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7《致富经》:价格战打到底之后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4日12:08 CCTV-7《致富经》 | |||||||||
CCTV-7《致富经》8月23日播出节目《价格战打到底之后》,以下为节目内容。 2004年7月18日,一批25吨的白萝卜,从湖北省秭归县杨林桥镇的深山里运到了上海江桥蔬菜批发市场。这批白萝卜在江桥蔬菜批发市场刚刚落定,行情却发生了突变。9毛钱一斤的批发价,一夜之间降到了4毛。这批白萝卜的主人刘师胜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秭归县蔬菜公司总经理 刘师胜:“我开始不知道原因,结果我慢慢对市场进行观察,我发现是别人,有意识的把这个价钱下跌了。” 上海江桥蔬菜批发市场规模很大,每天光白萝卜的销售量就高达150多吨。这里也成蔬菜销售商们竞争的乐园。在很长的时间里,山东的蔬菜占领着上海市场的最大份额,成为上海滩蔬菜市场的霸主。 秭归县蔬菜公司总经理 刘师胜:“他就是说,我山东的蔬菜本来在上海是卖的很好的,你过来不是对我们山东的有冲击吗,现在你湖北的只要一过来,我就把我的血本放掉一部分,让你湖北的蔬菜100%的在上海亏本,你亏本了你就不会过来了。” 面对这突然发生的变故,刘师胜有些措手不及。但是,当知道这是一场人为引发的价格战的时候,他却变得冷静了。如果退缩,损失的不仅是25吨白萝卜,而意味着永远失去上海市场。如果卷入这场价格战,秭归蔬菜的优势是什么?胜算能有多大呢?这场价格之战打还是不打? 湖北省秭归县的杨林桥镇是一个山区小镇,耕地处在海拔300米到1800多米不同的高度。当地农民世代种植着玉米、红薯等传统作物,虽然也种点菜,但都是自己吃。 秭归县杨林桥镇白鹤洞村村民 苟天鹅:“自己种的就自己够吃,那个时候也不卖。” 2000年8月的一天,杨林桥镇白鹤洞村党支部书记谭劲松到武汉市去看望亲戚,贵重的东西卖不起,就带了一些自己种的辣椒、萝卜、白菜等新鲜蔬菜。没想到亲戚却非常喜欢这些山里种的蔬菜。 秭归县杨林桥镇白鹤洞村党支部书记 谭劲松:“他非常的感谢,他说这个东西是在市场上买不到的,他说我只有在你们家乡才吃到这个菜。” 每年的5到9月份,武汉等一些南方地区气候炎热,不适宜种植辣椒、白菜、萝卜等蔬菜。海拔高,温度低的杨林桥镇,却正是这些蔬菜的生产旺季。 谭劲松没想到,自己平常吃的蔬菜竟会让城里的亲戚这么高兴。他出了亲戚的家门,直奔武汉市的蔬菜批发市场,这里又给了他一个更大的惊喜。 秭归县杨林桥镇白鹤洞村党支部书记 谭劲松:“我看到当时的我们的这里的辣椒,在那里的零售价是2元多钱。而当时的2元多我感觉是天价。所以当时我就想到,能不能把我这个东西变成钱出来。” 回到村里,谭劲松自己试着种了3亩辣椒,当年就赚了4000多元钱。这件事在村里引起了很大的震动。2002年,村里许多农民开始跟着谭劲松种起了高山蔬菜。 秭归县杨林桥镇白鹤洞村村民 雷新光:“三亩地卖了接近4000元钱,觉得搞蔬菜这个东西很有搞头,我们就紧接着连锁在原来的亩数上几乎就翻一番,种了6亩地蔬菜。” 到2003年,白鹤洞全村600多户人家,有500多户种了蔬菜。但在这个时候,新的问题却出现了。杨林桥镇山大人稀,村民居住不集中,山路崎岖交通不畅。村民种植的蔬菜收购和运输成了最大的问题。 秭归县杨林桥镇白鹤洞村村民 杨成林:“像我们以前的公路,像一般的小车不敢上来。” 湖北省秭归县杨林桥镇党委书记 李修武:“它蔬菜发展快了,那么基础设施落后的这个问题就暴露的非常明显。群众就找干部,我家的路不行了,我菜拖不出去了,你村干部来给我修,那村干部没有办法,就跑来找我。” 不光是修路,新兴产业的发展,从种粮到种菜,突然发生的这些变化,也为杨林桥镇党委书记李修武出了道难题。