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闻摄影大赛启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1日15:12 青年时报

  由农业部办公厅、国务院新闻办网络局、共青团中央宣传部、经济日报农村版报社、中国新闻摄影学会联合主办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闻摄影大赛”于7月31日正式启动。

  本次大赛将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以图片形式全面反映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用视觉记录农村用镜头见证变革,从不同角度展示全国新农村建设的成就,捕捉新型农民的形象,倡导健康文明的时代新风。

  大赛主办方本着“展现新农村,发现新农民”的宗旨,将向全国公众征集摄影农村题材作品,特别欢迎农民朋友自己拍摄的作品.为深刻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的变化历程,还将特别征集公众珍藏的老照片,深化大赛的主题。

  本次大赛除面向公众征集摄影作品外,还将组织由中央9大主流媒体资深摄影记者组成专业采风团,撷取我国历史和地理上最具代表性的三条线路——长江、长征和长城,择机将沿这三条线路,对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村镇,进行考察和拍摄。

  本次大赛得到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经济网、中国新闻网、中国农业信息网、新浪网、搜狐网7大门户网站,以及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工人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社、人民摄影报9大主流报媒摄影部门的热烈响应与支持。

  主办单位的权威背景、评审团的专业水准、7大门户网站及十大主流报媒的鼎力支持,必将使本次大赛成为本年度的国内摄影界的一大盛事。

  本次大赛将设摄影作品奖、地方组织奖两个奖项。除部分获奖作品在主流媒体刊登外,还将出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纪实》大型图册。

  本次大赛将采用网上投票方式,让关注新村的你、让热爱摄影的你有充分表达意愿的权利和机会。

  中共广西贺州市委、市政府,中共安徽省淮南市农业委员会协办了此次大赛。

  参赛详情请登陆:

  《经济日报》农村版网站:http://www.jjrbncb.com/syds/index.asp

  征稿启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闻摄影大赛

  2006年7月

  一、主办单位

  农业部办公厅 国务院新闻办网络局 共青团中央宣传部

  经济日报农村版报社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

  二、协办单位 中共广西贺州市委、市政府

  中共安徽淮南市农业委员会

  三、友情支持

  七大门户网站: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经济网、中国新闻网、中国农业信息网、新浪网、搜狐网;

  九大主流媒体:新华社摄影部、人民日报摄影部、光明日报摄美部、经济日报摄影部、工人日报摄影部、农民日报摄影部、中国日报摄影部、中国新闻社摄影部、人民摄影报

  五、承办单位 经济日报农村版报社

  北京世纪方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六、征集作品形式与内容(2006年7月31日-2006年11月30日)

  (1)面向全国公众征集摄影作品。(风格及体裁不限)(业余组)

  (2)专业采风团由中央级媒体及专业摄影师组成。(专业组)

  专业采风团重点选取采风点:长城线、长征线、长江线

  (3)在全国范围内,从东、中、西部地区各挑选10个新农村建设有创新成就的地区和村镇,组织国内摄影师集中采风并在网上展拨图片。

  七、奖项 设图片奖、地方组织奖

  八、组织委员会

  组委会顾问

  陈锡文: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 副主任

  于 宁:人民日报原副总编、中国新闻摄影学会 会长

  组委会主任

  李伍峰:国务院新闻办网络局 局长

  刘可为:共青团中央宣传部 部长

  王辅捷:农业部办公厅 副主任

  许宝健:经济日报农村版报社 社长

  段若鹏:中央党校研究生院 副院长

  胡 颖:中国新闻摄影学会 常务副会长、秘书长

  组委会副主任

  陈利丹:中共广西贺州市政府 市长

  谢昭庆:中共安徽市委农业委员会 主任

  组委会秘书长

  冯举高:经济日报农村版报社 副社长

  组委会副秘书长

  李艳菊:经济日报农村版报社绿色城乡 主编

  九、评选委员会

  评委会主任

  赵德润:光明日报社副总编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执行会长

  张丹清:经济日报农村版报社 总编

  陈长芬:中国摄影家协会常务理事 世界著名摄影家

  十、成果

  1、获奖作品主流媒体刊登;

  2、出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纪实》大型图册;

  3、组织优秀作品全国范围内巡展。

  十一、联系方式

  电 话:(010)62809855 (010)62809808 (010) 62809936

  13581833898

  传 真:(010)62809855

  电子邮箱:xinnongmin2006@126.com xinnongcun0606@126.com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91153信箱 邮政编码:100091

  详情请登陆:http://www.jjrbncb.com/syds/index.asp

  参赛细则

  一、奖项设立与奖酬

  (一)奖项

  1、摄影作品奖:(1)专业组(2)业余组

  均设立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100名;

