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徒步追踪草原“母亲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4日12:24 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整整两天,科考队在草原上徒步20多小时、60多公里。

  从8月1日早晨7点开始,科考队开始进入下一个考察环节——在贡格尔草原上全程徒步考察贡格尔河。

  考察缘起达里诺尔湖,队员们在前几天的考察中了解到,达里诺尔湖盛产华子鱼和
鲫鱼,但近几年来达里诺尔湖的湖面在不断缩小,鱼类也在骤减。减少的重要原因是河水的缩减和水坝、水电站修建,破坏了华子鱼产卵繁殖地——贡格尔河的生态,所以队员们决定沿贡格尔河徒步,考察贡格尔河的水量和水质。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贡格尔河被草原上的牧民们亲切称为“母亲河”,贡格尔河流过的地方长成了丰美的贡格尔草原。

  1日早晨,队员们开始徒步穿越草原考察贡格尔河,同时向下一站目的地——白音敖包进发。两整天的长途行军,让队员们遭遇了惊险,更遭遇了美丽和有趣。

  贡格尔河在蒙语里是“弯弯曲曲的河流”的意思,河水在草原上左拐右弯,为了省时,队员们有时必须得抄近道,否则完全跟着河水绕着走的话,走三四天也走不完。

  尽管有河流,也有事前带着的GPS定位仪,但茫茫草原让科考队几次迷路,走错方向。好在有惊无险,虽然绕了很多路,但最后科考队每次还是找到了河流。

  一路上,队员们发现三四座大坝,坝高五六米,很多地方的水因为坝截流,变得很小。在每处有明显地貌变化和河水流量变化的地方,队员们都会站在河水里测流量、宽度和水质。除此之外,两天的行军里,有三次河水挡住道路,全体队员不得不脱鞋趟水过河,草原上的河水冰冷,和冬天的刺骨的水差不多,趟水上岸后,脚冻得生疼。

  经历了迷路、趟水的痛苦,队员们还经历了“死亡沼泽”。1日下午,队员们走进一块水草特别肥美的草原,草原上有很多小土包和花朵,走着走着,发现不对劲,觉得脚底特别软,领队赶忙命令退回来。退回来后在不远处正好发现一牧民,跟牧民打听,牧民连说“好险”,他告诉科考队那是沼泽地,名叫黑泥潭,只要陷进去就出不来,那里曾经陷进过整头牛。在此后的一天里,队员们又碰到过类似的沼泽,好在有了经验,同样也是有惊无险。

  第一天科考队走了整整10个小时,晚上7点多,队伍才停下脚步扎营。科考队分成两组,一组扎帐篷,一组拣牛粪。草原上的牧民都是以牛粪烧火做饭,因为行军在大草原上,队员们晚上得烧牛粪,一是防蚊虫,二是烧火做饭,所以在出发前,科考队就专门向牧民请教了如何烧牛粪。

  拣牛粪让队员们觉得“兴奋不已”,队伍1日早上出发时,有的队员就拿着筷子和塑料袋,在草原上一边行军,一边拣牛粪装进袋子里。刚拣完四大袋牛粪,草原上就下起了暴雨,队员们躲进刚扎好的帐篷里。过了半小时,雨停了,队员们开始埋锅造饭,然而牛粪燃烧的热量特别低,从晚上7点多开始烧水做饭,花了2个小时直到9点多一锅水才烧开。就着煮好的小米粥和压缩饼干,队员们吃了晚餐。而8月2日,又是整整10小时的行军。翻过一个草原土丘,又是一个土丘,好像永远也翻不完……

  然而草原也带给队员们无数的惊喜,草原上各种各样的地貌和花,美丽得让队员们不停尖叫。在草地上行走,就像在画里前行。一路上,队员遭遇了三次大暴雨,衣服和装备淋得透湿……

  2日晚上7点,队员们终于到达目的地,放下装备,队员们此时最盼的是洗个热水澡。

  ·本报特派记者屈凤丽·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