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长征胜利70周年专题 > 正文

重走长征路:歇脚哈达铺镇 品尝“红军锅盔”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2日04:24 新京报

  元勋子女收到回族兄弟当年曾犒劳红军的“锅盔”,并捐赠当地20万元建爱心小学

  重访长征路-哈达铺

  甘肃宕昌哈达铺被誉为红军长征途中的“加油站”。

  1935年9月至1936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两次到达哈达铺,在这里休养补给。红军在这里的邮政代办所搜集到《大公报》,毛泽东根据其中所报道的内容,确定陕北还有根据地,作出了去陕北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战略方针,并将红一方面军改编为北上抗日陕甘支队。

  

重走长征路:歇脚哈达铺镇品尝“红军锅盔”

  

重走长征路:歇脚哈达铺镇品尝“红军锅盔”

  陈赓之子陈知建(左一)和秦邦宪之子秦铁(左二)准备品尝当地老乡送上的“红军锅盔”。前天,元勋子女一行到达甘肃哈达铺镇。

  

重走长征路:歇脚哈达铺镇品尝“红军锅盔”

  8月18日,红原县日干乔大沼泽,任远征在丈夫的搀扶下走向当年红军经过的草地。

  本报讯 前天下午,“情系长征路———开国元勋子女重走长征路”活动组一行,来到了他们父辈改变中国红军命运的地方———甘肃宕昌哈达铺。当地老乡还给他们送上了“红军锅盔”。

  1935年,毛泽东在哈达铺召开团干部会议,决定了把长征的落脚点放在陕北的重大决策,红军供给在这里得到了补充。

  20万元捐赠当地

  前天,元勋子女到达哈达铺镇。当年,红军在这里得到了休整,一块大洋可以买5只鸡,刚刚经过爬雪山、过草地的红军战士,在这里体力得到了恢复。

  用陈赓之子陈知建的话说,他们到这是还愿来了,当年老乡们给他们的父辈大力支持,他们现在就是要来还父辈的愿,希望能给这里带来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

  任弼时的女儿任远征代表这些开国元勋子女,给当地捐赠了20万元,他们要在这里建一所爱心小学。

  打包带走“红军锅盔”

  当地政府和老乡,还特别准备了当年红军驻哈达铺时,当地回族兄弟曾给红军送过的“锅盔”。据介绍,当时红军才过完草地,身体都很虚弱,急需补充营养。回族兄弟就是用这些锅盔犒劳疲惫的红军战士的,后来就改名叫“红军锅盔”了。

  前天,当地的回族兄弟就像当年给红军送锅盔一样,把直径差不多有20厘米的锅盔,献给了前来重走长征路的开国元勋子女。

  元勋子女当场就掰着这些“红军锅盔”吃了起来,陈知建还提议打包把这些吃剩下的“红军锅盔”带走。当地负责人虽然一再表示要再专门送给他们,但陈知建说,这些刚刚吃了一点,如果扔了,就太可惜了,这些锅盔对当年的红军来说是很重要的一笔供给。

  在元勋子女的坚持下,当地政府把他们吃剩下的“红军锅盔”打包,送上了车。

  大家“密谋”为任弼时女儿定生日

  本报讯 8月18-19日,活动组一行向川西北的红原、若尔盖草地进发,这里是三大红军主力过草地都经过的地方。活动组为出生在草地上的任远征(任弼时女儿),过了一个集体生日。

  任远征曾经说过,因没有人记得她是什么时候出生的,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只好按照大概时间填了8月20日。

  18日,吃早饭时,活动组悄悄给任远征准备了一碗长寿面,总指挥陈宇则给成员们报信,“今天就是任远征70周岁生日”,至于原因则秘而不宣。

  中午,在草地午餐时,罗瑞卿之子罗箭代表元勋子女发言揭秘,他说:“昨天我们所有老同志召开了一个会议,商议了两个结果,一是远征大姐的生日就定在今天———8月18日,另外,认定远征大姐就是出生在阿坝州红原县的草原上。希望了却她的心愿。”

  对话

  “到哈达铺时,有红军饿倒了”

  当地居民回忆红军过完草地时情景

  牟有娃,哈达铺居民,今年已经80岁。在红一方面军经过哈达铺时,他还是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前日,牟有娃向记者讲述了红一方面军过完草地在哈达铺时的一些细节。

  新京报:你还记得当时红军经过哈达铺的情况吗?

  牟有娃:当时这里的居民听说红军很不好,在红军来的时候,这里都没有人了。不过后来还是慢慢都回来了。

  新京报:你还记得当时红军都什么样子吗?

  牟有娃:他们有的没穿军装,有的就是穿军装了也很破旧,他们都很瘦。给人的感觉是,他们太饿了,有的都饿倒了。

  新京报:你们家当时住的有红军吗?

  牟有娃:我们家里没有住红军,他们都没有到老百姓家里去睡觉,到寺庙里去睡,有的就躺在台阶上睡着了。对老百姓好得很,所以慢慢地老百姓又都回来了。

  新京报:红军饿的时候,都怎么找吃的?

  牟有娃:最开始老百姓给他们馍馍。后来打土豪了,他们来的时候也就是(农历)现在这个时候,正赶上庄稼快熟了,他们也弄一些麦子,就煮熟了吃。后来身子就慢慢恢复了。

  新京报:他们都怎么在哈达铺筹到的粮食?

  牟有娃:他们就缝一些褡裢袋,把煮熟的麦子装在褡裢袋里,背在身上就走了。当地的老百姓也帮他们缝褡裢袋。

  花絮

  粟裕之子客串交警

  20日,“情系长征路———开国元勋子女重走长征路”的队伍从腊子口赶往岷县、翻越岷山的过程中,原北京军区副司令员、粟裕之子粟戎生中将,扮演了一下“交警”的角色。

  在雨中,车队爬过盘山公路,10时左右,车队翻过了最后一道山。但刚刚开始下坡盘山路的一个大约有5米宽的拐弯处,一辆满载货物的东风大卡车坏在了路中间。但司机自己丢下车,下山找人前来修车去了,车门无法打开,也无法让这辆卡车挪动哪怕10厘米的空间,这使得前往岷县的车队不得不停下来。

  第一辆载着开国元勋子女的汽车,希望能挤过去时,却被卡在那里前进不了了。前来帮助的交警也没有办法,只能先撬掉两个护栏墩。

  粟戎生这时候从车里走出来。他一身迷彩军装,指挥人员用撬杠撬动护栏墩,使得路面略微显得宽一些。

  但近两米的车宽仍使得路面非常狭窄,粟戎生就站在雨中,不停地打着手势,指挥着司机向右打方向,“右打,右打,好!”交警倒是在一旁看着他指挥着车辆慢慢通过。粟戎生指挥着其他车辆全部通过后才上车,当了近半个小时的“交警”。

  本版采写/本报特派记者 郭少峰 李立强

  本版摄影/本报特派记者 郭少峰 李立强

  相关专题:长征胜利70周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