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和西洋参的那场“美丽邂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6日11:05 温州都市报

  上世纪90年代末,永嘉四海山林场花大本钱从东北引种西洋参,历时五载艰辛呵护,居然试验成功,曾一度引起轰动。不过,因为种种原因,这些西洋参最终没能在四海山“安家落户”。

  

和西洋参的那场“美丽邂逅”

  西洋参结出的籽

  

和西洋参的那场“美丽邂逅”

  西洋参就是种在这些雨棚下面

  千里迢迢运参苗

  提起8年前种植西洋参的那段经历,曾担任过永嘉县四海山林场场长的陈胜将说,“我们早就不种了。”他的回答令记者有点失望。“为什么不种了?”记者追问。“主要是由于生长周期太长,见效慢,后来就不种了。”陈胜将如实相告。对于“见效慢”的说法,四海山林场现任副场长周云林在电话里也表示赞同,他觉得当年在四海山种植的西洋参生长周期是长了点,不过与东北地区的生长周期应该是一样的。

  当年为什么要引种西洋参?试验的过程究竟怎么样?带着种种疑惑,记者前往永嘉四海山进行了一番探询。

  四海山山如其名,登高环顾,四周茫茫一片如海,平均海拔750米,方圆38000多亩,森林覆盖率高达96%。据长年生活在林场的职工介绍,四海山处于低纬度,常年平均气温保持在14℃,且山上与山下温差大,符合种参的基本条件。“难得的是,一般高山上的土壤都是红黄壤,而四海山到处是肥沃的腐蚀土(俗称乌沙土),最适宜人参生长了”。

  四海山的美华堂和柴沟洪两个林区,曾是当年试种西洋参的参园。然而,此时园内早已没有了往日的“参姿”,只是现场的几块棚架,依稀残留着些许痕迹。“当时,我们从吉林省空运了6000株西洋参苗和1.5公斤参籽,搭建了2亩左右的参园,林场还指定3名技术员,跟着一名高薪聘请的种参专家边学习边实践。”周云林告诉记者,尽管空运成本高,但为了缩短移植时间,提高苗种成活率,林场是花了一定代价的。

  种植环节要求高

  四海山林场引种西洋参,其实并不是一时头脑发热,而是经过专家考证,专家还在试种过程中进行全程指导。

  四海山林场创办于1962年,一直以来,林场的主要收入以经营木材为主。1992年,经国家林业部批准,四海山建立森林公园,这就意味着森林砍伐指标将明显减少,林场必须寻找新的出路。

  1998年春天,时任中国农科院国际合作与产业发展局局长的廉浩哲应邀来到永嘉县,参加该县举办的科研专家经济发展恳谈会。当廉浩哲了解到林场的困境,以及林区海拔高、气候和土壤环境较好的特征时,便提出建议,四海山可以尝试种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药材西洋参。

  会议期间,廉浩哲受邀赴四海山进行了一次考察,他认为这里的气候和土壤基本符合种参条件,同时推荐了一家具有丰富种参经验的单位——位于吉林省吉林市的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半个月后,该所主任李荣峰亲自来四海山林场进行实地考察,随即将一批已在该所栽培了两年的参苗,通过空运移

  植到四海山。

  西洋参种植技术并不高深,但对种植的各个环节要求相当高。林场的职工们搭建了参园,在李荣峰的指导下,用石灰对参园进行消毒杀菌,参苗栽下后,由于南方雨水多,参园上面还要搭棚遮雨,以保护其生长。

  花了十几天时间,这批参苗悉数栽种完毕。过了十来天,参苗叶蕾上的嫩叶居然展开了,而且成活率达95%以上。周云林告诉记者,当年他们试种的西洋参,还是全省第一处试点,因此大家在每个管理环节上都非常小心,盼望着能有一个好收成。

  西洋参炖鸡成招牌

  参苗种播下去了,但等待收成的时间实在太长了。林场的职工们苦等了3年之后,这批已有5年参龄的西洋参终于在清明时节结出了绿色的籽,再由绿色慢慢变成大红色。待秋风乍起,花凋叶落,西洋参进入了休眠期。然后拨开黑土,一株株西洋参露出了洁白的身段,大的有20来厘米,小的约3厘米。

  四海山终于种出了本土西洋参!消息不胫而走之后,四海山也迎来了一批又一批要求尝新的游客,四海山庄还特地用西洋参炖鸡作为招牌菜,招徕很多食客。

  “西洋参试种成功后,林场里每个人都很高兴,我们就把一颗颗好像小珍珠一样的参籽采摘下来,放在沙堆里让它保持湿润,打算在第二年进行播种,”周云林回忆道。

  为了检验西洋参的质量,时任林场场长的陈胜将拿着刚从参园里挖掘出来的200多克西洋参,专程来到温州医学院做质量检验。结果,这批本土西洋参的人参皂甙含量全部在5.6%以上,跟东北地区种植的西洋参相差无几。

  四海山的山水跟西洋参有缘!林场每位职工都期待林场能依靠种植西洋参早日走出困境。

  “水土不服”惹的祸

  “当时据种参专家考察,四海山高海拔地区适宜栽培西洋参的腐蚀土面积有上万亩,但种过参的土壤在百年以内不能再种参。”周云林告诉记者,2001年,四海山林场在不破坏林地的情况下,采取在参园进行以旧土换新土的办法,决定开展规模种植。

  不过,参籽是播下去了,但职工们最初的热情却逐渐消退了,由于西洋参的生长过程需要精心的日常呵护,再加上对虫害非常敏感,管理上不去,结果最终导致了广种薄收的局面。

  “游客上山来玩的时候,看到西洋参很稀奇,要求买回家当盆景,我们就经常以20元一株卖出去。”周云林苦笑了一下,“后来我们干脆分给一些员工自己拿去种,但西洋参管理时间很长,收成还要等5年以后,谁也没有这个耐心,最后就不了了之。”

  “四海山引种成功西洋参固然可喜,但事实上很难形成真正的西洋参种植基地。”市医药管理局一位负责人认为,“西洋参种植失败的最大原因,在于温州人喜欢从事一些短、平、快的项目,要投资少、见效快,而西洋参的种植特性恰恰不符合温州人的行事风格,这是另外一个层面上的‘水土不服’现象。”现在,四海山上只有几个散户零星地种点西洋参。

  ■本报记者 叶锡环 实习生 金明月

   链接

  西洋参原产于美国和加拿大,传入我国后,为与我国本土或朝鲜出产的人参及日本出产的东洋参相区别,故命名为西洋参或洋参。香港人取美国国旗之意,称之为花旗参。它的主要药理成份是人参皂甙,标准含量在5%~10%之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