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红小鬼”彭胜昔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5日09:00 上海青年报 | |||||||||
彭胜昔踏上长征路时,才14岁。 彭胜昔读过6年书,这在他后来的红军生涯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时,红军里能认字的人非常少。”86岁的彭胜昔回忆说,“13岁时,我偷偷离家出走,参加了红军。”直到1951年,彭胜昔回到家乡——江西省永新县高汶村探亲,家里
“当时,红军也嫌我太小,我就骗他们说自己15岁。” 就这样,彭胜昔做了红8军的宣传员。当时的红8军军长就是仍健在的开国上将肖克。 1934年,彭胜昔成为肖克领导的红6军团特务连文书。 从某种意义上讲,红6军团是最早踏上长征的红军队伍。1934年8月,6军团率先离开中央苏区,开始西征。彭胜昔回忆说,西征就是为中央红军长征探路。 彭胜昔后来调任17师49团政治处青年干事,仍然是全团最小的红军。 草地会师后,部队改编,彭胜昔到模范师政治部任青年干事。老人回忆,过草地前,他总共带了5公斤粮。当然很快就吃完了。 “原来说,前面的部队会在路上给我们留一些羊,结果,一只都没有。” 部队开始杀马,接着就开始烤皮带、吃野菜。 “有时候一觉醒来,睡在附近的战友就不见了。”亲眼目睹了许多战友就这样牺牲的老人哽咽了。 1936年10月,彭胜昔走完长征路。这一年,他16岁。 1938年,彭胜昔进入延安抗大学习。当时,胡耀邦是大队政委,彭胜昔是一名指导员。 1941年年底,彭胜昔调到中组部。“我去看望胡耀邦,他问,你为什么改名彭泽呢,我看了名单还不知道你回来了呢。他还说,胜昔多好,有涵义,改回来吧。” 胡耀邦改回了彭胜昔的名字,也把他调到留守兵团直属政治处当主任。 后来,彭胜昔跟着老领导王震将军进军西北,在新疆一片亘古荒原上开出了“军垦第一犁”。他也担任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工程处处长。 这一去,就是整整31年。“文革”中,彭胜昔很快受到了冲击。从此,他离开新疆,在全国各地流浪。那些生死与共的战友,像在长征中一样,一次次保护了他。 这一躲,又是13年。 1978年,彭胜昔才敢到北京找胡耀邦。经胡耀邦亲自安排,1981年,彭胜昔回到家乡,先后任江西省顾问委员会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据新华社 相关专题:长征胜利7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