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京津冀融合凸现新走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2日09:28 河北日报

  就在国家加紧京津冀都市圈规划进度之际,7月21日,在廊坊市正式开启的环渤海精英讲坛上,省内外专家学者对京津冀都市圈新的发展走势进行了分析。

  种种迹象显示,在政策、产业、市场等多方力量促动下,该区域各层面的融合与博弈的新格局已经开始。

  趋势一 配套能力成为竞争砝码

  新闻回放:近年来,廊坊市依托京津汽车产业龙头培育壮大了美联制动、卢卡斯伟利达廊重制动器、全兴工业、亚新科等一批汽车零部件企业,成为京津重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

  “十一五”期间,廊坊市还将投入300亿元做大做强汽车零部件产业,随着正兴车轮、世原精工、香河展望、亚新科汽车零部件工业园等一大批汽车零部件项目的竣工投产,廊坊不仅将成为一汽大众、北京现代、天津丰田等主流车型零部件的重要供应基地,还将成为国际汽车厂商汽车刹车盘、制动钳等关键零部件的重要采购基地,实现自己“借船出海”的梦想。

  趋势解析:系列数据显示,国际产业转移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在加快,产业转移的技术层次在不断提升。国际产业正由单一制造业转移扩展到整个产业链的转移。从原来单纯的生产制造向研究与开

  发、设计、中试、公司总部、营运中心、采购中心转移。国内产业也加快了从珠三角向长三角、环渤海的转移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国际产业转移还是国内产业转移,原来只单纯考虑劳动力、土地等成本的投资诱惑正在向考虑综合商务成本这一市场原则转型。其中,产业配套能力成为融合区域内产业格局的关键力量。

  针对这一趋势,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区域室主任魏后凯博士提出,环渤海区域内地区应着眼完善四个配套:即基础设施配套,光“七通一平”是远远不够的!生产配套,东莞IT产业当地配套达95%,青岛只有20%多。创业环境配套和生活条件配套。

  他着重提出京津冀地区要加快交通网络建设,建设1到2小时产业协作配套圈,同时在产业构建中以工业园区为载体,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

  趋势二 错位发展避免被边缘化

  新闻回放:“十五”期间,廊坊市展览面积年平均增速高达90%,接待国内游客和国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了102.4%和122.5%。2005年,该市共举办各类展会2303个,其中展览87个,数量及规模均比上年实现了翻番,全年国内旅游收入和外汇收入增幅分别位居全省第一和第二。

  廊坊会展业的迅速崛起,是该市与京津错位发展、差异竞争,培育新兴产业的一个缩影。

  趋势解析:随着珠三角以及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中原崛起迈出实质性一步,以都市圈为代表的区域板块日见凸起。中部都市圈纷纷涌现,武汉都市圈(1+8)、长株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东北也不甘落后,沈阳城市群浮出水面。渤海湾山东半岛城市群已具雏形。被业内人士誉为核心地带的渤海湾京津冀都市圈将会以何种构架面世?

  京津冀都市圈是热点也是一个考验智慧的难点。

  “三地市场观念相对封闭,政治氛围太浓,条块分割,市场不发育,民间力量薄弱,外向型经济不发育、缺乏产业配套体系等等诸多原因,都是该区域内一体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魏后凯分析,“尤其是在都市圈纷纷圈定之际,广大中小城市和边缘地区要主动融入大城市经济圈,防止被边缘化。廊坊介于北京与天津之间,良好的区位优势有利于廊坊接受京津两地的辐射,但弊端同样存在,京津极化效应太强大,容易产生灯下黑,形成边缘化。”

  就产业实力相对较弱的河北环京津区域的产业发展,结合竞争理念,魏后凯提出可以考虑的错位发展方式。

  即,部门间错位发展,重点发展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实现部门间分工。产品间错位发展,都具有明显优势的产业部门,重点发展具有条件的优势产品,或者为大都市进行配套,实现产品间分工。功能上错位发展,在城市定位和功能发展上找准位置,依托相关产业发展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实现精细分工。

  趋势三 产业发育演绎城市角色

  新闻回放:近年来,北戴河已形成以中油华奥销售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商贸流通总部,以北京宣亚国际传播集团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以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为代表的基金社团,以通联路桥机械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工业企业技术研发总部,这四大类40多家总部和创意产业企业年上缴税金占到了该区总税收的20%以上。

  而同时,我省康必得、华龙、中旺、乐凯、海湾等企业也纷纷把总部或指挥前沿放在了北京。在各知名企业的选择中,京津冀都市圈各城市的角色分工也越来越明显。

  趋势解析: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便是,各地在寻求特色产业发展的时候,又不免担心,产

  业的雷同会不会造成过度的竞争?这些企业的终极目标又在哪里?

