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网络钓鱼”诈骗惯用6大手法揭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30日13:55 新华网

  1、建立假冒网站骗取用户帐号密码实施盗窃网址欺骗是网络骗子利用人们很难记住众多网址的特点,采用以假乱真的手法进行的又一种“网络钓鱼”诈骗活动。

  例如,曾出现过的某假冒银行网站,网址为1cbc.com.cn。而真正银行网站是icbc.com.cn,犯罪分子利用数字1和字母i非常相近的障眼法企图蒙蔽粗心的用户。引诱用户输入账号密码等信息,进而通过真正的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系统或者伪造银行储蓄卡、证券交易
卡盗窃资金。

  2、虚假信息“免费赠送”通过QQ散布“XX集团和XX公司联合赠送QQ币”的虚假消息,引诱用户访问该假网站。用户一旦访问该网站,首先生成一个弹出窗口,上面显示“免费赠送QQ币”的虚假消息。而就在该弹出窗口出现的同时,恶意网站的主页面就会在后台通过多种IE漏洞下载病毒程序,并在2秒钟后自动转回到真正的网站主页,使用户在毫无觉察中就感染了病毒。病毒程序执行后,将下载该网站上的另一个病毒程序bbs5.exe,用来窃取用户的传奇帐号、密码和游戏装备。当用户通过QQ聊天时,还会自动发送包含恶意网址的消息。

  3、发送电子邮件、手机短信以虚假信息引诱用户中圈套

  如去年2月份发现的一种骗取美邦银行(Smith-Barney)用户帐号和密码的“网络钓鱼”电子邮件,该邮件利用了IE的图片映射地址欺骗漏洞,并精心设计脚本程序,用一个显示假地址的弹出窗口遮挡住了IE浏览器的地址栏,使用户无法看到此网站的真实地址。当用户使用未打补丁的Outlook打开此邮件时,状态栏显示的链接是虚假的。

  近年来利用手机短信进行诈骗的活动猖獗起来。由一部储存着手机号码的电脑控制的“群发器”,平均3秒就发出一条短信息。

  4、利用虚假的电子商务网站进行诈骗由于网上交易多是异地交易,通常需要汇款。不法分子一般要求消费者先付部分款,再以各种理由诱骗消费者付余款或者其他各种名目的款项,等到钱款或他们的伎俩被识破时,就立即切断与消费者的联系。

  据美国全国消费者协会调查,去年一年,美国有41%的网上拍卖交易买方投诉被骗,人均损失326美元。而据IFCC调查,网上拍卖活动中发生的诈骗案件占全部网上诈骗案件的43%。

  5、利用木马和黑客技术窃取用户信息后实施盗窃木马制作者通过发送邮件或在网站中隐藏木马等方式大肆传播木马程序,当感染木马的用户进行网上交易时,木马程序即以键盘记录的方式获取用户账号和密码,并发送给指定邮箱,用户资金必然受到严重威胁。

  6、利用用户弱口令等漏洞破解猜测用户帐号和密码

  不法分子利用部分用户贪图方便的特点,在一些网站设置弱口令的漏洞,对银行卡密码进行破解。如2004年10月,三名犯罪分子从网上搜寻到某银行储蓄卡卡号,然后登陆该银行网上银行网站,尝试破解了弱口令,并屡屡得手。(完)(饶先华)

  来源:湖北日报报业集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