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珠城奋起“二次创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30日06:35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蚌埠,这座淮河岸边的明珠城市,南北交汇,东西贯通。在烽火连年的战争年代,她曾以独特的战略位置名闻中外;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如歌岁月,她以不凡的业绩书写光辉篇章。这里曾制造安徽第一块手表、第一辆自行车,这里曾是安徽乃至全国重要的加工业基地。

  勤劳、朴实的蚌埠人民并没有为昨天的辉煌所陶醉,更没有被经济转轨的短暂阵痛所压倒,他们默默蓄势聚能,期待重振雄风,再创辉煌。

  二次创业激活工业潜能

  5月23日,蚌埠市委书记梁卫国接受记者专访:“我们要发挥工业基础好,产业配套能力强,工人素质高的优势,以改制企业的‘二次创业’为突破口,重振雄风,再创辉煌。”

  蚌埠市工业基础雄厚,拥有机械、化工、电子等34个行业,200多个工业门类,大批产业技术人才和一些叫得响的知名品牌,发展潜力巨大。“十五”期间,蚌埠市进一步深化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国企改革,一批国有、集体等公有制企业实行民有民营,盘活存量,激活增量,推进机制创新,搭建资本、技术、人才与企业的对接平台,激活企业发展潜能。蚌埠拖拉机厂附件厂建于上世纪50年代,企业改制后成立了我国第一家专业生产车用滤清器的企业——金威滤清器有限公司,很快这家企业开始二次创业,实施科技创新,扩大生产规模,增强整体实力,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研发、生产、销售机油燃油和空气滤清器的专业厂家。

  在蚌埠,像金威滤清器有限公司这样敢为人先、通过二次创业取得成功的改制企业还有很多。2005年,蚌埠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达69户,超亿元的2户,13家私营企业进入全省私营企业百强之列。

  主攻园区推动产业升级

  曾几何时,蚌埠所辖的怀远、固镇、五河三县经济总量不大,严重阻碍蚌埠跨越式发展。

  从2001年开始,蚌埠市委、市政府抓住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契机,对三县一区工业园区发展重点谋划,引导资本、项目、技术、人才向园区集中,园区招商引资载体作用不断增强。其中,怀远县依托环境优势提升园区品牌,聚集了大富电子等一批附加值较高的工业项目;淮上区的“蚌埠工业园”则成为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推进器”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孵化器”,形成以滤清器、汽车钢圈、汽车空调为主的汽配产业集群。四个主要工业园区依托自己的优势,逐步形成了对产业的集聚,推动了蚌埠县域经济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壮大县域经济总量提供了基础。

  今年1至4月,全市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7.49亿元,引进资金14.37亿元。目前开发区累计投产企业262家。

  争先进位再振重镇雄风

  176户国有企业改革改制任务,安置职工8万多人,高达14.3亿元的安置费用……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作为工业重镇的蚌埠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重创,经济发展一度受到严重影响。面对困境,350万蚌埠人咬紧牙关挺了过来,阵痛过后欣喜地发现,改革有力推动企业组织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本及人员结构,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攻坚克难的关键时刻,省委书记郭金龙在对蚌埠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全面深入考察后指出:“我对蚌埠发展寄予厚望,要放开手脚,大干一番,蚌埠有大希望!”并要求蚌埠找准位置,明确目标。省委领导的鼓励和要求,极大振奋蚌埠人民的豪情和斗志,市长陈启涛表示,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蚌埠发展在全省的分量,我们要抓住机遇,发挥优势,促进蚌埠又快又好地发展。

  “十一五”期间,蚌埠高唱“工业大戏”,奏响“东进序曲”,实施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城市化水平,努力改善人民生活,力争保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发展速度,把蚌埠建成皖北加工、科技、商贸中心,力争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600亿元,财政收入达60亿元左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