修路需要大量的资金,怎样才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让农民直接参与进来?李修武有了一个新的想法---在村里面以自愿的形式成立村民社区,并让村民自己选出一个社区理事长和几个理事成员,协调管理社区的内部事务 秭归县杨林桥镇白鹤洞村党支部书记 谭劲松:“根据住的区域来划分,再就是根据产业来划分,再根据人口这样综合性的几个指标来划分社区的。” 湖北省秭归县杨林桥镇党委书记 李修武:“大家都居住的很近,然后在这个区域呢,走同一条路,用同一档电线呀,吃一眼的井水呀,有这些共同的东西。然后在产业上大家都从事蔬菜的生产,有许多利益都是高度一致的。” 2003年7月,在杨林桥镇的白鹤洞村成立了第一个由30户农民组成的社区。对于他们来说,当时大家面临的最关键问题就是怎么把菜运出去?修路需要钱,那么钱从哪里来呢? 秭归县杨林桥镇白鹤洞村党支部书记 谭劲松:“这个村委会,我不敢叫群众集资,那社区对群众说,那我们都可以集资,我们愿意出点钱,把路整一下,那它就好办了。” 湖北省秭归县杨林桥镇党委书记 李修武:“一个是干线公路,由镇里面来负责。大货车可以畅通无阻。然后呢,入户的公路,由农民来自发的来修,这样形成一个环线公路网。” 社区统一供应种子,蔬菜熟了统一收购,并委托经销商集中销售。因为社区为经销商收购蔬菜是没有任何费用的,这就等于经销商直接从农民手中收购了蔬菜,因此有了较大的利润空间。 2004年,杨林桥镇发展成了远近闻名的高山蔬菜生产基地。而这个时候,形势又发生了新的变化。杨林桥镇的高山蔬菜原先都卖到武汉等周边城市,但随着种植高山蔬菜的山区越来越多,市场出现了饱和。开辟新的销售市场,成了杨林桥镇蔬菜发展的当务之急。 湖北省秭归县杨林桥镇党委书记 李修武:“你不解决市场问题,种了卖不出去,不是造福,是造孽了。” 2004年7月18日,杨林桥镇的25吨白萝卜运到了上海,准备开发新的市场。但他们刚到上海的江桥蔬菜批发市场,就遭遇了山东蔬菜批发商引发的价格之战。 对杨林桥镇的蔬菜销售商刘师胜来说,上海的市场势在必得。尽管与山东的蔬菜相比,湖北杨林桥镇的蔬菜运到上海,运输成本要高出很多。但是,山东的蔬菜商都是从当地的小商贩手里购买了蔬菜,再集中运到上海销售。而秭归的蔬菜直接由社区统一收购,和山东的经销商相比,刘师胜在蔬菜的收购成本上占优势。 秭归县蔬菜公司总经理 刘师胜:“我是自种自销的东西。用自己的蔬菜的生产的量,用我自己的特色蔬菜。高山蔬菜在上海有反季节的优势。 ” 这场恶战持续了一个月的时间,对垒双方都付出了血的代价。 秭归县蔬菜公司总经理 刘师胜:“实实在在的说,大概亏掉30万元钱,这个30万元钱,对于我们农民来说还是很重要的。” 虽然付出了30万的代价,却打胜了这一仗。一个月后,山东的蔬菜销售商主动与刘师胜握手言和。不仅上海江桥市场上的蔬菜销售价格恢复了正常,而且,高山蔬菜还越来越受到上海市民的青睐。 秭归县蔬菜公司总经理 刘师胜:“最终我们湖北的萝卜在上海占到,现在是占到90%的份额。 ” 到2006年,除了上海之外,杨林桥镇的高山蔬菜还销售到广州、福建等省市。有了市场,杨林桥镇的高山蔬菜发展的更加红火。目前,全镇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了10万亩,村民种植蔬菜的收入,占到总收入的60%以上。 编导:许 威 摄像:颜志宏 本文由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提供,详细内容请登陆央视国际网站CCTV-7《致富经》栏目查询! 注:CCTV-7《致富经》栏目播出时间:首播: 每周一至周五22:02--22:32 ,重播: 每周一至周五12:37—13:07。 财富无处不在,行动成就梦想!《致富经》栏目敬请您的关注! 相关专题:CCTV7致富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