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陈水扁陷入家庭丑闻专题 > 正文

联合报:扁应主动下台为民进党新生创造机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3日12:43 人民网

  人民网8月13日电 台湾《联合报》今天社论指出,陈水扁应当下台。而且,看当下情势演变,也不无可能会被逼下台!

  社论说,陈水扁与民进党现在应当认真考虑陈水扁下台后的局势。一、应当尽量争取主动地位,不要闹到被街头百万人轰下台的那一天;二、应当“有计划下台”,尽量控制损害,不要一跤跌得四分五裂,一塌糊涂;三、借力使力,使“陈水扁下台”成为民进党新
生再造的杠杆。

  如今,逼陈水扁下台的社会氛围愈演愈炽;陈水扁下台对民进党所可能产生的利益,也愈来愈大于不下台的利益。民进党的“损害控制”目标应是:陈水扁可以下台,但民进党不能垮;反过来说,要使民进党不垮,所以陈水扁应下台。民进党非但不应抵制要陈水扁下台的民意,反而应藉陈水扁下台来创造党的新生契机。

  绿营内部有两派见解。主张陈水扁下台的人认为:陈水扁若不下台,情势就会一直乱到2008年3月台湾“总统大选”投开票的那一天,所以应当早日下台。但是,反对陈水扁下台者却认为,一旦下台,仍然是一个乱局,何必下台?

  不过,陈水扁若不下台,整个台湾只是为陈水扁一个人而“乱”,这种乱徒然只是消耗而已;反之,陈水扁若下了台,才有可能为民进党的新生再造而乱,为2008年而乱,那种乱才可能有建设性。所以,不论下台不下台,乱是一定的,但仍可选择建设性的乱、有计划的乱,与可以掌握主动的乱。问题在于:如何将“陈水扁下台”化为民进党新生再造的杠杆。

  陈水扁若下台,唯一可以确知的定数是吕秀莲将继任,其余皆是不确定的变数。最大的变数则是李登辉;此时,他已如一只政治秃鹰,等待着撕裂啖食民进党的尸体。吕秀莲目前在民进党内不得人望,在社会未孚人心;这使得她极易倒向李登辉,民进党亦因而潜伏着分裂的危机。陈水扁下台后,吕秀莲会变成“李登辉的吕秀莲”,或仍是“民进党的吕秀莲”,且看纵横捭阖!

  陈水扁若下台,苏贞昌的处境最危险;吕秀莲容不下他,李登辉亦欲去之而后快。因此,倘若民进党内的主流见解视苏贞昌为未来的旗手,就不能坐视情势发展到苏贞昌被逼卸去台“行政院长”的那一天;而必须及早为苏贞昌另觅战略据点,此又以由苏回任民进党主席最为适切。而且,苏由台“行政院长”的战场改换至回任民进党主席的战场,最好能在紧挨着陈水扁下台前后同时完成。否则,局势一旦果真由李、吕掌握,苏即可能连回任党主席的通路都会被堵死。

  于是,苏贞昌及民进党是否仍有最后一线生机,全看陈水扁在何时下台。若是陈水扁一直拖到2008年民进党一败涂地之后下台,一切都不用谈了。但倘若陈水扁能主动地、有计划地提早下台,就可能为苏贞昌及民进党创造转圜的空间。

  陈水扁若以“救民进党”为下台的理由,他即可能在民进党内尚可维持一定的影响力,并协助苏贞昌建立新的战略据点;是则“李吕vs.扁苏”的局面,也许尚能分庭抗礼。但倘若陈水扁不下台,一直拖到2008年,自己奄奄一息,苏贞昌亦遍体鳞伤;是则陈水扁狼狈下台之日,也就是民进党分崩离析之时。

  社论说,一年以来,全台湾只有一个政治议题,就是:“陈水扁贪污”;未来一年多,全台湾亦将只有一个政治议题,就是:“陈水扁下台”。在这种情势下,苏贞昌的空间何在?民进党的空间何在?依目前情势看,“倒扁”风潮可能在九月或十月出现高潮,则民进党年底的台北、高雄选举极可能大败;北、高一役一旦输掉,骨牌势将一路倒到2008年。

  “倒扁”声浪愈来愈高,但陈水扁最好不下台,这种情势对泛蓝最有利;反之,陈水扁厚着脸皮不下台,但“倒扁”声浪愈来愈高,这种情势对民进党最不利。吉凶利害,民进党难道看不出来?

  陈水扁若能下台,就不必再畏首畏尾,其操作的自由度将会增加;而苏贞昌若能不再背着陈水扁这只大包袱,也就不必瞻前顾后,其活动的自由度亦会增加。扁苏增加了自由度,民进党始有可能处理内忧外患。

  所以,陈水扁提前下台,非但可为苏贞昌创造生机,亦可为民进党创造生机,更可能为他自己创造转圜翻身的机会。如若不然,陈水扁非要选择倒在2008年5月,则苏贞昌及民进党即失去了一切可能性,陈水扁自己也失去了一切可能性。

  相关专题:陈水扁陷入家庭丑闻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