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律师:没拿到胜诉书是一个遗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6日06:39 新京报
律师:没拿到胜诉书是一个遗憾

制图/丁华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二审未开接受和解

  “出乎意料,肯德基基本上答应了我的要求”

  新京报:是肯德基主动找你和解的吗?

  徐:直接找的我。出乎意料,以前他们的律师说的都是一套一套的,怎么现在说和解啊?

  新京报:你接受和解是出于什么考虑?

  徐:我问过我的法律援助律师,他们说和解与诉讼的目的是一样的。然后,肯德基基本上答应了我的要求,这样双方都还比较平和。

  新京报:你对和解的结果还比较满意?能透露一下和解的内容吗?

  徐:比较满意吧。和诉讼的请求还有点出入。我不方便透露具体内容。

  新京报:肯德基没有提出让你继续回去工作?

  徐:是有内部的人跟我提过。问我以后有什么打算?我说没什么打算。还问我说如果让上班还去不去?我说还没有考虑。

  新京报:你的诉讼前后经历了多长时间?

  徐:8个多月的时间。

  新京报:那段时间找工作了吗?

  徐:找过。但我不是今天请假就是明天请假,没踏实地工作过。

  新京报:打官司的主要困难在哪里?

  徐:花时间花钱,开一次庭得花我5个工作日。

  新京报:中间有没有想过放弃?

  徐:没有。我就想看看打到最后,国家给我什么样子的答复。

  未来生活如何继续

  “不再找劳务派遣这类工作了,我不懂法律”

  新京报:现在案子告一段落了,你对劳务派遣有更深的了解了吗?

  徐:了解不深刻。我觉得它就是一个用工制度,某个公司要一批人,劳务公司就说我给找到这样的人,不需要到公司培训,可以直接上班。

  我觉得这个劳动派遣是坑害老百姓的,应该废除。

  新京报:也许是这个制度在运用过程中还没有细化成熟。

  徐:对,就是操作过程中出了问题。

  新京报:你觉得你的付出跟结果相比,值不值?

  徐:值。最起码心理上有一点平衡,但不完全平衡,我的身体因时间关系没及时去

医院检查。当时我跟律师说,他们说这个很难确认。

  另外,肯德基能宣布停止使用劳务派遣录用新员工,改为直接聘用,这是一种进步。一些工友给我打电话表示祝贺。

  “背景:今年8月8日,北京肯德基公司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从当日起,肯德基将停止使用劳动派遣录用新员工。原配销中心的派遣员工将转为北京肯德基直接聘用员工,并认可他们以前的年资。

  他们表示,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的北京,对雇用外地劳动力有严格的限制,因此公司将配送中心的部分工种改成通过劳务派遣公司聘用,同时将该工种的原有工人也转出由劳务派遣公司聘用。经过近十年的演进,国家政策和社会环境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肯德基因此决定调整政策,将用工方式改成直接录用。”

  新京报:诉讼前,当时想过肯德基有这种改变吗?

  徐:没有。可能在媒体的关注下,他们也感觉到自己错了。还要感谢法律援助中心,如果没有他们,可能不会有现在这个结果。

  新京报:你对以后怎么打算的?

  徐:还找工作吧,但不会再找劳务派遣这样的工作了,劳务派遣的当可能不会再上,但是可能上别的当,我不懂法律。

  对话律师

  “没拿到胜诉书是一个遗憾”

  徐延格的律师表示,需要法律规范劳务派遣

  时福茂,北京市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律师,也是徐延格的法律援助律师。近日,他接受了本报的采访。

  还没有法律去规范劳务派遣

  新京报:你认为,现在的劳务派遣主要存在什么问题?

  时:主要的问题是还没有一个法律去规范劳务派遣,因此国家的《劳动合同法(草案)》有四条是关于劳动派遣的,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

  实际上,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有劳动关系,发生事故了,应该由用人单位负责赔偿金,比如徐延格是11年的用工时间,应该补偿11年的劳动补偿金。福利待遇都是按照肯德基来支付的。

  而如果采用劳务派遣制度,那么可能就是参照时代桥的标准。这样就导致徐延格不能按照11年的工龄支付劳动补偿金,这对他的损失是非常大的。

  劳务派遣用好的话是件好事

  新京报:那如何评价劳务派遣制度本身呢?

  时:这个制度如果用好了的话,是一件好事。

  灵活的用工,对于劳动者来说,他也不知道到底哪里在招工,他可以直接找派遣公司就行了。但现在有很多公司钻法律的空子,恶意运用这项制度。

  新京报:和解对肯德基和徐延格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毕竟在法律程序上还没有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你作为代理律师,有没有遗憾啊?

  时:肯德基已经明确表示以后将直接跟员工签订合同,承认所有员工的实际工龄,尽管在法院没有说我们是对的,但实践操作中已经证明了。

  从司法的角度来看,我们没有拿到法院胜诉书,这的确是一个遗憾。

  本版采写 本报记者 杨华云 实习生 徐晓芳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