  以浙江纺织服装工业为例,85%的企业集中在绍兴、宁波、杭州、嘉兴、温州、湖州地区,但很多知名企业的总部却设在上海。

  就此现象,魏后凯分析认为,“这说明专业化分工日益深化,产业结构出现了趋同与趋异并存的态势。这种深化体现在从产业间分工发展到产业内产品分工乃至到同一产品产业链分工(产品内分工);就在这种深化中产业间表现为一定程度的趋同:结构相似系数提高,而产业内、产品内出现趋异。”

  按照这一趋势,京津冀都市圈内新的产业分工格局也因城市的角色不同,实力各异而分别承担不同的角色。

  在都市圈中,这种分工越来越明显。大都市中心区承担着产业高端核心位置如企业总部、研发等,当前以北京、上海和西安最为明显。呈阶梯状分布的大都市郊区和其他大中城市,则越来越成为高新技术和制造业的大平台,其他城市,则多为一般制造和零部件生产。

  趋势四 园区功能在融合中升级

  新闻回放:去年6月8日,国务院批准增设上海嘉定等18个出口加工区,我省廊坊出口加工区榜上有名。这是继2002年设立秦皇岛出口加工区之后,国务院批准我省设立的第二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

  目前在建的曹妃甸工业区,除了产业布局的循环经济特点外,更是具备了以往园区所不具备的物流、制造等多项功能。而随着天津滨海新区建设的加快,京津冀产业大集中时代已经开始,京津冀区域内园区间融合的步伐也开始加快。

  趋势解析:产业的集中表现在各种生产要素逐步向优势地区集中。经济活动和制造业纷纷落户沿海地区,人口、劳动力和资金大量涌向中心城市。长三角地区资金向上海集中,商业银行向中心城市富集,农村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在园区融合中,高新区和开发区之间的融合进程尤其快。高新区在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引进外商投资,扩大出口。而一些开发区开始逐步向现代化新城区方向发展。“这种融合最终的结果便是,对高新区、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进行整合,建立自由贸易区,就像上海洋山、天津保税港。”魏后凯如是判断。

  迎合这一态势,各地要在未来京津冀都市圈中找到自身产业位置,当前需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依托保税区,来承担较大部分的加工装配功能。

  就工业园区建设,魏后凯提出了自己的忠告。工业的园区化已经成为一个趋势,但园区化只解决产业集聚问题,许多园区缺乏功能分区、分工不明确。“一个麻袋装着一大堆土豆”。工业园区的集群化是工业园区发展的高级阶段。有条件的园区应向专业化、集群化方向发展。

  当前,提到园区人们就会想起产业集群化。对此魏后凯分析认为,“目前国内产业集群绝大部分仍处于初期发育阶段,仍主要依赖低成本优势;外来企业与地区经济没有有机融合为一体,游移性(loose-foot)产业较多,没有解决‘落地生根’问题;利润较薄,‘中间大、两头小’;价值链上制造环节能力较强,研发、设计和市场营运、品牌等环节较弱;品牌缺失,大量的OEM(贴牌),创新力不足,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能力。”

  “产业集群化,说到底是产业的一种构架方式,集群化同样要重视产业集群的风险问题。”魏后凯提醒说。

  □本报记者 张许峰 孙占稳 本报通讯员 任跃 [发自廊坊]

  相关新闻

  《京津冀都市圈规划》年内有望出台

  本报讯(张许峰)8月1日,记者从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获悉,京津冀都市圈规划有望于年内出台。而在6月30日之前,国家发改委已通过官方网站就京津冀区域规划编制征求了公众意见。

  据该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从今年2月起,区域规划前期研究阶段的各项工作已经全面完成,正式进入了规划文本编制阶段。京津冀都市圈规划分9个专题。其中,水资源专题规划、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专题规划两个专题工作已完成。

