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曲剧皇后 张新芳病逝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2日05:28 东方今报

  

曲剧皇后张新芳病逝

  青年张新芳

  

曲剧皇后张新芳病逝

  老年张新芳

  

曲剧皇后张新芳病逝

  参加艺术节时合影 本版均为资料图片

  7岁学唱戏,9岁便在曲剧舞台上唱红,从艺70年来,演戏100多部,有中国“曲剧皇后”的美誉。昨天下午4时6分,著名曲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张新芳走完了她79年的人生历程,在郑州去世。

   临终最放心不下的是曲剧

  “6年前,张老师就诊断出了肝癌。”省曲剧团团长郑书刚说,这期间,张新芳一直坚持保守治疗。今年5月18日至22日,她还赶到汝州,参加首届河南曲剧艺术节,并现场演唱。在此期间,她被授予“河南曲剧艺术家终身荣誉奖”。

  从汝州回来以后,张新芳顿感不适,6月底,入住省人民医院老干部病房321房间。7月31日下午6时病危。

  昨天上午10时许,省政协主席王全书等领导到医院看望张新芳。“当时,张老师的精神状态良好,病情也比较稳定。她还表示要战胜疾病,一定要继续上台演出。”当时在现场的郑书刚对记者说,“没想到,仅仅几个小时后,张老师就离开了我们!”

  郑书刚说,张新芳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曲剧,希望社会各界多关注曲剧,能培养更多的曲剧人才。

   追悼大会定在8月5日举行

  昨天下午,省曲剧团已经打破了正常的上下班制度。记者在团内看到,很多工作人员已经投入处理后事的工作。团长郑书刚说,这几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处理好张新芳老师的后事,让她走好这最后一程。

  目前,张新芳家已经设置了灵堂,接受亲朋好友以及社会各界的吊唁。郑书刚透露,张新芳的追悼会,初步定在8月5日在郑州市殡仪馆举行,届时,将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病中“皇后”】

   医生

  没见过这么坚强的老人

  昨天下午5点半,记者赶到省人民医院干部病房,老人的遗体已被送往医院太平间。她的主治医生、儿内科主任医师贾长河感慨地告诉记者,50多天的接触,这位可敬的老人给医护人员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坚强”。

  根据病历记载,张新芳的死因是“消化道大出血”,这是她6年肝癌发展到晚期后的并发症。贾长河医生介绍,2000年她就查出患了肝癌,但是一直没有做手术,而是坚持在家里靠保健品保养、吃药保守治疗。

  6月12日,张新芳突然感到肚子疼得厉害,就在家属陪同下到省人民医院住院。医院立即组织肿瘤科、外科、介入科等相关科室专家为她会诊,发现癌细胞已经转移腹腔,肝内呈弥漫性扩散,癌症到了晚期。专家建议手术。

  张新芳冷静地坚持不做手术。她说:“我对自己的病很清楚,我会积极配合大夫治疗。”随着病情的恶化,老人的食欲急速下降,只能吃少量的牛奶、面条等流质、半流质食物。

  贾医生说,肝癌晚期,病人肯定疼得厉害,但每次医护人员查房,老人都强颜欢笑,还跟大家开玩笑:我不疼,医生、护士给我治病,我谢谢你们,给你们敬礼!

   亲属

  一般男人都做不到的坚强

  下午6点,记者赶到张新芳位于纬二路上的家中,10平方米左右的小客厅,正被布置成简单灵堂。迎面墙上正中是张新芳23年前照的一张大幅彩照。两旁挽联上书“终身勤劳有为 一世正直无私”。挽联对面墙上,是老人最喜爱的一张古装剧照,记录下她在代表作《陈三两》中的风采。

  这是间四室一厅的老式住宅,已经有约20年的历史了。老人小小的卧室里,一张单人席梦思床、一个原木色旧书柜、一些摆着药瓶的木柜、折椅、木凳……这些还是几十年前单位发的福利。

  灵堂布置中,张新芳的学生、同事、戏迷陆续登门吊唁,哭声一次次响起。“张老师这样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对自己要求格外严格,从来不愿给单位添麻烦!”平时,省曲剧团领导问她有没啥要求、困难,她总回答:“不麻烦单位了,我现在很满足!”

  张新芳的女儿刘淑文和外甥女张学青,在老人最后的日子里一直守在她身边。刘淑文边擦泪,边张罗着灵堂的布置。

  “姨妈啊,从你的身上,我学到了一个女人最难得的是坚强啊!这是一般男人都做不到的坚强!”张学青亲眼目睹老人乐观与病魔抗争的历程,她一幕幕回忆着,泪止不住地流。

  她说,老人最怕给别人添麻烦。因为扎针太多,后来再输液,她手背上的血管护士都扎不进去了,学生、孩子们看着心疼,要求再换位护士试试,她却制止:扎不进,不怪护士,不要干扰人家的工作!最后的几个小时,她的心律已经彻底紊乱了,心跳从每分钟20次到220次都有,老人只说了句“我咋有点恶心?”最后10分钟,她疼得打滚,但也没叫一声疼,就是忍着。

   学生

  老师病床上给我说戏

  “我真后悔啊!老师最后一次给我说戏,我咋就没录下音!”张新芳的学生、郑州市曲剧团国家二级演员郭秋芳痛哭失声。郭秋芳跟张新芳学艺7年,“张少芳”还是老师给起的名字。她每次去医院探望,老师总不客气地“批评”她:你好好排戏,少往这儿跑!她说,老师住院期间,床头就摆着录音机,老师曾经告诉过她:“我不怕疼,实在难受,我就背背戏词,听听戏,就挺过去了!”

