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上海书展 走过百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7日09:30 解放日报

  

上海书展走过百年

  在上海书展上,大型丛书《四库全书》受到年轻读者的关注。本报记者 金定根摄

  “变法图强、新学为先。”100年前,多少有识之士为拯救中华奔走,迫使满清王朝废科举,第一次审定全国初等小学教科书共102种。站在历史潮头,上海商务印书馆一举夺
得54种,占了半壁江山,其时,地处四马路(今福州路)的商务印书馆发行所每日索购者不绝,上海最早的书展雏形就此诞生。

  100年后的今天,不再仅是一家“商务”,也不再只是上海一地。2006上海书展汇聚全国110多家出版社,携近10万种图书,包括近3万种新书,亮相沪上。

  由一到百,由百及万,上海书展历经百年,至今天的繁荣,折射的是一座城市的发展,折射的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折射的是落实科教兴市主战略,注重高速发展时期的文化建设,也藉以其文化辐射与凝聚功能不断得以提升和体现。

  这,也是历史的必然。

  二十年的比对

  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的此次上海书展,展出总面积达21700平方米,共设735个展位,22个场馆。在偌大的展厅内,处处都是书的海洋,记者无时无刻不感受到这火爆的氛围,在最受欢迎的上海译文等几个展台,一个字:挤。十多米长展台,挤过去起码得5分钟。

  据了解,上海书展开幕两天,参观人数就已过4万,销售额640.9万元,应和着现在上海的天气,还是一个字:热。

  展馆内,寻觅、专注的眼神比比可见,头发花白的老人、幸福的一家三口、三五成群的学生,无不乐在其中,这不禁让曾参与过20年前上海解放后首次大型书市的本报记者颇为感慨。

  那是1986年9月21日,历时半个月的上海书市闭幕。记者翻出当时采写的记录:书市“五千平方米的展销场地按专业分馆、按专业陈列”,“10个馆中汇集了400家出版社的三万种图书,是上海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书籍展销”,“共接待读者21万,场内出售图书250万册,销售额335万元。”

  还清晰记得:“当时读者的如饥似渴,对书的疯狂抢购真让人感动之极。我在楼上都不敢下楼,因为总有人想要票子,而听说张贤亮要来时,读者更是疯狂,许多人都拿着书单而来,而且买书一定要快,因为书少,看到不买,一会儿可能什么书都没了。当时书市的下午场应在四点半结束,但每天到五点半还闭不了馆。”

  说起当初的疯狂,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周武也很有感触,“那时我还在华师大读书,说是有书展在上海工人文化宫开幕,我和同学一大早赶去,当时书还是少,生怕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一买就是两大捆,然后提着挤公交车回学校。”

  如今,在焕然一新的上海展览中心,爱书人的热情依旧,许多读者甚至席地而坐捧读新书,可比起20年前,如今读者已经多了一份悠哉的心态。记者在展览中心几次遇到一位两手空空的中年读者,他对记者说:不急不急,我今天来就是看看,慢慢挑,过几天再买。

  品种多、货源足,出版社的营销服务也越来越多。除了一般的作者签名售书,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推出“蓝皮书”连环画系列,老弄堂、小板凳,让你现场就能过把怀旧瘾;上海辞书等出版社打造“上海书系”,从戴敦邦《老上海小百姓》,到程乃珊的《上海罗曼史》,营造出一派上海风情;而那边,真人版的哈利·波特,一人高的奥特曼,不但吸引着众多的孩子,连大人们也笑逐颜开。

  世纪老人的回忆

  2006上海书展可谓名家云集,周海婴、梁晓声、易中天、周国平、江晓原、登琨艳、傅益瑶(傅抱石之女)、赵鑫珊、陈丹燕等各界名人都将现身书展,让读者一饱与名家交流之瘾。

  而实际上,早在100年前,上海书展雏形之初,即不乏名家的参与。专门研究出版史的周武说:“一直到解放前,全国的作者都以在上海的重要出版社出版著作为荣,而王国维、吴宓、巴金、冰心等人的早期著作,也都出自上海。”

  世纪老人冰心把商务印书馆称为自己“最初的,永远不忘的良师益友”。她回忆道:“我启蒙的第一本书,就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线装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我从《国文教科书》第一册,一直读了下去,每一册每一课,都有中外历史人物故事,还有与国事、家事、天下事有关的课文,我觉得每天读着,都在增长着学问与知识。”

  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种热爱,更是一种对上海的梦想。上海的吸引力也在这样一位位学者、名流的纷至沓来中,与日俱增,直到现在。

  72岁的王蒙来了,带来了新著《王蒙自传:半生多事》:“我非常欣赏今年上海书展的主题‘我爱读书,我爱生活’,读书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是一部大书,读书的乐趣就在于从书中发现生活的魅力,生活的道理和生活的快乐。”

