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重走长征路是我一生的夙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2日04:45 深圳商报

  “重走长征路是我一生的夙愿”

  开国元勋子女沿着父辈的足迹开展慈善万里行

  【新华社贵阳8月1日电】重走长征路的开国元勋子女一行20余人,1日来到革命历史名城遵义。他们参观了娄山关战斗遗址、遵义会议会址,祭拜了红军烈士墓,与驻地部队举
行了联欢,并为遵义市捐献了价值20万元的图书、6万元的药品,向老红军代表赠送了慰问金。

  开国元勋子女于7月19日与中华慈善总会、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人员一起,踏上了“情系长征路——革命老区慈善万里行”之路。他们的父辈,都曾在长征路上浴血战斗,而他们中的大多数,是第一次重走长征路。

  “耳边常响起十送红军的歌声”

  “沿着父辈的足迹重走长征路,是老一辈革命家子女们多年来的愿望。”活动总顾问和策划、军史专家陈宇用一句颇有诗意的话,来形容他们的感受:“一路行来,耳边常响起十送红军的歌声”。

  陈宇说,这是一次真正的“长征”,而不是旅行。开国元勋子女们为自己制订了“五不”:不住高级宾馆,不坐小轿车,不收礼品,不喝酒,不去旅游胜地。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他们,有的随身带着降血压的药,有的腰上缠着腰围。在行路最多的一天中,他们在12个小时里乘坐大巴行进了600多公里。

  将捐建20所希望小学

  这次活动中,开国元勋子女们主要沿着红一方面军长征路线行进,兼顾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的部分路线,全程8000多公里,历时40天。贵州是此行经过的第6个省,在接下来的行程中,他们还将穿越云南、四川、甘肃、宁夏、陕西等省区。按照计划,他们将在长征路上捐建20所希望小学、100所爱心图书室,慰问2000位健在的老红军,同时在各地举办弘扬长征精神的大型书画巡展活动。

  手抚碉堡残痕,跳进当年战壕

  贵州,是自言带着“朝圣者般的虔诚”上路的老人们此次长征行经过的第6个省,而他们拜谒遵义的今天,正好是“八一”建军节。

  苍翠如昔的娄山关,用一场阵雨迎接重走长征路的开国元勋子女们。虽然导游再三劝告这些华发老人,站在山下同样能够欣赏到“苍山如海”,但他们还是扶着山路旁的铁索,一个不落地冒雨登上了海拔1300多米的小尖山。

  这是当年战斗最激烈的制高点。1935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二渡赤水、回师黔北,与黔军大战娄山关。红军歼敌三个团,取得长征途中第一次大捷。

  手抚碉堡残痕,跳进当年战壕,站在刻有“遵义战役”红字的巨石下留影……这是来自战将之门的子女们一次难得的聚会,而他们中的大多数,也是第一次重走长征路。

  “我从小就是听着父母讲长征故事长大的,但一直没有机会深入体验这段历史。”开国元勋子女重走长征路活动发起者、二炮原副政委罗东进中将说,“这是我一生的夙愿。”

  “每到一处,都涌起太多回忆”

  来到位于遵义市郊的“红军山”,老人们遇见了一个从黔南赶来“祈福”的农民家庭——老乡从红军女卫生员的铜像上取下红布条,缠在孩子手腕上,意为保佑平安。

  66岁的左太北拉着老乡问长问短,她被这个举动吸引住了。作为长征中红一军团参谋长、抗日战争中我军牺牲的最高将领左权的女儿,让她最为感动的是,把自己的全部奉献给了人民的人,今天仍被人民深深地怀念。

  在遵义会议会址纪念馆21岁的解说员樊玉琴看来,这是一次很不一样的解说:“他们比我了解得更多!”

  在伯父住过的房间前留影,给自己的胸牌盖上遵义会议旧址纪念章,彭德怀元帅的侄女彭钢少将很忙:“每到一处,都涌起太多回忆、太多感慨……”

  两个家庭的“家节”

  对于贺晓明和刘太行,“八一”是两个家庭的“家节”。

  79年前的今天,他们的父亲贺龙、刘伯承与周恩来、叶挺、朱德等一起,率领两万北伐军举行起义。南昌城头的枪声,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贺晓明崇拜父亲。1927年的血雨腥风中,贵为一军之长的贺龙不为高官厚禄所动,领导指挥了南昌起义,并在革命的最低潮时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很少讲过去的事。”儿时的刘太行只知道,父亲只身一人从西安坐火车到武汉,尔后到江西参加南昌起义。对于长征,父亲从来不讲战斗经过,甚至不爱看打仗的电影,“他说,见过的死人太多了,一看心里就难受。”

  “八一”,人民军队的诞生日。遵义,中国革命的转折点。两段历史,在开国元勋子女们的长征路上重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