  大约一周前,郭秋芳去看望老师,老师就像平常一样给郭秋芳讲戏,每个动作、每个眼神去分析。说到高兴处,张新芳忽地从床上坐起来做示范。“老师一说戏,那精神头哪像个病人啊!我都偷偷想着,老师该不会就好了吧”?

  张老师把戏看得比命重。前去吊唁的几位学生和省曲剧团同事,异口同声地告诉记者。张新芳2000年查出肝癌 后,当时正赶上“西部大开发”,她也不看病了,二话不说,跟着省领导赶到云南去参加演出。

  今年4月初,张新芳因为身体不适已住了一次院,但是5月18日“第一届河南省曲剧艺术节”开幕时,她在医院怎么都待不住了,硬是办了出院手续,再次登台演出。

  晚上7点半,记者离开时,灵堂仍在布置中,“艺隆一代九岁红唱陈三两星殒一夕中州人哭张先生”,张新芳的后辈希望以这副挽联,表达对她的敬仰和哀思。

  【“皇后”历程】

   小年纪赢得“九岁红”美称

  1927年11月25日,张新芳出生于南阳邓州市文曲乡庙沟街井姑庙村。她7岁学唱戏,8岁登台,9岁便已在曲剧舞台上唱红。当时,就有“‘九岁红’,喊一腔,一下迷了八道岗”在当地流传。张新芳从艺70余年来,演戏100多部,演出累计超千场。

  张新芳以演悲剧人物见长,她在多年的演艺生涯中塑造了大量性格鲜明、感人至深的艺术形象。1959年,毛主席观看了张新芳演的《陈三两》后大加赞赏,梅兰芳、田汉等戏剧界知名人士也给予了高度评价。随后,该剧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舞台艺术片,放映全国,名扬四海。其他代表剧目有《荆钗记》、《秦香莲》、《钱塘县》等。

   精湛演技被誉为“曲剧皇后”

  1937年,张新芳把原来在地摊上演出的曲子戏搬上了戏台,使曲子戏发展成为河南的第二大剧种,被称为曲剧。她打破了曲剧男扮女装的传统,开创了女扮女装的先例,成为曲剧的第一个女演员,最擅长青衣、闺门旦。她的唱腔高亢嘹亮,豪放有力,清脆委婉,韵味深厚,字正腔圆,气宇轩昂。

  张新芳以其超凡的艺术成就,创造性地丰富了曲剧的艺术内涵,拓展了曲剧的表演领域和流行地域,成为河南曲剧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被誉为中国的“曲剧皇后”。

   谦虚质朴和观众永远心连心

  张新芳曾任第三、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戏协理事,省戏协副主席,省曲剧研究委员会会长,省曲剧团名誉团长。1993年,张新芳退休后,仍然牵挂着曲剧和观众。1994年,应台湾有关方面邀请,以她为团长的河南省曲剧友好演出团一行38人赴宝岛演出,扩大了曲剧的影响,促进了海峡两岸文化的交流。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70岁高龄的她又自编自演了一曲《回归》,来表达对祖国的满腔忠诚。她还经常到郑州紫荆山公园、金水河畔为戏迷演出,同戏迷交流。

  【行内评价】

  郑书刚(省曲剧团团长)

  张老师对中国曲剧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正如大家所说的,是“一代宗师”。

  荆桦(著名戏剧评论家)

  我和张新芳相识30多年,堪称莫逆之交。这位老大姐的性格颇为独特,她待人热诚,心直口快,有时说话如疾风冷雨,为此,她也得罪了一些人。她的可贵之处,就是对于戏剧事业的一片痴心,对振兴曲剧的满腔热情。她想的是曲剧事业的振兴和发展,退休了,还多次参加各种公益活动,这才是张新芳。

  谭静波(省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人们喜欢她,是因为她塑造的人物质朴动人。她在古代戏中饰演的白素贞、秦香莲等形象,善良贤淑,悲惨凄苦,一听到那以哭带声、以腔带泣,略有沙哑的“哭诉腔”,大家就会跟着一块儿抹泪,一块儿伤情。而她在现代戏《山鹰》、《报春花》中饰演的闪大妈、魏大姐这些劳动妇女的形象,勤劳质朴,豁达开朗,又会乐得观众笑。

  张老师去世了,但她质朴的唱腔将长久地留在大众的口中;她塑造的质朴人物,将长久地活在群众的心中。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