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再现长征出发那一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2日08:04 东方网-文汇报

  长征,是从红军告别养育过他们的红色根据地开始的。

  从1934年10月到1935年11月,中央红军,红二十五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六军团,先后从赣南闽西、从川北嘉陵江、从豫东南、从湘西踏上了漫漫的远征之路。

  当时谁也没有想到,他们的双脚将踩出一段举世无双的壮举——1936年10月,当四
支红色大军在黄土高原上紧紧相拥时,他们的远征从此有了一个辉煌的名字:长征。

  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新华社四支小分队分赴四支红色大军长征出发地,与当年的亲历者和见证人一起,再现那场伟大远征的第一幕。

  一九三四年十月十六日江西于都中央红军出发

  10月10日起从瑞金、兴国等地出发的中央红军,在10月16日晚汇聚到了于都河畔东门渡口。

  当年只有7岁的丁张发紧依在爷爷身边,盯着眼前快步走过浮桥的队伍,希望能从中找到父亲的身影——他听说,父亲前些日子在反“围剿”中负伤了。

  “全城的人都来了。”丁张发回忆说。

  很多人都与丁张发一样,希望再看一眼自己的亲人——在丁张发的家乡于都,先后有6.8万人参加红军,几乎每个家庭都与红军有着直接的关系。

  “再次回到家乡都是15年后的事了。”老红军钟明到现在还后悔当初没有回到离渡口不远的家中看看。他回忆,虽然没有人告诉他这一次要走到哪里去,但自己却敏感地意识到,这将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行军——空了许久的子弹袋都装满了,每人都背了大量粮食,身上挂着好几双当地群众送的新草鞋。

  其实,撤离苏区的迹象早已露出。这年5月,红军开始了大规模的“扩红”运动。7月7日,红七军团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向闽浙皖赣边进发。8月7日,红六军团突围西征……

  随着第五次反“围剿”的惨败,中央红军在赣南这块曾经养育过他们的红土地上失去了立足之地,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从10月16日到19日,中共中央率8.6万人的红色大军踏上了远征之路。一年之后,当钟明跟随毛泽东到达陕北时,他们的队伍仅剩7000人。

  和钟明一起长征的于都籍战友中,有16336人牺牲在了长征途中或后来为民族独立和祖国解放的征战中。而与钟明家乡相邻的兴国县,仅是牺牲在长征路上的红军就有12038名……

  79岁的丁张发一次次拒绝了随子女到城里居住的建议,执意住在渡口边的老屋里,守望着“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

  虽然,丁张发后来得知父亲在长征前就已经牺牲,但老人确信,耸立在渡口边的这座纪念碑,就是人们为他的红军父亲和众多与父亲一样为红色理想而付出生命的人建立的。

  1935年3月28日四川嘉陵江畔红四方面军出发

  嘉陵江在苍溪县城外3公里的地方拐了一个大弯,这就是著名的红军渡。

  1935年3月28日起,近10万头戴斗笠的大军跨过嘉陵江,开始了长达18个月、漫漫万里的征程。

  5个月前,当中央红军踏上长征路时,远在川陕苏区的红四方面军刚刚取得了粉碎四川军阀六路围攻的胜利。

  “中央指示红四方面军主力西渡嘉陵江,策应中央红军北上。”今年91岁的杜万荣老人记得,为了渡江,红军专门成立了直属水兵连。

  20岁的船工之子杜万荣被任命为连长。“船早被敌人破坏了,我们只能用竹筏子架浮桥。河水那个冷啊,我们喝了烧酒都冻得站不住。”杜万荣说。

  4月2日拂晓,方面军副总指挥王树声率部仅用半天时间,就击溃了守在剑门关的3000敌人……

  历时24天的渡江作战,红四方面军控制了东起嘉陵江,西迄川北,南起梓潼,北抵川甘边界纵横各二三百里的广大地区。为支援红军,19岁的敬文青和几个女伴各自背上70多斤的荞麦、玉米,从家门五龙寨走到100里外的坝底堡。

