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烨:文学迁就商业,是一种悲哀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4日18:13 中国新闻周刊 | |||||||||
白烨:文学迁就商业,是一种悲哀 两代人的“鸿沟”越来越显豁 文学评论家。1999年以来,主持遍选“年度中国文论选”和“年度中国文坛纪事”。
2006年2月,白烨在博客上发表《“80后”的现状与未来》一文,称目前的“80后”还只是文艺爱好者,走上了市场但还没有走上文坛。韩寒在3月2日写文驳斥。从而引发鼓噪一时的“韩白之争”。 ★ 文/刘芳 中国新闻周刊:你对“80后”这批年轻作家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白烨:我大概看过50多个人的近百部作品(而他们有近5000千人在写作,作品应该数以万计)。总体印象是包罗万象,参差不齐。 好的方面说,主要有两点,一是率性,对社会人生的看法以及相应的表达都不藏不掖,这种率也表现在作品中,作品具有一种自然的真实性;另外的一个特点是“80后”中的不少写手在艺术感觉上和文学语言上都很见个性,很有天分,几乎个个都有属于自己的别致。 从文学性看,长篇虽然很多,但艺术水准普遍不高;相比,一些写短篇作品的素质要更好一些。 中国新闻周刊:为什么传统文学圈和“80后”作家之间始终存在不小的鸿沟? 白烨:“鸿沟”是事实,这是随着代际的“鸿沟”而来的。 我觉得问题出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本来在很多看法上彼此不同,二来又缺乏必要的交流与沟通,所以“鸿沟”就越来越显豁。 近来出现的一些批评声音,看起来好像是针对“80后”群体的,其实只是针对其中那些感觉过于良好的偶像派作者,他们不能完全代表“80后”。 我觉得现在的问题,是整体的文坛,与“80后”接触不够,了解不多,没有构成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与对话。 中国新闻周刊:和其他时期的同年龄作家相比,在文学上,他们最缺乏的是什么? 白烨:“80后”生活得过于优裕与基本顺遂,可能缺少必要的历练和苦难的体验,这可能会导致他们的作品欠缺该有深度和厚度;因为他们的经历大致相似,在写作中也表现出趋同性。 中国新闻周刊:你对这批年轻的作家群在从事文学这条路上,最担心的是什么? 白烨:他们生活和写作于一个越来越商业化和媒体化的社会文化环境,如何警惕市场化的左右和时尚化的影响,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让自己的文学理想在相对纯净的天地里徜徉,确实是“80后”所面临的一个极大的问题。 当然,有人愿意在顺应商业写作中早收名利,也无可厚非;但如果相当多的人都去迁就商业化的取向,那既是一种悲哀,又是一种放弃。★ 张柠:他们会被“90后”取代 出版商的目的不是在为文学史增添一部作品,而是为市场增加一个商品 文学评论家。从事当代中国文学、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批评、研究、教学。现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文学教授。较为关注“80后”作家群,提倡“80后”要有自己的批评家 ★ 本刊记者/罗雪挥 ☆刘芳 中国新闻周刊:这些畅销的年轻作家的作品,和传统文学相比有什么不同? 张柠:现在的文学生产跟传统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版商就知道这本书好不好卖,因为他的目的不是在为文学史增添一部作品,而是为市场增加一个商品。传统的文学是一个“物品”,提供使用价值。现在的文学作品更像是“商品”,更多的是交换价值。 像韩寒的博客仅次于徐静蕾之后,以他还有郭敬明为代表的青春写作模式,已完全变成消费性的,它不是文学鉴赏和文学阅读。文学鉴赏和文学阅读是个传统的概念,要求你全身心投入,把自己的思想带进去,参与作家的创作过程,是一个审美概念。 我们希望小说能提供这个时代人的精神状况,或者说解决一个心灵问题,而不是通过阅读解决我们的好奇心。 我们现在对他们的否定,是因为从他们的作品里很难看到跟这个时代的精神焦虑有什么对话关系,只是每个人的独立表达。 中国新闻周刊:当年被冠以“80后”的作家们,很多人已经二十四五岁,早就成年了,可为什么评论界、社会上都还认为他们是不成熟的? 张柠:所谓的成长实际上就是要承担社会责任,承担跟他的生命、跟自由有矛盾的责任。整个20世纪,有太多的磨难,没有任何人提供保障可以让你不长大、不承担责任,上一代作家所写的痛苦,实际上更多是一种社会性的、历史性的。 而80年以后出生的人是在一个保护伞里。所写的痛苦是个人的,甚至是本体性的,只跟他个人的生存密切相关。这种绝望从社会学上讲没有任何存在的依据。 中国新闻周刊:你觉得他们想要成熟起来要靠什么力量?文坛会给他们什么帮助?他们如何成长? 张柠:文坛已经把他们拒绝了。 有一部分人会随着市场走,市场就是他的指导。再说他们二十多岁了,还需要别人的指导吗? 从市场角度看,他们会被“90后”取代,还有可能消逝。 “80后”会不会被取代,还取决于会不会出现优秀的作家,比如出现五个,它就成了。到现在我没看到(这样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