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大使冒着炮火交接援黎物资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8日18:21 青年参考 | |||||||||
本报特约记者朱翼湘 8月4日,以色列空军摧毁了黎巴嫩4座主要桥梁,切断了首都贝鲁特与叙利亚的最后“生命线”。8月5日,美联社等媒体披露说,真主党民兵先进的反坦克导弹,摧毁了以色列国防军的装甲信心,造成了以军的重大伤亡。以色列炸断黎巴嫩的“生命线”,是它试图切断真主党民兵反坦克导弹供应线的“最后招数”。
贝鲁特的“生命线”中断,对于贝鲁特来说,意味着一场迫在眉睫的人道主义灾难。 贝鲁特市中心一家加油站的老板塔布什说:“要是10天内再不来油,我只能关门了,现在我每天开门两个小时,但是这些油卖完就没办法了。” 比汽油更要紧的是食物和药品。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官员克里斯汀说:“被以军炸毁的公路是我们惟一能将粮食与药品送入黎巴嫩的通道。”如果被炸毁的桥梁公路不能很快修复的话,那么贝鲁特的医院将很快关闭,因为药品和医疗物资、发动机用的燃油即将用完。 目前,强势的以色列在这场冲突中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据美联社5日最新统计,这场冲突造成了482位黎巴嫩平民,27名黎政府军士兵和约50名真主党民兵死亡,约100万平民流离失所;而以色列方面有74人死亡,其中有44名以军官兵,30位平民,此外还有30万平民流离失所。
刘向华大使 亲自迎接援黎物资 当地时间8月3日深夜至8月4日,以色列再次猛烈袭击了贝鲁特,造成贝鲁特通往黎北部的惟一与外界联系的交通要道被切断,大量食品、燃料、药品等救援物资无法运抵。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身在战火中的中国驻黎使馆8名留守外交官情况如何?北京时间8月5日下午3时,《青年参考》记者拨通了我驻黎使馆电话,“喂?”随着一声熟悉的普通话响起,中国驻黎巴嫩大使馆三秘林亚多,向记者介绍了最新的情况。 林先生告诉记者,随着贝鲁特再度遭袭,目前留守人员已减少一切不必要的外出,呆在地下掩体中。虽然身在地下室,隆隆的炮火声依然清晰可辨。大家都配备有防弹衣、头盔。 林先生说,虽然大家的首要任务是注意安全,但每天的工作依旧繁忙,需要追踪当前局势,并配合中国政府做好援助黎巴嫩的工作等。中国政府已经向黎巴嫩提供了2000万美元的救援物资,并将分两批到达。8月2日早晨,第一批救援物资已经抵达黎巴嫩,刘向华大使冒着炮火亲自前往迎接物资,并与黎巴嫩当地救助委员会完成交接,签署了有关协议。
青菜水果成稀罕物 谁给钱多超市就卖给谁 林先生说,随着4日早晨贝鲁特通往黎北部惟一与外界联系的交通要道被炸毁,世界卫生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等救援组织提供的食品、燃料、药品等已经无法运进,目前贝鲁特各项补给严重缺乏,物价飞速上涨。 记者问起了留守外交官们的生活,林先生笑着说,战争一开始,使馆就启动了应急机制,食品、药品、燃料等都已储备充分,像米、面这类还足够吃一两个月,但青菜、水果这类新鲜食品严重缺乏,只能穿着防弹衣两人结伴前往使馆附近的超市购买,而一旦没买到只好不吃。 目前超市的菜价已经贵得吓人,但还没有出现哄抢商品的混乱情况。不过在非常情况下,超市还使出了绝招:谁给的钱多,东西就卖给谁!
形势很危险 但没打算撤离 记者随后问,当前形势如此严峻,倘若进一步恶化,留守人员是否有撤离的打算?林先生说,当前的情况还没到那一步,并且使馆的援助工作还很重,有待他们去完成。倘若战况真的恶化到那一步,那么使馆会在请示政府后,与各方协调。到目前为止,大家没有撤离的打算。 采访最后,记者代表《青年参考》报祝林先生等留守人员多多保重、注意安全,林先生非常感谢大家的牵挂,表示一定转达祝福,并努力工作。 电话采访前,记者一直在想,身在炮火笼罩下的贝鲁特,8名留守人员是否神经高度紧张?然而,使馆三秘林亚多的语气非常镇定,没有丝毫的惊慌感,而且谈话中语气轻松,偶尔还与记者谈笑,这也让记者一直紧崩的神经放松下来。采访中,电话里依稀可以听见办公室中其他工作人员的动静,没有人大声说话,可以推测他们在有序而镇定的状态下继续工作。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