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救灾要与智力扶贫相结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1日14:44 金羊网-羊城晚报

  在河源梅州,张德江顶烈日下田头慰问灾民指导重建

  本报讯5月以来,受台风“珍珠”、“碧利斯”、“格美”影响,南粤大地连降暴雨,粤北、粤东连遭重创。近日,省委书记张德江在灾情严重的河源、梅州检查指导抗灾救灾时强调,要以安排好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为目标,以解决倒房户的住房问题为重点,切实做好救灾复产工作。

  7月29日至31日,张德江和省委常委、秘书长肖志恒一起,在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驻河源救灾复产工作组组长李近维,河源市委书记梁伟发、市长吴锐成陪同下,察看了和平县、东源县灾情;在副省长、省驻梅州救灾复产工作组组长谢强华,梅州市委书记刘日知、市长何正拔陪同下,察看了五华县、兴宁市灾情。张德江顶着烈日,踏着瓦砾,踩着泥泞,走村巷,到田头,询问灾情,慰问灾民,指导重建家园,部署救灾复产。

  张德江所到之处,灾民无不由衷地表达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一些因山体滑坡塌房的灾民激动地说,如果不是干部及时上门通知动员转移,早就没命了。两市面对特大暴雨袭击,领导得力、措施得当、落实责任,坚持以人为本、救人第一,及时转移受困群众,张德江对他们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对河源建立防灾减灾避险应急预案,梅州加强防灾减灾知识宣传的做法十分赞赏。

  在灾情严重的和平县热水镇田心、中兴、南湖村和兴宁市坭陂镇红卫村,张德江走进安置灾民的小学、帐篷,了解受灾情况和生活安排,要求当地干部全力以赴解决受灾群众遇到的困难。在实地察看兴宁市宁新街道办事处大岭村何屋、洋里村松口岭房屋倒塌现场时,张德江与村干部一起商量如何重建家园,确保全倒户在元旦前住上新房。

  在五华县转水镇蛇塘村、黄龙村和河东镇联岭村,张德江察看了河堤决口修复现场,与水利部门的同志共同分析决口原因,研究如何抢修水毁工程、清理河道以利行洪。对正在灾区帮助抢收抢种、复产重建的电力职工、预备役民兵、青年志愿者,张德江代表省委、省政府表示感谢和慰问。在东源县柳城镇下坝村,看到水退后秧苗仍一片翠绿、村民正满怀信心地救灾复产,他十分高兴。

  张德江十分关心受灾群众的生活出路。在五华县岐岭镇青溪村,他沿着山路来到被山体滑坡压塌房屋的陈来福老人家。得知他32岁的儿子只读过初中,靠农闲出外打零工维持生活时,他说,应该把救灾与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智力扶贫等结合起来,重灾户35岁以下的青年都应该免费培训,并当场指示有关部门安排陈来福的儿子去学习一门技术。大家高兴地说:“陈来福,今天来福了!”

  在河源和梅州期间,张德江先后召开座谈会,听取了河源市委、市政府和梅州市委、市政府的汇报和省工作组的意见,并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具体部署。他说,我省救灾复产工作任务艰巨,必须加强领导,政策扶持,灾民自立,社会救助,部门协调,落实责任。一是要切实安排好灾民生活,加强灾民的思想工作。在目前基本实现灾区群众有水喝、有饭吃、有衣穿、有地方住、有病能得到及时治疗的基础上,要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尽快通过发动投亲靠友、搭建简易房等办法分散安排好倒房户的生活。同时要加强对救灾物资发放的管理,引导灾民正确认识灾情,消除埋怨情绪,克服依赖思想。二是认真核实灾情,严禁瞒报虚报。要逐镇逐村逐户进行核实,建立台账,决不允许瞒报、虚报、冒报。三是加强组织指挥,抓紧恢复生产。要加快抢修交通、电力、通讯、水利设施,抓紧清理复种农田,不能复种的要开辟新的生产门路。要做到救灾与智力扶贫相结合,救灾与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重点培训农村35岁以下的青年劳动力,提高他们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四是加强规划,帮助农民重建家园。解决倒房户的住房问题,要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注重实用、降低造价,资金可以通过政府救济、社会捐助、个人出资等多种渠道解决。五是以防洪和防地质灾害为重点,继续加强城乡防灾减灾工程建设。要重视抓好小流域治理和山塘水库除险加固。六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领导,各级干部明确责任,水利、民政、建设、国土、规划等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加强协调,形成合力。七是加强宣传,树立典型。新闻单位要继续努力,及时报道汛情灾情,宣传先进典型,总结新鲜经验,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自力更生、互济互助、救灾复产、重建家园的浓厚氛围。

  省直有关方面负责同志甘霖、陈冰、杨华维、周日方、王衍诗、吴茂芹、王子葵等分别参加了有关活动。(王垂林岳宗)

  (侯颖/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