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3层食堂竟装两部观光电梯 大学建设面子工程遭质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7日12:34 扬子晚报

  北京电“用于修建大学生公寓和教学楼的基本建设贷款共1.75亿元。”7月26日,北京市审计局公布了对北方工业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电影学院4所院校2004年财务状况的审查结果。报告称,“由于没有正常的还贷资金来源,在已归还的4300万元贷款中,有3000万元采用了借新还旧的方式,另1300万元在教育事业费列支。”

  事实上,高校不惜重金大兴土木的现象,早已不是新闻了。

  “整个校园就是一个大工地!”2004年9月入学时,复旦大学的新生小丁根本没想到,他盼望已久的大学生活是从适应校园内建筑工地的粉尘开始的。当时的复旦大学,正在为迎接一年后的百年校庆全力“冲刺”——建造高达142米的标志性建筑光华楼。为此,至少三届复旦学生平静的校园生活被打破。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网新闻频道合作实施的一项调查(4618人参与)显示,83.9%的人认为,现在不少大学的建设存在“面子工程”和“过度消费”问题。

  去年9月13日,中国人民大学官方网站——“人大新闻网”上,一篇题为《校园服务设施暑期大改造》的消息称,“新学期伊始,中国人民大学中区食堂大楼外墙的玻璃幕墙已不复存在,为了方便同学就餐,这里将安装上电梯。”记者在人大校园里看到,这个仅有3层的食堂,现在已经装上了两部观光电梯。对此,老师同学都有微词,有人在“天地人大BBS”上把此事选入了非官方版的“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新闻”。

  说起盖楼,大学校长们也有难言之隐。

  1998年,全国全日制大学招生人数是108万,到2004年,这个数字猛增到447万。西北政法大学的杨老师告诉记者,在西安市,除了西北政法大学之外,大部分学校也都在扩建。“主要是因为学校年年扩招,不盖楼,学生没地儿住,老师也没地方办公。”

  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211工程”之一的中国人民大学就曾因为校园面积小、住宿条件差等原因流失了很多优秀教师。可能正是因为在这方面吃了太多亏,去年,该校校长纪宝成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说:“大师、大楼、大气,一个都不能少。”他认为,要培养高水平人才,要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就必须拥有现代化的办学条件和设施,只有“筑好巢”才可能“引到凤”。

  不仅如此,在国内众多大学排行榜的评价体系中,除了教学质量、科研成果等评价指标之外,校舍面积和科研基地的数量也是影响总得分的评价指标。为了提高学校在排行榜中的综合得分、吸引优秀生源,一些在教学科研方面处于劣势的学校,甚至不惜重金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水平不够楼房凑”的现象已经司空见惯。

  与盖大楼相比,大学的钱显然有更明智的花法。本次调查发现,65.9%的受访者认为,首要的用途是“增加科研经费,吸引优秀师资”,21.4%的人觉得“提高奖学金、助学金水平”才是最该花钱的地方。相比之下,认为大学“修路盖楼,改善校园环境”最紧迫的只有12.7%。(成梅任伟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