  目前,国家发改委组织编制的《京津冀都市圈规划》初稿已经制订完毕,正在接受国务院的审议。有关负责人透露,按照相关程序,估计至少再经过三轮审议后可以进入批准程序,年内有望出台。

  新闻分析

  □新华社记者 张舵 孔玲

  国务院近期发布了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四项重大具体措施;而在5月下旬结束的第九届北京科博会“中国区域发展论坛”上,来自京津冀、环渤海各省、市官员也纷纷传递出明朗的政策信号。种种迹象表明,该区域发展已经由专家、企业以及媒体“炒”概念阶段进入了政府出台具体政策,强力助推发展的实质阶段。

  学者论道变官方表态:京津冀合作进入实质阶段

  京津冀乃至环渤海的区域合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是学者、媒体以及企业家关注的热点话题,来自官方的表态并不多,这正折射出该区域发展的一种状态。

  但是,在第九届北京科博会期间,一个名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论坛”的会议高调举行。环渤海区域内几乎所有的省市领导基本都到会并发表演讲。这一现象表明,中央政策正在逐渐明朗,政府推动力量日益显现。

  记者发现,参加论坛的北京、河北、辽宁、内蒙古等地政府官员们表现得非常高调。不仅在区域合作方面达成了共识,而且在发言中也透露出推动下一阶段环渤海区域合作的政策信号。

  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现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的张茅在论坛发言中说,统筹区域发展,加强区域合作,已经成为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也成为北京市优化首都城市功能,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选择。

  河北省副省长宋恩华发言说,京津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合作基础。长期的实践证明,只有加强统筹,促进区域内要素的自由流动,建立开放、统一、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才能实现京津冀地区的共同繁荣。

  记者在论坛上了解到,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的“京津冀经济圈规划”初稿已经制订完毕,正在接受国务院的审议。京津冀经济圈规划无疑是国家对该区域内各地发展的一种指导,将为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和行政助推力。如此看来,环渤海区域合作框架在中央政府的推动下将逐渐清晰。

  同时,北京市“十一五”规划明确新的发展定位,不再提及“经济中心”,从而结束京津争夺区域经济发展“龙头”的历史,为京津冀协调发展提供了前提。天津市的角色定位明确为“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中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今年的“两会”上,启动天津滨海新区建设,助推京津冀、环渤海区域发展正式被写进“十一五”规划,滨海新区不仅将建设成这样一个基地:立足天津、依托京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成为先进的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同时,也将成为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

  政策信号强力助推京津冀区域合作

  京津冀区域合作现状:启动早但发展迟缓

  京津冀区域合作是中国最早提出的区域经济概念之一。虽然国内舆论一直有京津冀乃至环渤海合作不紧密的说法,但北京市副市长陆昊认为,环渤海经济合作是紧密和积极的,尤其是去年以来取得了一些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交通方面的合作。京津城市轨道功能、京津第二条高速公路的建设,将在2008年以前陆续竣工,投入使用。

  二是在产业方面的合作。首钢200万吨钢铁项目落户河北唐山,并在2008年之前整体搬迁到唐山的曹妃甸。目前,京津冀有很多企业的总部在北京,生产基地设在河北。

  三是在市场开放等方面的合作。2005年京津两地签署了流通业合作规划书,双方达成共识,在重大商业项目发展方面要多沟通;北京电子口岸建设也将突出京津合作。

  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比较南方的长三角和珠三角,“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并不高。

  首先,在京津冀地区,北京存在比较强的“空吸”现象。区域受行政区划的影响较大,加之北京与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周边地区的人才、资源逐渐向北京集中,又使北京与周边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因此导致京津冀地区独有的不同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黑洞空吸”效应。

  其次,环渤海区域发展的滞后使得北京的发展指标落后于上海和深圳。珠三角与长三角成功模式即“大河有水小河满”,而环渤海所走过的发展道路恰恰与之相反,属于“小河有水大河满”,产业组合性不高且争夺性强烈,中心城市的功能内敛激发了长期的地区拖累双向恶化:一方面是高梯度地区对低梯度地区的资源抽取而缺乏反哺通道,另一方面是高梯度地区的发展受到低梯度地区的制约。

