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厦门市教育局公布普高课改方案(试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4日08:40 海峡网-厦门日报

  本次课改被认为是建国以来基础教育领域发生的最重大的改革,今秋起全省高一将同时进行

  本报讯 (记者 佘峥)高中课改后,今年秋季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要如何上课,已经有了实施细节,市教育局昨日公布了《厦门市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试行)》。这是建国以来第八次高中课程改革,但是,它和以往课改是截然不同的,被认为是建国以来基础教育领
域发生的最重大的改革。

  因为高考的关系,此次高中课改是以省为单位推进的,也就是说,整个福建省的新高一同时进入高中课改,课改只涉及新学期的高一,并不包括新学期的高二和高三学生,此外,只有普高才实行课改,职业学校不在这一范畴。

  从昨日公布的《厦门市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试行)》来看,我市基本上还是遵循比较稳妥的改革方案,市教育局局长赖菡在六月举行的高中课改启动大会上已经表示,此次高中课改的复杂程度决定了我们不能采用高歌猛进、急于求成的方式。

  赖菡还表示,我们将本着对每位孩子负责的态度开展高中课改,课改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今天,我们为读者解读《厦门市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试行)》,读者可以结合本报6月15日的报道,来看看新高一将如何上课。

  方案已经公布在厦门市教育局网站(http://www.xmedu.gov.cn),本报“家有读书郎”在线聊透透(http://hd.hxnews.com.cn/sz)也有链接。

  

厦门市教育局公布普高课改方案(试行)

  学校请来部分学生家长参加听课等活动,让更多的家长了解课改、关注教育,图为家长和学生一起做物理实验。 新华社发

  权威解读

  今秋起全市高一实行学分制

  高中将实行学分制

  今后,高中将实行学分制,即每科都要求完成一定学分,满144学分才准毕业。

  不过,和大学的学分不同的是,高中学制仍为三年,学分只是用来描述课程修习状况,换句话说,并不能通过完成毕业所需的学分达到提前毕业的目的。

  课程有两类17门

  高中新课改后,学生的课程由三个层次构成,即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有八个学习领域,每个学习领域都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例如,语言与文学学习领域包括的科目有语文科目和外语科目。科目下是模块,即每个科目下设有必修和选修模块。模块类似于“单元”。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了学科内在的逻辑联系;每一个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

  这三个层次的关系可查阅本报6月15日的报道,不过,今天,我们试图以一种更简单的方法来介绍今后高中要学什么。

  总体上说,高中课程分为两部分,即必修和选修,其中,选修又分为选修一和选修二,选修一是国家开设的选修课,选修二则是学校根据本地情况和学生兴趣开设的课程,有点类似于过去的“校本”课程。

  从课程上看,事实上学生要学习的科目和以前差不多,即有17门,包括语文、外语(以上为“语言与文学”领域)、数学(以上为“数学”领域)、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以上为“人文与社会”领域)、物理、化学、生物(以上为“科学”领域)、信息技术、通用技术(以上为“技术”领域)、音乐、美术(以上为“艺术”领域)、体育与健康(以上为“体育与健康”领域)、研究型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以上为“综合实践活动”领域)。

  选修课占课时总量19%

  不过,此次高中课改最大的一个变化是,学生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选修课,他们可以像大学生一样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按国家课程标准,达到毕业要求的144个学分中,选修一为22学分,选修二为6学分,选修课约占课时总量的19%。

  不过,我市提出,根据厦门市经济社会、教育发展的水平,允许学校在制定本校的课程方案时,在国家规定教学计划的总学时里,安排的课程修习总量大于144学分。多出的学分是多在选修课上,方案说,厦门的选修一安排的学分大于国家规定的22个学分,也就是说,厦门学生的选修课可能会比较多。

  先上必修课再上选修课

  总体上说,先上必修课,再上选修课,即高一学年及高二上学期以共同必修课程为主,完成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技术科目的必修(必选)模块。一般认为,这样的好处在于给予新高一学生一个适应课改的缓冲阶段。

  高二学年及高三上学期的第一学段以选修课程为主,分类别完成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科目的选修一模块(国家级选修课)。

  方案指出,按照《课程标准》规定,各学科除了因条件不具备可暂缓开设的模块以外,其他的选修模块原则上都要向学生开设。选修一课程模块的开出率,省一级达标学校要达到国家所设置模块的80%以上,其他学校要达到60%以上。

