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环保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保 > 正文

江苏生态省建设广受国内外专家关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2日08:59 扬子晚报

  以确保资源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人居环境优美为核心内容,江苏的生态省建设战略正在积极推进。为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使得这一巨大工程更加卓有成效,近日,在省发改委、省宏观经济研究院等的组织下,30多位国内外专家对我省分区域专题考察、从不同角度提出建议。

  另一种“生态江苏”架构

  “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使得整个世界都非常关注中国土地上发生的一切,包括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欧盟专家组主席、联合国瓦和宁根大学的教授坎博斯博士对经济发达的江苏省格外有兴趣,他通过数字预测阐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50年后,江苏的每个家庭都会有房子、有2辆车。如果每人500平方米房子,那么将占据半个地球;如果每家2辆车,中国一天就将消耗完世界储存的石油。所以必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处理好环境、人类社会、经济、行政管理四大要素,最终提高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进行生态省建设,生态功能区规划是基础。和我国习惯分为生态保护区、生态开发区等不同,来自荷兰的普斯特博士代表联合国专家组,从生态功能出发提出江苏四大区域架构:一是湖和沼泽区,以自然和渔业为最大特点,有很多宝贵的生态物种,包括丹顶鹤、麋鹿、扬子鳄等。二是稻米种植和养鱼生态区,这里的每个角落都进行农业开发,还有众多河沟组成的网络。三是海岸和海洋生态区,包括海洋和海岸线两部分,进行的工业活动主要是港口开发。四是丘陵和森林生态区,约占全省面积的15%。他们认为,只有科学划分生态功能区,才能确定生态建设的针对性路径。

  亟待弥合的“碎片化”格局

  在对苏北大丰、苏中姜堰、苏南吴中的实地考察后,专家们高度赞赏各地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同时,外国专家也建议,生态功能区碎片化现象亟需改变。不同功能区本应有关联,但从湖泊沼泽到海洋海岸,甚至湖泊和沼泽间的连接都相当差。有的一道海岸堤坝将淡水和海水截然分开,缺少淡水和咸水混合的栖息地;长江堤坝和长江水非常接近,工业项目大多依江而建,岛与岛间没有生态关联。这种格局将阻碍动物的迁徙,海岸也可能变成云烟缭绕的污染区。

  让“碎片”不再孤立,最有效的途径是建立生态廊道。在荷兰,湖泊和沼泽生态区间的关联借助的是湖泊周围的沼泽,稻米养鱼区和海洋功能区通过水网来联络。专家认为,江苏可以借鉴这种成功做法,以河流、森林、绿地等建立不同功能板块间的联结。比如在麋鹿自然保护区建立一个宽度不少于一公里的湖泊生态廊道,供动物迁徙。在海洋区域,建立淡水跟海水混合的伸进区域,使之成为淡水和咸水不同物种的生存地。而长江流域的开发应控制强度,确保有一定的缓冲区域和地带。

  生态省建设要综合用力

  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建设生态省必须综合用力。一位专家讲了个美国故事,美国钓鱼的人都是一手拿鱼竿,一手拿根小木棒,如果钓得的是小鱼就放掉,钓到大鱼就用木棍把它敲死,否则被警察看到,就会因虐待鱼而受到重罚。他的结论是,美国的生态观念已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行为。

  与美国相比,荷兰、欧盟更注重政策规范。布雷斯博士介绍,他们曾在决策中严重忽略生态问题,现在不得不付出GDP和GNP的0.5%—3%的高昂代价进行改正。现在的荷兰决策机制非常清醒,比如在左右邻居大力发展海水养殖时,他们根据滩涂实际,没有盲目跟风,而是大规模发展畜牧业,取得了成功。

  全国人大环资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对生态省建设也持类似看法。她举例说,在江苏老家有个花园,本来招牌上标的是“请勿攀登”、“请勿攀折”,结果有人将“勿”字抠掉变成了“请攀登”、“请攀折”。因此,生态环境美首先要人的思想意识美。

  慎重对待产业与环境的博弈

  生态建设,某种程度就是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博弈。专家们对吴中区、姜堰市进行了产业定位个例分析。

  太湖是吴中区旅游资源最大亮点,拥有水面面积1400平方公里。有专家认为,生态建设的重点应该做在生态旅游上,通过更多挖掘文化元素,如张旭的书法、茶文化等来增加特色。还有专家建议,东、西山旅游应重点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和比较古朴的民俗文化旅游。

  省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顾为东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提出借助依山傍湖自然资源和经济发达的优势,发展高端养老产业,将养老业、生态旅游业相结合,通过发展服务业改善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国家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白和金也认为,在吴中区,休闲式旅游和发展老年旅游产业可以找到结合点,但前提是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对拥有国家级湿地公园的姜堰市,外国专家提出,应适当控制传统农业活动,发展生态旅游。还有专家建议发展农业旅游,外国游客对农民种水稻、渔夫养鱼过程一定会倍感兴趣。

  本报记者 邵生余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