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华时评:农民工的苦夏岂能用“两瓶汽水”应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5日10:30 新华网

  

新华时评:农民工的苦夏岂能用“两瓶汽水”应付?

  资料图

  新闻背景:

  新华网上海8月5日电(记者 高路)这样的情景,往往是在空调房间里工作和生活的人们难以想象的:在室温高达40摄氏度的房间里,一间十四五平方米的工地宿舍中,竟蜗居着14个农民工;另一间屋内的7张双层床要睡16个人,其中有四人不得不“汗贴汗”地挤在两块床板上。记者目睹的上海农民工的炎夏之苦,让我们不得不再次发出改善农民工待遇的深切呼唤。

  其实,不仅上海的农民工在苦夏中蒙受苦难。在成都,7月17日,正当壮年的农民工陈德辉在一处拆迁工地上中暑晕倒,不幸身亡;7月30日,在武汉一处工地干活的农民工骆某,突然倒地,猝死于高温之下。

  农民工大多集中于建筑工地、高温作业生产车间和其他露天作业场所,这些城市中流汗最多的人,白天被繁重的劳动耗尽了体力,下班之后,原本条件就差的生活环境在酷暑之下更显困苦。其境况大致有三:一是露天作业,不堪高温炙烤;二是在蒸笼似的居住条件下,难以安睡;三是穿着裤子洗澡冲凉,尴尬且紧张。

  中华全国总工会今年7月初下发通知,要求各地采取包括调整高温作业时间、延长午休,以及提供必要的防暑降温用品、设备和生活条件等措施,改善农民工的作业、生活环境,保障他们平安度夏。但国家所重视的农民工权益保障的要求,到了一些基层,却打了折扣,或者被应付了之。在一些地方,高调推出的“高温停工令”有令难行,延长农民工的午休时间更成了一句空话。而有的企业号称为农民工“送清凉”,给每人发了两瓶汽水,成了今年唯一的“高温慰问”,对农民工“安电扇、盖浴室”的呼声则充耳不闻。

  “两瓶汽水”晃动的是某些人作秀的影子。一些干部,送瓶汽水,递条毛巾,就算“消暑礼物”;兜上一圈,电视上露个脸,报纸上登幅照片,就算是“关怀”过了。“夏天送冰水、冬日发棉被”这样的“应景式关怀”,成了他们逃避应办实事的幌子。在这种作秀行为的背后,折射出对农民工健康和生命的漠视。为什么一些企业主无所顾忌地侵犯农民工的权益?为什么法律制度对农民工群体的保障至今缺乏有力的作为?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漠视”二字。

  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正视农民工所遭遇的种种不公,扎扎实实地解决他们最直接、最实际的困难。对于农民工这个为描绘城市新貌淌下血汗的人群,只有真切地关注他们的艰辛,真心地听懂他们的叹息,才能够端正态度,才能够为他们多办实事、多办好事。(完)

  

新华时评:农民工的苦夏岂能用“两瓶汽水”应付?

  7月的蓉城,笼罩在高温之下,火辣辣的太阳炙烤大地,发烫的地表让人难以忍受。在建筑工地,高温高热的环境如一个火炉。2006年7月17日下午4时许,德阳中江仓山镇人陈德辉在烈日下,因中暑昏倒在东光火柴厂后的拆迁工地,12小时后高热中暑的他因多个器官损坏,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据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通俗理论读物《理论热点面对面2006》介绍,中国农民工的数量,已超过了传统上由城镇居民构成的产业工人,使中国产业工人队伍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