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纠史之偏 补史之阙——记即将公开出版的盛宣怀档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4日07:54 东方网-文汇报

  新华社记者赵兰英

  1996年,中国学术界大师级人物胡绳、顾廷龙、王元化等人,不约而同、急迫地发出整理、开发盛宣怀档案的呼吁。

  这一翘首以待的文化工程今完成全部编目工作,将公开出版。

  实业家

  盛宣怀是晚清企业界领袖、近代中国第一代实业家。出身于官宦家庭的他1870年入李鸿章幕后,深得器重。1872年,盛宣怀建议李鸿章创办中国第一个民用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并且受命拟定章程。从此,盛宣怀开始了他的实业家生涯。3年后,他主持创办湖北煤铁开采总局,经营大冶、广济煤铁矿务。

  1880年,盛宣怀创办天津电报总局,津沪、苏浙、湘粤、晋冀、豫鲁、东三省等全国20多个省市的电线,都是在他的主持下架设的。1882年,他创办了山东平度、辽宁金州金矿。1886年,他在任职山东登莱青道时,创办了全国第一家内河小火轮航运公司。1893年,他在上海成立华盛纺织总厂。

  1896年,盛宣怀接办张之洞无力再办下去的汉阳铁厂,并且督办全国铁路主要干线卢汉铁路的修筑。1897年,盛宣怀创办了中国通商银行。1908年,他将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合并,组成中国第一家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此外,山东烟台的张裕葡萄酒厂、缫丝厂,也是他创办的。盛宣怀还是一个教育家、慈善家。天津大学的前身北洋大学堂、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等,都是他创办的。

  在盛宣怀的倡议下,1904年中国红十字会成立,盛宣怀任第一任会长。上海、天津等地的早期孤儿院,如广仁堂等,也都是盛宣怀创办的。他被后人誉为“中国近代企业的开拓者”、“中国早期工业之父”。

  私人档案

  无疑,在近代中国发展史中,盛宣怀的贡献是很大的。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今天,早已作古的盛宣怀,给后人留下了17万5千件、1亿余字的档案史料,给予人们的不仅是惊讶,更是一座可挖掘的金矿。

  盛宣怀档案是盛宣怀家族,自1850年至1936年的记录。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盛档”是一个专用名词。

  盛宣怀1844年11月4日出生于常州武进县,父亲盛康这年春天考取进士,后来官至湖北盐法武昌道。父亲喜好记事,并且注意保存。因此,“盛档”中前20年的档案,主要是盛康的。盛宣怀逝世于1916年。因此,在此以后20年的“盛档”,是盛宣怀后人记写的。从1870年入李鸿章幕后,事无巨细,物无大小;天无日夜,地无南北,盛宣怀走到哪记到哪,留存到哪。“盛档”中保存他几乎所有的文字底稿,包括日记、文稿、信札、账册以及来信、来电、来文等等。内容涉及政治、社会、经济、外交、贸易、军事、金融、教育等等。但凡近代中国史上重大历史事件,一一涉及。

  盛宣怀一生与近代史上许多名人、要人有接触。如孙中山、黄兴、谭嗣同、李鸿章、梁启超、翁同和、沈葆桢、郑观应、张之洞、左宗棠、丁汝昌、袁世凯、辜鸿铭、唐廷枢、徐润、胡雪岩、潘祖荫、马相伯、虞洽卿、曾国荃、黎庶昌、詹天佑、经元善等等。他们与盛宣怀都有信件往来,或谋军国大事,或论工商细节,或谈市井琐闻等等,无一不是真情记录。

  “盛档”价值罕有匹配

  盛宣怀一生飘泊,“盛档”也随他辗转天南海北。晚年后,盛宣怀定居上海,“盛档”随之被保存于盛氏祠堂内。上世纪30年代末,因筑路,盛氏祠堂被拆除。盛氏后人,将大部分档案捐给了张元济等人创办的上海合众图书馆。解放后,合众图书馆并入上海图书馆,这批档案成为上海图书馆不可多得的研究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宝库。

  上世纪50年代,北京大学一位教授有机会在上海图书馆抄录了盛宣怀部分信稿,如获至宝。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一些学者教授,都曾设法到上海图书馆打听“盛档”的情况。澳大利亚一位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博士,看到几份招商局的账册,满意得不得了。复旦大学宁树藩教授得知“盛档”中有一张1912年上海“新闻报有限公司”给盛宣怀的请帖,惊呼:“不得了,太重要了,这可是研究中国新闻史的垫底材料。”请帖的内容是召开公司第六届年会。然而,其可贵之处更在于,附于请帖后面的公司账目表,大账小账,每一笔都记得清清楚楚。

  “纠史之偏,补史之阙。”王元化先生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写下这8个字。先生说:“盛宣怀档案的价值,是其他档案不可比的。其存世数量之大,内容之丰,涉及面之广,罕有匹配的。更重要的是,它对近代中国史和近代上海史,具有填补空缺的作用。”

  完成编目公开出版

  10年前,著名学者顾廷龙曾就盛宣怀档案的整理,迫切地提出:“要速战速决,不能再等待了。”1997年,上海图书馆成立“盛档”整理小组。前后9名工作人员,在“遭遇”了9年冷板凳后,终于完成了全部编目工作。这是一项难度极其高的文献整理工作。纸页的发黄、变脆、破损,使得整理必须小心翼翼。17万5千件,每一件都要揭示,读懂它的内容,撰写它的要点。“盛档”中出现的人名,就有上万之多。况且,不少文人还有字、号等等。因此,弄清楚每一个名字,及他们的身份、地位,与盛宣怀的关系等等,可以说,不仅是一件费时的事,更是一门学问。

  上千件来往信函,几乎都是草体、文言文。因此,能够“识字断文”,同样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至于,文献中出现的一些历史事件等等,都要求整理者对其要有所了解。因此,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是一位“杂家”。文史哲理、琴棋书画,乃至经济贸易等等,都要在行。

  在上海图书馆底层盛宣怀档案整理室,记者看到,已经编目好的“盛档”放在特制的箱子里。有些破损的档案,经过有关人员的修复后,重新装裱。目前,经修复装裱的“盛档”有5万件。然而,修复工作仍很艰巨。在一件发自静安寺的信函中,记者看到信封上的邮票、邮戳,都保存得完完好好。

  让盛宣怀档案公之于众,发挥它的价值,不可能使用原件,必须将其影印出版。然而,这是一笔数目不小的投资。据初步预算,全部编撰出版费用,将达到2000多万元。这笔钱,公益性的上海图书馆肯定拿不出。出版单位投资这样大的项目,似乎也有点难。出版者,不仅要有雄心,还要有点实力。可喜的是,上海有关部门将全力支持盛档的出版,为彰显中国文脉,有益后代作贡献。

  (据新华社上海8月3日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