  毛泽东的外孙女孔东梅来了,带着新书《改变世界的日子:与王海容谈毛泽东外交往事》:“我就是冲着上海的海派文化来的,而不是能签售多少书。因为上海文化给我的感觉,就是细腻、时尚,参加上海书展,感觉就像回家看书一样惬意。”

  鲁迅之子周海婴来了,他一定要看看鲁迅巴金生平展示馆:“这是巴金女儿李小林亲自设计的,有特别的文化味道。鲁迅和巴金在上海就做过邻居,分别住在霞飞坊64号和59号,这次书展的时候也做邻居,很有意义。”

  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来了,参加上海书展两日,他受到了读者的热烈追捧。三个小时的签售,一举创下上海书展三年来单本销售6349册、签售4000册的纪录。他告诉记者,上海在我心中的地位一直很重。在这样酷暑的季节,又能见到热情的上海读者,很高兴。

  本届书展组委会秘书长顾行伟说:“打造上海书展,我们不能将其发展成一个图书特卖会,而要成为一项文化含金量极高的活动,坚持以文化人的心态塑造品牌,做一张上海的文化名片。”

  海纳百川。2006上海书展在筹备之初,就做好了一方面“服务全国”,让出展馆的“黄金位置”广邀全国出版社搭台;另一方面,则“以读者为本”,所有服务都是为读者“度身定做”。顾行伟告诉记者,截至开展前,近5万张团体票就已经全部售空,火爆程度远远超过前两届。

  在活动安排上,上海书展更加注重与读者的互动。即使著名作家、社会名流的签名售书也一改套路,在签售外,同时进行讲座、现场访谈、知识咨询、现场擂台等活动,让书展成为传道授业的“课堂”,强化“书”的功能和举办书展的最终目的。毕竟书展是属于大众的。

  读者林志奇告诉记者:“真的,这三年书展我每次都来,都不及这一次热闹。上海书展从来没这么精彩,这么火过。”

  再做“新学枢纽之所”

  久负盛名的法兰克福书展,每年能吸引来自世界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书业界人士16万人参加,人称世界出版业的麦加;美国BEA书展,是全球版权贸易盛会之一,每年都有超过80个国家和地区的出版界业内人士云集于此;伦敦书展每年3月举行,约100个国家和地区的2万多出版界精英汇聚,1500多家出版公司共商大计,同时还吸引着500多家媒体的注意。

  综观全世界之国际性都市,无一不拥有自己深刻的文化氛围。纽约是美国的经济之都,同样也是美国的出版之都、时尚之都,伦敦与法兰克福是欧洲出版中心,巴黎亦然。任何一座世界性都市,如果没有自己独特文化氛围的支撑,其魅力都将大打折扣。那么,上海也在向这样的方向发展?

  周武说,实际上,上海在历史上对于文化的追求,一直没有停止过。

  如今坐落在上海老城厢的著名书市文庙就是代表。元代(1291年)上海建县后即建文庙,当时是供士绅祭祀孔子,也作县中秀才读书深造的学府,“当时的上海,县衙在豫园,县学在文庙,那里便成为上海最早的文化聚集区,清末逐渐衰落,直到1986年再建旧书假日市场,终重现文意。”

  周武说,就在文庙逐渐没落之时,上海反而成为中国近代的出版业中心。“开埠以后,依托强大的经济实力,上海即迅速成为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国人了解西学最为重要的平台。1865年江南造船厂成立,两年后曾国藩设译书馆,尤其是1897年商务印书馆成立,更标志着中国现代出版机构的诞生。19世纪末的上海,被人称为‘新学枢纽之所’。”

  周武说,在历史记载中,康有为等维新派,起初都是在上海书市淘买西方著作,开始了解西方、学习西方;著名出版人张元济,曾一封接一封从北京写信给上海友人汪康年,托他给自己在上海购书;甚至满清光绪皇帝,都曾托人在上海购书学习。

  “据1952年统计,上海的出版社当时多达396家,出版量最高时占全国总数的60%。在上海解放前出版社汇聚的福州路上,天天人头攒动,络绎不绝,可以说天天都是全国书市。还有一个就是今天的多伦路一带,左翼文人聚集,书店众多,‘堪称半部现代中国文学史’。”

  周武说,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以为上海是一座以经济为主的商业化城市,实际上,没有文化的经济是难以为继的。“如今的上海,正处于经济大发展时期,为城市文化建设提供了雄厚基础;如今的上海人,积极提升生活品位,构建和谐社会,为上海文化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在动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举办上海书展这样的大型文化盛事,正逢其时。而若要再做大做强,除了不断创新,如今广邀全国出版商到上海办展只是其一,上海更应再做‘新学枢纽之所’,着力打造中西文化兼容并蓄的平台,只有在不断的文化交流中,不断的借鉴和发展中,不断追求卓越,上海在全国乃至世界文化中的地位,才能日益突出与显现。”

  我们期待,有越来越多这样的盛会,去充实市民胸襟、城市的内涵。

  本报记者 姜小玲 梁建刚 实习生 何瑭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