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首代上将军功著 新晋上将学历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4日04:43 新京报

  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学术研究部研究员、军衔学专家徐平做客央视介绍我军军衔制发展历程

  

首代上将军功著新晋上将学历高

  晋衔仪式结束后,胡锦涛等领导同志和晋升上将军衔的高级军官合影留念。2006年
6月24日,中央军委在北京隆重举行晋升上将军衔仪式。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晋升上将军衔的同志颁发命令状。新华社资料图片

  本报讯 6月24号,中央军委为十位上将举行了授衔仪式。昨日,央视《新闻会客厅》邀请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学术研究部的研究员,军衔学专家徐平大校做客。徐平表示,虽然第二代将军们不像第一代将军那样战功赫赫,但是他们学历更高,是新战争条件下高级指挥员的发展趋势。徐平还介绍了大元帅、元帅、一级上将等军衔从设立到取消的情况。

  我国从1955年开始首次实行军衔制,到1988年恢复军衔制,我们国家已经有164位军官和警官获得了上将的军衔和警衔。目前,中国军队现役的上将为36人。作为我军级别最高的军衔,这36位现役上将构成了目前中国军方最高指挥层。

  什么样的军官才能被授予上将军衔?据徐平介绍,一般来说得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大军区正职以上军官,再一个必须是中将军衔,不能越级。大区正职一般得满两年,中将军衔的衔龄要满四年。军衔跟实际的职务紧密相关的,军衔条例里有规定,专门有编制军衔,协调军衔和职务对应关系,一般是一职两衔,大区副职是中将、少将,正军是少将、中将。在年龄方面,军衔条例里对军衔没有年龄限制,但是如果超过了军官服役条例规定的退役年龄限制,也不可能授予相应的军衔。这次授衔的上将中年纪最轻是59岁。

  徐平介绍,这次晋升的上将有两个特点,一是多数都有基层工作经验,总政治部副主任刘永治上将,就是从最低一级的政治领导干部副指导员一层层干上来的。其次,十位上将基本都是大专以上学历。徐平表示,上世纪80年代就有规定,一般不直接从士兵提拔军官,军官一般都要经过军事院校培训或者是在地方大学入伍。虽然他们的军功可能不像以前的上将显赫,但是现代战争更需要指挥官具有扎实文化基础,较快地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这是高技术战争的环境决定的。

  ■钩沉

  未设军衔周恩来临时当上将

  徐平称未实行军衔时,我军军事交往有很大不便

  在昨天的访谈中,徐平大校还介绍了没有军衔设置时,我军军事交往中的一些“临时授将”的“趣事”以及我军军衔制和西方军衔制的关系。

  记者:在我们军队没有军衔的时候,是不是跟其他军队交往很不方便?

  徐平:对,从我军的历史来看,在没有实行军衔制的时候,跟外军或者友军交往的时候确实有些不便,咱们也都采取了一些相应措施,好比说抗日战争结束,当时进驻东北的苏联红军要求中共方面派出代表,到东北协调两军的工作。咱们当时中共中央派出了彭真、陈云、叶季壮、伍修权等六个人去东北,当时考虑到苏联有军衔,咱们没有军衔,不能说是哪一级,军队的级别互相不好完全对等,这样咱们当时给这六个人都授了衔,而且用中俄两国文字分别打印了任命书,任命彭真、陈云、叶季壮为中将,伍修权是少将。抗日战争结束以后,我军参加军条部执行小组的代表,也都授了军衔,这个军衔也都是我军给授的。当时周恩来还戴过上将军衔,罗瑞卿、叶剑英戴过中将军衔,也是为了跟国民党和平谈判,当时美方、国民党军队、共产党军队三方都各出一个对等的,好比说他们那儿代表是中将,咱们这边也授的是中将。

  记者:我们的军衔制度跟西方的军衔是何关系?

  徐平:实际上世界大概有80%以上的国家实行的就是西方型军衔,西方型军衔十五六世纪起源于西欧,一般也是叫西欧军衔。另外,军衔本来是一个国际性制度,国际间交往在很多时候是以军衔而不是职务来辨别对方身份地位,因为各国的军队编制级别相差很多,拿职务辨不可行。而军衔是一种国际军事制度,各国都有一个对照关系,如果1988年的时候把上将之上这个军衔叫大将,别的国家就不认为是对等的。

  本版稿件均据央视《新闻会客》

  关注1两代上将为何年龄相差明显?

  50年代被授予的上将军衔被称为共和国第一代上将,平均年龄45.6岁,年龄最小的萧华上将只有39岁,是当时世界上最年轻的上将方阵。1988年后晋升的上将被称为第二代上将,本此被授衔的上将平均年龄是61.7岁。

  两代将军相比,一个突出的区别是1955年的将军平均年龄都比较年轻,上将的平均年龄是45.6岁。这次授的十个上将,平均年龄是61.7岁。这也是正常的,因为战争时期晋升得比较快。实际上我们的开国领袖们都很年轻。战争锻炼人,部队扩大快,不可能是按部就班一级一级升。还有就是第一代将军的军功突出。开国将军是实战出来的,而1988年以后,尤其是近几年授衔的,应该说实战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但是1988年以后的将军学历越来越高了。也有不少是专业军事院校毕业,比如曹刚川等人,还在前苏联的军事学院学习过。徐才厚是哈军工毕业,而且他们基本都经过国防大学深造。

  新一代上将和1955年上将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差异,就是在籍贯上,1955年的上将绝大多数都是老红军,当时红色根据地主要在南方,所以说1955年的上将以江西、湖南、湖北、安徽、福建的居多,北方的应该是极个别的,像乌兰夫、阎宏彦,但是1988年以后授的上将应该是地域分布更广了。1988年到1996、1998年这两批上将北方居多,这些上将,像张万年、迟浩田、王海,他们主要都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入伍的,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主要是分布在北方。

  关注2当年为何取消元帅大将?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实行军衔制度,设置了大元帅、元帅等军衔。1988年新公布的军衔制度不设元帅、大将和大尉,上将成为最高军衔。两次实行军衔制的历史条件和背景不一样,1955年授衔的时候,大规模战争刚刚结束,我军许多高级军官参加过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几十年的戎马生涯,立下汗马功劳,国家应该给予很高的荣誉,所以设了大将、元帅。另外还给全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设置了一级军衔,咱们叫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后来因为毛主席没有接受大元帅的军衔,大元帅设而不授。

  1988年授衔,情况发生很大变化,多数军官都是在和平环境里成长的,多数军官主要指军以下军官,他们不可能再有开国将帅那样的经历,也不会有那么大战功。

  再一个就是和平时期,军队的规模缩小了,军队的等级也简化了。此外,1988年当时授衔的时候是三百多万军队,根据世界各国军衔设置上的惯例,和平时期军衔等级简化,规格一般都不是太高,上将一般是各国和平时期最高军衔。1988年军衔等级设置上,是一级上将,上将、中将、少将,将官是四级。当时考虑到军委主要领导人在特殊情况下如果需要授衔应该高于上将,就设了一级上将,但是一直没有授,1994年就取消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