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要国家拍板又要赶工期 地铁施工封路难预告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4日15:07 金羊网-羊城晚报

  本报讯记者戚耀琪、实习生陈小瑾报道:近日广州市万福路西段地铁新线施工,将封路两年。在市民急切期待地铁开通的同时,附近商家却方寸大乱。有商家则提出,地铁施工能否提前大半年就告知,以便及时对生意作出调整?但记者采访时却了解到,地铁和市政施工不同,其“预告制”要实行非常困难。

  一夜之间马路“没”了

  在万福路做铝制门窗生意的陈伯告诉记者,封路之前并不知情,这下路封了生意“肯定没得做”。另一家药店店员则说:“看报纸才知封路。即使得知了这个消息也没用,这一封要两年,不是几天。”连一位卖单车零部件的大叔也说:“希望得到赔偿。”倒是普通路过的市民比较宽容,都盼着地铁赶快修好,“现在的不便利今后就会变成最方便了”。

  记者了解到,广州市政等部门对道路开挖有着比较明确的公示,比如今年准备开挖什么道路都会在其官方网站上通通罗列出来,然后通过《羊城晚报》等报纸每周定期刊登道路施工和开挖信息。市民获取信息相对容易,也就有了提前搬屋走人、清仓结业的可能。但是轨道交通的开挖就没有提前预告的做法,常常是一夜之间就发现门口的马路不能走了,汽车也得匆忙绕道,这确实不算“以人为本”。

  提前一个月告知都很难

  轨道交通专家告诉记者,近年来地铁各条线路的规划走向、建设日期和完工时间都大量地通过报纸广而告之。一般市民都很容易提前了解到地铁线是否经过自家附近。但具体到哪条路开挖,该封闭哪里,封闭多长时间,哪怕提前一个月告知都很困难。因为市政道路的封闭和开挖属于本地政府管理范围,容易计划和协调,可挖隧道建地铁要走的程序却非常多。

  据悉,建地铁不是单纯的地方事务,要上报国家立项,每一条线路都涉及到从地方到中央的重重审批,旷日持久,市政府最后还要对初步设计进行审查。由于种种原因,经过路段、拆迁地段、管线迁移、站位等一直存在变数,“及早预告”只能是空话。有的区间一通过审查就得立即开工了;有的通过审查很久,因为拆迁问题一直拖着,晾着马路开不了工。还有的因为太早告示,“抢建”、“抢种”事件就屡屡发生,大大增加了拆迁成本。临开工了,封路时间与绕行方式最后还要交警部门通告,市民也是无从早早了解的。

  专家表示,如果建设工期非常充足,那当然可以提前一年半载就广而告之,这也是最理想最从容的状态,对施工单位、对市民都好。但除了当年建一号线让公众有足够的接受时间外,其余线路几乎都要抢时间赶工期完成。无论要走多少程序、发生多少改动和波折,到时到候新线开通是“死命令”,一天都不能推,所以没有预告、仓猝封路很难杜绝了。

  

要国家拍板又要赶工期 地铁施工封路难预告

  上图:地铁三号线施工,体育西路全封闭已三年。这是施工前的情形本报记者朱文海摄

  (日京/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