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为移民呕心沥血的干部孙绍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4日09:45 中国三峡工程报

  为移民呕心沥血的干部孙绍诚

  □ 本报通讯员 程道君 侯昌贵

  7月初的一天傍晚,重庆市丰都县名山镇人武部部长孙绍诚家里的电话响了。

  “孙部长,我是刘永华,你的病咋样?大家可都念着你哪。我闺女春梅还要请你吃她的喜糖呢,你可要千万保重身体啊!”长途电话虽然来自浙江,但话筒里传出的,仍是有着浓浓乡情的重庆口音。

  自从孙绍诚身患重病以来,接到这样的电话已是家常便饭。来电的多是他曾经“送出去”的外迁移民,每个人都祝福“孙部长早日康复”。

  为什么移民如此尊重孙绍诚?外迁移民刘永华道出了大家的心声:“孙部长凡事都想着我们移民,是我们真正的‘娘家人’。”

  2003年6月,名山镇外迁移民工作正式启动,镇武装部部长孙绍诚接下了帮助移民外迁这项重任。他深知,首期外迁移民关系大局,这个开头必须开好。

  但是,工作一开始就碰了一鼻子灰。接到任务后,他挨家挨户去做工作,常常是政策讲得口干舌燥,村民们还是回答“不迁”,有的甚至恶语相向,甚至拿竹竿赶人!

  “移民心中有怨,我不能有怨啊!”孙绍诚说,外迁移民的思想不通,是自己工作没做到位。他知道谁都会故土难离,一时的想不通也正常。帮助他们转变观念,只有用耐心和真心,才能换取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于是,孙绍诚制订了计划,不厌其烦、挨家逐户地登门拜访,和移民扯家常,聊未来,化情绪,解疙瘩。他熟读了各项移民政策,掌握了迁入地的基本情况,寻找在新家的致富门路,然后有针对性的跟移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移民张明杰曾是拒绝外迁的“老顽固”,孙绍诚索性买菜到他家中搭伙住下,“零距离”接触沟通,还利用传统节日和张家人的生日做工作,张明杰最终想通了:“孙部长确实是为我们好。”一家人爽快地在搬迁协议书上签了字。

  “拉根板凳去思考,设身处地为别人。”孙绍诚就是这样,把移民事当成自家事。2003年8月,外迁浙江的16户移民签订协议后,孙绍诚没一送了之,而是随同大家到了浙江,“有什么要求大家尽管提,我尽量去帮大家协调,力争使大家满意。”

  这批移民中,刘永华等3户认为新居离乡镇、农贸市场太远,提出重新选址。孙绍诚当即找有关部门请求给予支持。最终选定了移民满意的新居。接着,刘永华又提出帮其女儿刘春梅解决工作,孙绍诚又多方奔走,为刘春梅落实了工作。

  就这样,在浙江的3个月,孙绍诚白天为移民的事找当地领导和有关部门协商,晚上监督施工进度和质量,每天工作14个小时以上。过度操劳和无规律生活加剧了孙绍诚的肝病,工作中,他3次晕倒。同事们劝他去医院,他每次都回答:“等移民工作结束再说。”这样一拖再拖,错过了最好的治疗期。

  今年初,孙绍诚被确诊为肝癌晚期后,许多移民陆续赶到病床前看望。远在浙江的外迁移民杨洪、孙建国等多次发短信慰问,并对当初不理解移民工作表示歉意。当地一些干部和群众还自发进行捐款,希望让孙部长接受更好的治疗。

  面对移民这份真挚的感情,孙绍诚十分感动地说:“移民们的理解是对我最大的褒奖。”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