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全县财政收入在亿元徘徊4年后,去年跃至1.2亿元,今年可到1.5亿元  庆元好生态卖出好年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1日09:35 中国环境报

  ◆本报记者赵晓

  浙江省庆元县拿到“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快两年了。对于这个森林覆盖率达82.6%的山区县来讲,“生态”即“山”,“山”即“生态”。记者不久前去庆元县采访,县委书记蔡小华的一句话引起了记者的兴趣:“要把以前的卖木头、卖山货变为卖生态。”

  吃“山”更要养“山”

  庆元县在全国2348个县(市、区)中被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以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分级排列为第一名,有人说:庆元有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好。可记者注意到,地理区位跟庆元相同的周边邻省3个县的排名分别在第162、166和500位。蔡小华说:“这个‘全国第一’是全县人民干出来的。我们也曾经走过弯路。”

  上世纪80年代,庆元县发展香菇经济脱贫,名声远飘海外,百姓腰包渐鼓。到90年代中期,庆元的香菇生产规模剧增至1.5亿段。由于生产香菇需要用树木段,最好是阔叶树木段,这使得庆元的山林眼见得少了下去,有些地方的阔叶林被砍伐殆尽,不得不去外省购买。一时间,有人惊呼:庆元将“生态返贫”了。自1996年起,庆元县开始大规模封山,又进行科技攻关,将香菇生产规模控制在8000万段左右。如今,庆元的森林资源每年净增23万立方米,山头重现郁郁葱葱;香菇价格往上走,菇农们笑得很开心。

  养“山”才有“靠山”

  蔡小华对记者说:“庆元得第一,也有人说是我们经济欠发达所致。说实话,我们确实感到压力很大。省委习近平书记认为‘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要认真做好这篇文章’,这既是赞许,也是鞭策。我们绝不能让这一荣誉、同时也是庆元的根本在我们手上丧失。”2004年,庆元县在成为国家生态示范县试点5年后,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生态立县,建设生态县。

  庆元是瓯江、闽江等三江之源,水环境保护责任重大。从10年前起,庆元就狠抓了工业污染整治,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下狠心关闭了造纸厂、化肥厂、染料厂、水泥厂这4个占全县当时税收40%的企业,使排污总量得到大幅度削减,并消除了一度因污染导致的省际环境纠纷。谁都知道“无工不富”,庆元的经济总量不大,可对招商引资却十分谨慎。县环保局长梅亮告诉记者,这些年来,他们曾婉拒了几家较大的企业落户庆元,“因为县委、县政府有要求:建设生态县,再穷也不能引进污染企业。”据环保部门监测,目前浙闽边界主要河流水质已连续8年保持在国家I类或优于II类标准,水质合格率100%,保证了一江清水出庆元。靠“山”就能吃“山”

  走生态型的科学发展之路,已经成为庆元这一欠发达县人民的坚定选择。蔡小华认为:“良好的生态是庆元的最大资产。把这种资产纳入到现实中来,用经济的办法进行资本运作,就能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

  庆元在工业发展中严把环境关,不可治的、不可控的项目坚决不要,而且必须规划在县里的“工业走廊”里;发展农业,抓高效、抓规模,重在全面提升香菇产业,确保全国的领先地位;发展旅游业,在力推廊桥美景、百山祖自然保护区外,重点打出生态牌。用经济的理念保护生态,用生态的理念发展经济,既使群众在这种良性互动之中得到实惠,也使大家积极参与生态保护和建设。这是庆元县委、县政府渴望实现的社会状态。记者了解到,庆元县的财政收入在亿元边缘徘徊了4年后,去年跃至1.2亿元,今年可到1.5亿元。虽然比不上发达县(市),但却给了20万庆元人民信心和希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