  2、地方组织奖:三个地方宣传部、三个地方摄影团体。

  (二)奖酬

  获奖作品均颁发奖杯、证书和奖金,获奖作品入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纪实》大型图册。

  二、参赛对象 不限年龄和地域,凡摄影爱好者均可参赛。

  三、参赛作品要求

  1、思想健康,主题鲜明,展示新农村变化与成就;作品凡涉及不健康的内容,主办方有权处理。

  2、专业组接受通讯社、报刊社、图片社和各种摄影团体的新闻记者和摄影师的新闻摄影作品参赛。业余组接受除专业组规定的新闻记者和摄影师之外的个人摄影爱好者的新闻摄影作品参赛。

  3、参赛者提供的作品必须是本人的原创作品,不得抄袭他人或使用含有虚假、伪造成分的作品参赛,否则立即取消参赛资格。为保证获奖作品的真实性,参赛者应保留好作品的原始资料(数码作品保留原文件,传统作品保留底片),以备获奖后核实。

  4、所有参赛者必须填写参赛申请表,在表中填明个人资料和对参赛新闻摄影作品的详细说明,申请表还必须有参赛者的签名或参赛者授权的签名。在填写专业组参赛申请表时,如果参赛者没有受聘用的单位,就必须提供能够证明摄影师职业状况的证明信或某种官方(包括各种摄影团体)认可的文件和注册编号。

  5、每幅参赛作品必须写有题目和新闻要素齐全的文字说明(如创作过程说明、拍摄背景及拍摄参数,数码片还应注明后期处理参数)。说明文字要准确、简洁。

  6、主、承办单位有权以复制、发行、传播、汇编、出版、展览等方式免费使用所有入围作品及获奖作品,其他单位使用需经作者同意,比赛组委会享有永久免费使用参赛者作品的权力,可以重复使用这些图片进行出版和展览,作品作者享有著作权和署名权。

  7、如获奖者所提供的照片有质量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出版和展览,组委会有权向其本人索要高质量的底片复制件,这些复制底片将由大赛组委会认真保管。

  8、若有第三方对图片中所反映的人、建筑或其他事物提出权利方面的声明或不满,参赛者应对图片可能引发的法律事务负全部相关责任作品,涉及肖像权事宜由参赛者自负。

  9、对于每一位参赛者的单张照片和系列照片限在6件以内,同时发组委会电子版。所有图片必须写清拍摄的地点和时间。鼓励老照片及有创新意识的作品参赛。参赛照片将不会返还给参赛者,组委会也不需寄发收据。

  10、比赛接受黑白照片、彩色照片、数码照片。比赛不接受合成照片、多次曝光照片、电脑技术人工修改制作的照片。照片不可以卷起,比赛只接受没有折叠和磨损的图片。

  11、照片和正片上不能标有参赛人的姓名或身份特征,但要在申请表格上写清照片序列号。每张参赛照片将被新农村新闻摄影比赛组织委员会注册和编号。

  12、参赛图片必须与填好并签名的参赛表格(参赛者若有特殊的联络方式请注明)等一同寄出。

  13、参赛表格可在与此项比赛相关事项可从相关网站上下载。

  14、作品经专家初选后进行网上评选,获奖作品以专家和网上投票相结合的方式产生。

  15、凡省级以上获奖作品不再接受评选,作者可推荐获奖作品给组委会用于巡展或选登。

  16、参赛者上传作品至组委会,即视为作者承认并无条件接受本次大赛比赛规则。在参赛规则和申请表上阐述的条款具有约束力。评委会的决定视为最终决定,不接受任何申诉。

  四、投稿方式 大赛作品网上传送邮件同时邮寄参赛作品。

  1、电子邮箱:xinnongmin2006@126.com

  xinnongcun0606@126.com

  2、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91153信箱 邮政编码:100091

  五、获奖通知方式

  评选委员会将于2006年12月15日前评选出获奖作品,同时在网站上发布。获奖人员将以电话、传真或电子邮件形式通知,请参赛者写清姓名、单位、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等。

  六、作品评审办法 采取大众投票与专家评审相结合。

  1、征稿期内,经济日报农村网站展示参赛作品以供大众浏览、品评及投票。

  2、大众投票途径及计算方式:网上投票、短信投票。

  七、评奖标准

  (1)要求作品主题鲜明,内容健康,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2)表现形式新颖,提倡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作品参加,并具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

  (3)要求作品内容丰富,从各个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挖掘和表现主题,具有较深层次的内涵表现力。

  详情请登陆:http://www.jjrbncb.com/syds/index.asp


来源:中国经济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