品及服务价格来与统计局公布的价格指数比较,于是很可能出现差异。比如,仅仅看到蔬菜、水电燃气、蜂窝煤的价格,就会感到价格在上涨。而对市场上许多工业制品如:服装、家电、汽车、电脑、通讯产品等不断降价的商品,消费者往往视而不见。加上地区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有差异,以及在收入和消费方面不同的人群会有不同的承受力。收入和消费水平高者,对价格上涨的承受力就强;反之,承受力就弱。因此,是百姓习惯以部分商品的涨价幅度来“以偏概全”、“用局部代替整体”,产生了错觉,而非官方统计结果有误。

  虽然上述官员的解释是有道理的,但在现实中却不能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笔者在与不同人士的接触中总可以感受到此点,也曾因解释不清而尴尬。

  笔者觉得,权重不透明恐怕与此不无关系。权重为每一种调查商品或服务项目价格对市场价格总水平影响的重要程度。生活中,有几类大宗而且大家都要消费的商品价格有了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增长,比如教育、医疗、住房等。老百姓特别是低收入者从电视机、冰箱、服装等许多工业制品降价中得到的好处,远不能抵消教育、医疗、住房涨价带来的生活压力,故称之为“新三座大山”。统计时,医疗、教育、居住的权重如何确定,定为多少,因不得而知难作评论。又如,计算CPI时,依国际惯例,商品住宅的价格属于投资类,故商品

房价格上涨的幅度不该列入CPI中。但国外
商品房
和土地连在一起,低收入者享有政府提供的
廉租房
,有较为完善的全民基础教育制度和医疗保障制度。这方面与处在转型中的国内情况不同。如果不加区分,统计结果对现实经济的解释就难免会缺乏公信力。

  香港的分层编制物价指数

  在今天,不同人群的收入水平及差距已经拉大,有农民、打工者与有保障的公职人员;有失业下岗者与成功人士;有拾荒的老太太与“煤油大王”。处在不同层级的人们在同一物价水平上往往有着不同的感受,面临某一水平的CPI,或是某一权重商品的涨价,受损的感觉也不一样,更不会是“相对利益受损最大的是领导干部,其次是工人,接下来是农民”。对此,仅靠一个CPI指数或许不能准确地反映不同收入人群所面临的物价波动影响,特别是“新三座大山”对广大低收入者生活所带来的影响。这可能是官方数字即使准确也难以得到广泛认同更重要的原因。因此,对现行CPI的编制作些改进,按照不同收入水平,分层编制物价指数,可能更具实际意义。

  据友人介绍,香港在统计时编制了甲、乙、丙、综合四类消费物价指数,即以分层统计反映香港物价水平波动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内地统计部门或许该向香港学习,也建立分层编制的物价指数,使之能准确反映不同人群,特别是低收入人群因物价波动所面临的生活压力,从而为相关政府部门制定和调整社会保障政策提供准确依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