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特稿:北京“逢雨即堵” 应急机制遭遇挑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2日09:54 新华网

  ●北京:逢雨即堵

   风雨雷雹再虐北京 今天傍晚还有雷阵雨

  

特稿:北京“逢雨即堵”应急机制遭遇挑战

  昨天(8月1日)下午,风雨雷雹再临京城。欧阳晓菲 摄

  

特稿:北京“逢雨即堵”应急机制遭遇挑战

  昨(8月1日)晚,朝阳区国际展览中心上空频频出现闪电。苏丹 摄

  

特稿:北京“逢雨即堵”应急机制遭遇挑战

  昨天(8月1日)下午5点多,雷阵雨突袭京城,马连洼、回龙观等西北部地区还下起了冰雹,海淀、昌平等防雹炮点进行了消雹作业。据市气象台的监测,截止到昨晚7时,降雨量最大的地方为北五环的箭亭桥,降雨量为42毫米。气象专家称,今天傍晚前后还会出现雷阵雨天气,但强度不会太大。

  风掀翻露天舞台

  昨天(8月1日)黄昏,(北京)海淀桥东南处第三极创意天地北入口前一个露天舞台被突来的大风掀翻,幸好无人受伤。

  风雨雷雾四大灾害性天气“携手”袭京城

  

特稿:北京“逢雨即堵”应急机制遭遇挑战

  机场高速因积水断路后,各部门紧急排水。赵勇 摄

  7月31日上午,北京市出现夏季少见的灾害性天气,雷击、大风、浓雾、暴雨四大灾害性天气携手袭击京城,这在今年尚属首次。上午8时45分,北京市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北京市防汛指挥部发布汛情黄色预警,全市启动防汛三级应急响应状态。截至7月31日17时,全市平均雨量14毫米,最大降雨点位于顺义区天竺地区,为115毫米。

   机场高速十年首次双向断路 航班被迫等旅客(图)

  

特稿:北京“逢雨即堵”应急机制遭遇挑战

  31日北京的大暴雨,使得机场高速路遭遇了近10年来最大一次堵车,其中出京方向队伍从航站楼排到了四元桥,绵延15公里以上。

  此外,由于迎宾北桥桥下积水已经超过了1.5米,迫使首都机场在本世纪首次打开机坪供社会车辆通行。截至昨晚5时首都机场共有360多架航班延误,取消60班次,备降外场42架,另有3架航班被迫返航。

  ●分析:北京市政应急如何?

   北京“逢雨即堵”考验市政应急机制

  新华网北京8月1日(记者孙晓胜 张淼淼 李志勇)7月的北京,迎来27个雨天。北京市民在享受凉爽夏日和新鲜空气的同时,也屡屡被暴雨造成的交通拥堵所累。

  7月31日,北京遭遇今夏以来最强的一场暴雨,北京城区的几处立交桥下出现严重积水,首都机场高速路迎宾桥下积水深达1.5米,机场高速路10年来首次被迫双向断路。

  对于北京这样一座拥有1500多万人口、200多万辆机动车的特大型城市,几乎每一场大雨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检验着这个城市的市政设施、交通运输、应急处置能力。

   恶劣天气下,相关部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记者从北京市交管局了解到,针对气象部门发布的普降大雨的预报,北京交管部门提前制定了雨天交通秩序维护方案,充分做好应对大雨的准备,并根据雨情迅速启动雨天交通保障措施。

  7月31日降雨后,北京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加强现场指挥调度。在桥区、主干道、路口、易积水地段增派警力,加大巡逻密度,加强指挥疏导。同时,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还充分利用室外屏,及时发布信息,引导车辆通行。据统计,当日8时至10时,“122”接事故报警355起、拥堵报警156起。

   大都市立交桥下,何以连连出现积水情况?

  7月下旬8月上旬是北京的主汛期,北京全年60%以上的降水都集中在这一时段。今年入汛以来,北京降雨不断,这对于“常年喊渴”的北京城来说不啻于天降甘露。大雨降临时,尽管北京市政府各部门采取了多种积极、有效的措施,但散布全市、严重影响交通的积水路段,仍令人质疑目前北京城市雨水排水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首先,北京现有的雨水排水系统不是一个完整的排水系统。近几年,北京城市发展非常迅速,与之配套的各种规划设施也应同步实施。但实际上,许多地方并没能及时地实现规划。”北京市水务局排水处处长齐京军告诉记者,很多问题都是城市的发展和最初的规划没能实现造成的,许多路段如花乡桥和马家楼桥逢雨必堵,关键在于其附近没有可以排水的沟道,水无处可排。

  “现在北京城都建到五环外了,以前那里都是农村,哪有什么排水管道,要全部实现规划、建设齐备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齐京军表示。

  齐京军认为,今年汛期的降雨有部分为短时间大量的雷雨,这种极端天气造成的高强度降水已经超过了城市排水系统的能力,应该属于气象上的自然灾害,即使拥有最完善的排水系统也会出现积水的情况。

  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总工程师王毅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北京城区防洪排涝工程设计标准太低,与国外大城市的标准相差太远。此外,由于城市化的加速,城区不透水地面占总面积的80%以上,强降水自然会使城市出现许多交通“栓塞点”。

   北京:七个应急预案制定 填补自然灾害预警空白

  北京市在各种自然灾害及其次生灾害预警发布的覆盖地区存在空白,特别是易受灾害影响的农村和山区。这是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气象灾害室副主任刘伟东在昨天开幕的“第七届海峡两岸青年科学家学术研讨会暨2006年京台青年科学家论坛”分论坛“城市公共安全与防御机制论坛”上透露的。

  北京直面"城市灾害"考题 提升应急能力当务之急

  随着我国城市进入快速建设期和发展期,大中城市迈入了“非稳定状态”的危机频发期。有效提高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愈加紧迫。假如大地震突然袭击,假如再有一次“非典”肆虐,作为特大型城市的北京能否经得起城市应急和公共安全的大考验?

  来源:综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