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天津市针对新形势新阶段提出环保新要求 抓体制机制促滨海新区飞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4日10:20 中国环境报

  (记者郭文生)

  本报讯“建立健全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体制机制,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建设体系,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管理体系,是滨海新区环保工作的重点。”这是天津市环保局长邢振纲在2006年天津市环保中期工作会议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话。

  邢振纲说,在滨海新区建立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体制机制,涉及以下主要改革内容:一是建立健全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体制机制,包括以环境容量为基础优化经济增长,以环境准入为手段优化经济增长,以水资源节约利用和水环境管理优化经济增长,以能源高效利用和大气环境管理优化经济增长,以原材料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优化经济增长5个部分。二是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建设体系,包括制定生态市和生态城区建设规划,建立生态市和生态城区建设组织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建设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运用市场机制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倡导绿色消费、弘扬环境文化,实施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法规和财税、金融政策体系6个部分。三是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包括实施滨海新区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评估和考核制度,调整滨海新区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完备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5个部分。当前全市正处在一个对现有体制机制改革的过程中,一些原有的观念思路和方法,难以实现新形势、新阶段对环保工作的要求,全市环保系统必须齐心协力,大胆创新,冲破一切束缚,为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和天津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的飞跃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谈到下一步工作时,邢振纲指出,环保部门首先要从制定高质量、科学化的环境保护规划出发,组织力量对滨海新区环境状况全面调查,摸清新区环境容量、资源禀赋、生态状况,掌握第一手资料,确保环境保护规划具有充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促进滨海新区的规划和建设实现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其次,按照环境功能定位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确定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以此为基础,提出各功能区不同的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促进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产业优化和升级换代,提高新区的发展质量和发展水平,使有限的区域环境容量得到充分、合理、高效的利用,努力构建滨海新区科学、和谐的建设和发展格局,形成经济增长与生态建设并重、区域繁荣与环境保护共赢的发展态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