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首席评论:扶助的真义是让受助者恢复生活尊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1日15:18 金羊网-羊城晚报

  作者:刘洪波

  在扶贫济困的活动中,我们读到了一个又一个贫困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姓甚名谁,家住何方,得了怎样的病,家道怎样落魄,一天只有多少钱维持生活,到哪个地方拣菜叶,一一公之于众。受助者的艰难仿佛非经公开展览,就不足以显示扶助行动的及时和得当,受助者对这种展览作何感想,内心有何感受,完全被忽略了。

  人们似乎已经接受了这样的做法,一个人既然要接受扶助,那么他是否愿意把自己的不幸展示给大家,是无关紧要的,公开自己的不幸是扶助行动中“验明正身”的方式,当他获得扶助的时候,还应该把自己亮出来,向扶助者表示感谢。

  《羊城晚报》昨日的一则助学报道,注意到并不是每个受助的孩子脸上都有笑容。村里的扩音喇叭在播送受助者的信息:“各位善长仁翁,你们现在看到的是小芳,她父亲去世了,虽然成绩优秀,但由于家庭困难不得不辍学”,这种行礼如仪的介绍照例引来不断闪烁的闪光灯,而被介绍的小芳两手紧紧地捏着衣角,脸上满是尴尬与怯生生的表情。大大咧咧的施助过程显然击伤了孩子稚嫩的自尊。

  扶助行动中对贫困者的各种情况公之于众,按说也是一种公开透明。这种公开透明,哪怕确实能够使扶助行动“扶在点子上”,但由于它无视受助者的感受,将受助者从人群中拎出来,使人们能够识别“瞧,这就是那个受助者”。因而,这种做法无疑是粗暴的。

  民间慈善活动体现社会的爱心,但爱本身是敏感的,它不仅需要体现施助者的爱,但这种爱不能仅仅通过送去金钱与物资来体现,而必须在整个过程中体现对人的尊重、怜惜和理解。政府救助活动,是政府履行责任的一种行为,需要将获得救助视为贫弱者的一项权利,当人们的这项权利得到实现时,不应当同时使救助者付出隐私被公开、自尊被损害的代价。

  贫困展览造成的伤害长期被人们忽视,表明我们现在的扶助行动更多地考虑到了施助者的感受和荣耀,却未能考虑到受助者柔弱的敏感。扶助行动中施助与受助因而变得不再平等。受助者丧失了主体地位,容易使受助者产生接受嗟来之食的感觉。

  扶助的真义,首要的不是显示施与者的爱心,而是让受助者能够尽量恢复有尊严的生活。在扶助过程中,施助者的自我完善与受助者的人格尊严应得到同时体现。这样施助者不会以恩人自居,鉴于受助者事实上处在弱者地位,扶助行动更应多考虑如何避免受助者受到心灵伤害。

  一个人陷于生活的不幸,已是巨大的愁苦,大大咧咧的扶助行动,使受助变得更像是“以尊严和隐私换钱物”的行为,使施助显得更像是一次恩赐。扶助的“得当”不能靠展览受助者的生活不幸来验证,而应当由扶助活动的规范化运行以及扶助机构的公信力来保证。

  当扶助行动能更加小心地呵护弱者的尊严,当我们作为施助者时能够更加谨慎地约束自己的“自我满意感”,我们才能说我们拥有健康的慈善态度。扶助者应该学会爱、理解和尊重。

  (晓健/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