  “我走前,她们在后,来来回回背了七转。”今年90岁的羌族老妈妈敬文青说,她两个兄弟就是背粮背进红军队伍里的。

  在川北,像敬文青这样为长征大军背粮修路的各族群众多达5万,他们中不少因此献出了生命。

  1935年11月19日湖南桑植刘家坪红二、六军团出发

  军号声划破了湘西刘家坪傍晚的宁静,红军集结出发了。

  自从1934年10月,任弼时、肖克、王震带领的六军团从江西转战而来,与贺龙、关向应领导的二军团会合后,蒋介石一刻也没有停止对这支红色队伍的围剿。

  11月4日,贺龙、任弼时、关向应、肖克、王震等决定进行战略转移。

  距刘家坪15公里的洪家关就是二军团军团长贺龙的故乡。“出发前头一天,他骑着马来找我的父亲:‘幺叔,明天就要走了,你准备好了没有?’”83岁的贺文首回忆。贺文首的父亲贺勋臣,是贺龙的叔叔,也是最早跟着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的村民之一。“母亲、二哥和我送父亲走到村口。贺龙对母亲说:‘幺婶,不送了。我们还会打回来的。’”父亲跟着贺龙纵马扬鞭离去的形象,从此深印在了贺文首的脑海中。

  红六军团的出发地,在距刘家坪几里远的瑞塔铺。远征,对六军团军团长肖克来说,已不是头一次了。南昌起义时,贺龙任总指挥,肖克担任连指导员。今天,他们又携手并肩,踏上了远征之路。红二、六军团于1936年7月5日,在长征路上与红32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

  3个月后,他们在今天的宁夏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时,出发时1.7万人的部队仍有1.3万,是三大主力红军中损失最少的部队。

  (据新华社北京8月1日电)

  一九三四年十一月十六日河南罗山县何家冲红25军出发

  浓浓夜色的掩护下,一支2900人的队伍冲出遮天蔽日的密林,悄悄向西进发。

  罗山县铁铺乡何家冲88岁的何国忠老人,坐在有着800多年树龄的巨大银杏下,用手向周围划了一个大圈:“原来这里白天也见不到太阳,都是密密的老林子,国民党部队根本不敢进来。”

  老人回忆,11月17日清晨,当他像往常一样给红军送豆浆时,却发现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红军一个也不见了……

  1932年组建的红25军在大别山越打越强,引起了国民党军队的多次重兵“围剿”,生存出现了危机。中央的指示随着程子华的到来传到了红25军:战略转移,去建立新的根据地。至于去哪,则由红25军自己决定。就在那棵历经沧桑的古银杏树下,红25军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名义,孤军开始长征,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

  四支长征队伍中,红25军人数最少,但弹药充足。在远离党中央的情况下,孤军远征10个月的他们反而越打越强。1935年9月,艰苦转战近万里的红25军先期到达陕北,有力地策应了中央红军。因此,毛泽东后来称赞徐海东“对中国革命有大功”。

  开国元勋子女重走长征路

  据新华社贵阳8月1日电重走长征路的开国元勋子女一行20余人,1日来到革命历史名城遵义。他们参观了娄山关战斗遗址、遵义会议会址,祭拜了红军烈士墓,与驻地部队举行了联欢,并为遵义市捐献了价值20万元的图书、6万元的药品,向老红军代表赠送了慰问金。

  开国元勋子女于7月19日与中华慈善总会、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人员一起,踏上了“情系长征路——革命老区慈善万里行”之路。他们的父辈,都曾在长征路上浴血战斗,而他们中的大多数,是第一次重走长征路。

  开国元勋子女们为自己制订了“五不”:不住高级宾馆,不坐小轿车,不收礼品,不喝酒,不去旅游胜地。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他们,有的随身带着降血压的药,有的腰上缠着腰围。在行路最多的一天中,他们在12个小时里乘坐大巴行进了600多公里。

  这次活动中,开国元勋子女们主要沿着红一方面军长征路线行进,兼顾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的部分路线,全程8000多公里,历时40天。

  8月1日,开国元勋子女一行20余人,来到革命历史名城遵义参观。这是他们在遵义会议纪念馆参观。新华社发

  

再现长征出发那一刻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