  学校可对课程进行调整

  方案说,学校有合理的课程自主权,可以根据本校条件,在市级课程计划指导下选择和安排不同的课程组合,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适当的调整。

  其中,必修模块之间大多为递进关系,应循序开设,即学生一定要先学模块1后,才能选择模块2;选修课的开设顺序不作规定,一般在同科目的必修课之后,也允许在之前或者同时开设,选修模块之间为并列关系,可以在不同系列中任意选修,也可在同一个系列中任意选修。例如,语文的选修课包括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学运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学生可以在这五个不同系列中选,也可在同一系列选。

  课改无文理之分,学生有文理取向

  从理论上看,每位学生每学年必须在各个学习领域都获得学分,换句话说,即使是今后将读文科的学生,他在高三也必须选择“科学”这个领域的学科,在某种意义上,这就意味着目前这种高二开始分文理科的做法将不存在。当然,课改没有文理之分,但是,允许学生有文理取向。

  不过,从厦门的方案看,它采取了更为现实的做法,从高二上学期的后半学期,开始有“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倾向的学生”和“理工科发展倾向的学生”之分,即在语文、外语和数学三科,不同倾向的学生可以选择这三门学科的不同的选修课,而且高二下学期起,不同倾向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学习领域,例如,有“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倾向的学生”高二下学期开始就选择政治、历史和地理,而有“理工科发展倾向的学生”则选择物理、化学和生物。

  学生要参加社区服务

  综合实践活动也是今后高中的一门课,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其中,研究性学习三年共15学分。

  方案提出了研究性学习的两种学习方案供学校选择,一是学年制:在高一全年、高二全年和高三上学期开设,每年级完成1个课题;二是学期制:从高一年级至高三上学期5个学期,每学期完成1个课题获3学分。

  社会实践为6学分,由学校统一组织实施,每学年安排一周(按5天工作日计算),内容包括参加生产劳动、军训、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等。

  社区服务是由学生在课外时间为社区提供公益性的义务服务。按照国家的规定,高中三年内,每位学生要累计完成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每个工作日不少于5个小时。

  每学期分两段安排课程

  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等)11周。

  每周5个教学日,每日7课时,每课时45分钟,周35课时。

  新课改将每学期分两段安排课程,每段10周,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这是为了便于学校合理而灵活地安排课程。

  有的学科是按学段来安排,即一个学段完成一个模块(类似于过去的单元),而有的则是按学期制安排的,即一个学期完成一个模块学习。以学段安排的,在学段结束后安排结束考试,也就是说,一个学期可能有两次“期末”考试。

  根据方案,语、数、外科目的共同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均采用学段制,按一周4节课安排,可在1个学段内完成一个科目模块。

  政、史、地、理、化、生科目的共同必修课程采用学期制(政治必修3、必修4采用学段制),一般按一周两节课,可在1个学期(2个学段)内完成1个模块,为学生学习提供一个持续体验、内化知识的过程,有利于记忆的保持,也便于学校设施和学科教师的均衡安排;高二年级下学期开始安排选修课程,采用学段制按每周4课时安排,可在1个学段内完成1个模块。

  音乐、美术科目及各选修二课程每周安排一节课,或隔周安排两节课;体育与健康科目每周安排两节课。从方案看,高三也安排了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

  高三上学期后半段进入高考复习

  高三上学期的第二学段开始安排学生进入高考升学准备,当然,各所学校能否沉得住气,还有待时间检验。

  方案也指出,高二下学期,如果福建省高考方案有设置学业水平考试,学校要适当安排各类别学生有关科目必修课程的学业水平考试复习。

  仍以行政班为单位进行管理

  之前人们曾从理论角度描绘说,高中课改后,学生们将没有固定的班级,因为不同的学生选修课程不一样,但是,从方案看,由于我市采取的是先上必修,然后再上选修,按照这个思路,那么,新高一至少在高一和高二上还是以行政班为单位,即学生有固定的班级和同学,可能要等到高二年的选修课才能走班。

  不过,方案也强调,为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发展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整个高中阶段以行政班为单位进行学生管理,开展教育活动。

  方案要求,学校建立选课指导制度,提供课程设置说明和选课指导手册,并在选课前及时提供给学生。班主任及其他教师有指导学生选课的责任,并与学生建立相对固定而长久的联系。(来源:厦门日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