  一系列政策信号相继释放:区域合作老大难问题有望破解

  事实上,北京空吸现象恰恰反映了京津冀区域发展的一个怪圈:发展不平衡阻碍了要素流动,要素难以自由流动又加剧了地区不平衡。这个怪圈折射出环渤海区域发展的一系列老大难问题。

  区域经济发展中补偿机制和市场机制的不到位是造成目前京津冀发展滞后的制度障碍。例如,北京81%的用水、天津93%的用水,都来自河北北部地区,但北京、天津却没有给予这些地区以合理的补偿。目前在整个京津冀地区都缺乏有效的市场交易的公平机制。

  值得欣慰的是,近期在不同场合释放出的一系列政策信号有望解决这些老大难问题。

  在5月下旬举行的北京科博会上,张茅表态,北京市将在国家统一规划和协调下,积极参与关系区域整体发展的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项目建设。逐步形成有周边城市的良性互动,着力推进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建设、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能源供应体系建设、市场体系建设、产业分工合作、社会事业合作等重点领域的合作。同时在国家区域的框架内,共同探讨建立区域的要素流通机制,利益补偿机制,信息沟通机制,努力改善区域合作的软硬件环境。

  除了政府高官透露出的政策信号之外,近日国务院针对滨海新区发展出台的《意见》,更是将京津冀乃至环渤海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更加务实的阶段。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周民良表示,滨海新区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布局,它的重要性在于体现了政策引导市场和政策先于市场变化的调整。随着滨海新区政策支持的逐渐到位,其很快将成为整个环渤海区域发展的引擎。

  据新华社

  访谈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区域经济室主任魏后凯博士:

  竞争是区域合作的前提

  新闻纵深:不久前,环首都贫困带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有人把这归因于京津冀区域内,北京巨大的“空吸”能力造成的。在这种情势下,一些人有些悲观地认为,作为区域内经济弱势地区,河北发展将难以有大的作为,您如何看这种观点?

  魏后凯:作为经济弱势地区,要在区域融合中找到一席之地,就要树立一种理念:在经济合作中,有实力才有发言权。同样,河北一些地方要在京津冀经济圈内获得收益,必须首先发展自己,不要害怕竞争,要在竞争中争得利益和位置。

  新闻纵深:回过头看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中心城市带来的实惠和辐射作用显而易见,这些地方难道也是从竞争开始的吗?

  魏后凯:这两地确实也经历了这种阶段。以上海和苏南地区为例。当初上海一大批工业项目建设选择在了周围郊县,人们戏称之为“放扩散产业圈”。但不久,苏南地区工业产业突飞猛进,与上海工业形成强大竞争。市场压力下,上海工业开始跨出区域限制,开始与苏南企业携手,从而开启了两地经济融合的时代。

  新闻纵深:可是提到竞争人们就会想到重复建设,就会考虑国家宏观调控背景下的政策指向,京津冀三地的竞争态势将采取哪种方式呢?

  魏后凯:环渤海区域内的京津冀,现在看还没有一个足以担当起的区域内龙头作用的城市。加上市场发育程度参差不齐,产业规划设计协调机制不完善,这一区域的发展进程会很复杂。但无论以何种方式的竞争,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作用,积极做好政府间协调引导,是必须坚持的两个方面。

  新闻纵深:尽管京津冀都市圈规划已经纳入了国家意志,但在该区域内依然存在一个最大的难题,就是一体化进程中的行政壁垒,这也是市场力量打破区域限制面临的最大障碍。在这种框架下,“竞争”显得尤其敏感。

  魏后凯:这就需要大家拿出相当的诚意和动作来。建立一套能使多方受益的利益机制。但无论来自行政的进程有多快或者有多慢,区域合作已经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你们看现在十几万北京人到河北买房,廊坊很多县(市)不就实现了与北京的电话号码统一、公交车通行吗?还有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在廊坊、保定落户。

  新闻纵深:这些都是市场行为,也就是竞争的结果。

  魏后凯:这种融合很有意义。所以政府就要认清这种趋势。从京津冀都市圈内看,行政部门要改变过去的老思维:把方便留给自己,把麻烦留给消费者。要认识到,本来是市场关联密不可分的区域,因为这种壁垒的存在变成了道道关卡,长远看,这对当地和其它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

  采访/本报记者 张许峰 孙占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