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教授写博客抨击易中天 网友争辩历史可否娱乐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1日01:49 信息时报

  时报综合报道 正当学者易中天的《品三国》在全国成为炙手可热的书时,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葛红兵突然在博客炮轰易中天“歪品”三国,说他把严肃的事情变得娱乐化、庸俗化甚至粗俗化,最后喊出“易中天可以休矣”。同时,网友们分别成立“易粉”和“葛粉”两大阵营,相互“摇旗呐喊”,甚至引发“中国历史能否在娱乐或庸俗名义下解读”的网络论争。

  易中天“品三国”遭抨击

  7月23日,葛红兵在新浪博客中抛出一篇约2000字的《如此易中天,可以休矣》的文章,直言不讳地说易中天《品三国》实际不是品味,而是咀嚼,而且是混嚼。他认为,易中天把三国的政治斗争、军事斗争归结到个人利益、个人品格上去讲,有庸俗化的嫌疑。“易中天说‘大家都认为袁绍是绩优股时,郭嘉却看出那是垃圾股;而在大家都以为刘备是垃圾股时,诸葛亮却把他看作绩优股。’但诸葛亮选择刘备,是有政治信念和人生信念的,易中天对诸葛亮的这个解释完全是庸俗化了诸葛亮。”雅的事情还是要雅来解决,不可粗俗、粗鄙”。

  在文章最后,葛红兵表示,易中天的书读还是可以的,没有什么不好,开卷有益。“但其实,说起《三国》,我最佩服的是单田芳,有了单田芳,我们就不需要别的人再来说什么《三国》了。而真正喜欢三国的,还是应该读原著,《三国演义》和《三国志》都不是什么难读的书。”

  “易粉”群起回击葛红兵

  葛红兵的博客文章发表后,立即引发400余名网友褒贬不一,而且网友分成“易粉”、“葛粉”和中立者三个派别。有的“易粉”表示:“我很喜欢‘三国’,小时候就读了。现在易中天品三国适合普及古典文学作品,是有益的。至于品评的形式,不必横加指责,它能吸引一批人,就说明它有群众基础。”甚至有人说葛红兵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但是,支持葛红兵的网友“伦子”则表示,通俗化不等于庸俗化,前些天和几个朋友聊到易中天现象,大家的感受和葛老师相似,学者出通俗作品不必打着学术通俗化的幌子,历史被电视剧戏说还不够吗?还需要继续混淆视听的“品”吗?真能“品”出什么新意吗?只不过是迎合了时下“通俗”的风气罢了。

  也有中立者发言说:“你们以专业的态度讨论易中天无可厚非,但对于大众来说,你们的观点太过遥远。如果你们有本事也让现在的学生静下来听听三国。”认为,现在影视中的“帝王戏”多是表现皇帝如何爱民,如何夙夜忧叹、日理万机,会导致“帝王崇拜”的泛滥。

  网友辩历史能否娱乐化

  而且,葛红兵与易中天“历史该不该庸俗化”论战还引发网上关于历史能否娱乐化的论战,甚至有网友感叹“戏说”或“恶搞”历史会误导观众,预示着中国人历史感的丧失。网友穆风说,历史剧的虚构在所难免,但虚构要合情合理,无论历史还是文学,应该根据已有的现实真实来虚构。如果超越真实来虚构,又打着历史剧的旗帜,未免让懂历史的人倒尽胃口,不懂历史的人了解错误的历史。历史剧的目的不是为了娱乐,而是使观众在美的享受中了解历史,远离了历史真实,高度娱乐化的历史剧就失去了借鉴的意义。

  但是,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顾晓鸣表示,面对大众,历史无需装深沉、摆架子。仅仅死记硬背的灌输并不能触摸到历史的灵魂,恰恰在品味情境、咀嚼故事中,才能让人有所悟、有所得。只要有学理依据,“趣说”“妙说”都是不错的传播手段。毕竟好看、有共鸣,才会有人乐意去读、去品。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历史

  其实,不管网友们争辩结果如何,但至少给今天的人们提了个醒: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历史?我们知道,和其他文明古国相比,中国有着最悠久、最丰富、最连续、最完整的历史记录,对历史的信念是中国人的生命哲学之一,历史在中国人心中有着极高的意义。因此,认真汲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避免重蹈覆辙。然而此言之前提在于我们学习的是准确的历史,是基于正确的历史观的历史。如果不是准确的历史,不是基于正确历史观的历史,那么学习这样的历史不仅不能使人聪明,相反还可能会使后人重蹈前人的覆辙,甚至可能犯下更大的错误!

  对此,名人博主余世存表示,怎样读历史其实是怎样读自己的内心,读我们与世界的关系。跟传统历史感的个人领悟不一样的是,今天的中国人要想在现代化历史里获得坚实的历史感,一定要参与社会公共活动,要使自己充分社会化。这种公共参与要通过知识产品、人物事件、社会运动来实现,就是要把儒生们说的“智的直觉”转换成社会秩序建设上来,把人的充分个体化跟充分社会化结合起来。伦理的、因果论式的历史感就会在我们的社会里扎下根来,我们生活其中就会免于恐惧和匮乏,我们也有着必要的虔敬和自由,而这样的现代公民才是一种人格自我完善的人。袁炯贤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