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买家1.4亿买下豪宅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7日22:34 央视《经济半小时》 | |||||||||
出现“神秘”买家 汤臣一品开盘以后,在上海的豪宅市场上创造了两项纪录,一是每平米卖11万,这是上海豪宅的最高价位;第二项纪录就是,连续250多天没有卖出一套房子。汤臣一品的支持者自嘲说,这叫曲高和寡,不过,我们记者采访的时候,对方告诉记者,其实,已经有一套售价1.4亿的豪宅卖出去了,买家是一个东南亚的华人,可是,上海地产圈儿的很多人都在怀
徐彬:“我们不愿意透露客户的身份,现在所有的预售合同跟买卖合同里面,规定了甲方,也就是发展商,不能透露买房者的身份,你们问公证处,公证处一定跟你一讲,有这回事,可是他还是不会告诉你客户的资料。” 记者:“就是我们通过任何途径,都不会知道这个人到底是谁了?” 徐彬:“对。” 记者联系上海市房地产交易管理部门,得到的答复果然是不便透露,第一套汤臣一品成交的详情,成了一个无法求解的谜。 蔡为民:“显然汤臣他们也不愿意提供买家确实到底是谁买的,这就很怪异了。” 没有找到购房者,我们就无法知道那位买家是怎么考虑的,但房地产金融人士的眼里,这一套房的成交并不意味着市场认可了汤臣一品的定价。 陈基强:“因为唯一印证你价钱是对的不对的,就是有多少人成交,甚至你说我第一套成交了,但是其实在一般市场上的定价,假如你没有30%卖掉的成交的均价,你还不能说市场定的价钱。” 但是我们不妨来推测一下购房者的购买动机,首先,他是否是为了投资出租购买这套住宅呢? 蔡为民:“我想他没有租个15万,到20万人民币一个月,我想他是没有什么投资报酬率可言,但是这样的一个价位,什么人去租呢,我是非常怀疑。” 蔡为民告诉记者,一般的世界500强的高管,每月顶多也就花2万块钱人民币租房,而CEO可能花到每月1万美金,这已经是相当高的价格了,所以出租一个月15万到20万人民币基本不可能。 徐彬:“你绝对不能用房地产的眼光来看汤臣一品,我觉得这样的话,你会看不懂汤臣一品。” 记者:“我们现在就是有一点这个感觉?” 徐彬:“但是如果你今天把它当做是一个艺术品,是一个收藏品,其实你就看懂了,所以我们这里的客户绝对不会买来投资的。” 既然不是投资行为,那么只有自住了,可是,谁来买这么贵的房子自己住呢?我们在汤臣一品的楼书上看到了这样一行字:“只献给颠峰世界的杰出人物”。 徐彬:“你不要拿一般小市民,我有100万,我有200万,我有500万,我有5000万,你来看这个房子,那你不是我的客户,你也看不懂得我的房子,对不对,你现在想你有10亿,这个房子只占你不到1/10的资产,你买不买?那甚至来讲,我们今天找的不止是10亿,可能是50亿,100亿这些的富豪,那他买不买。” 戴德梁行:“就是懂得产品收藏价值的收藏家,而且对收藏里面最有能力的一批对象。” 为了严格的筛选出自己的客户,汤臣一品还专门做出来一套预约看房的做法,就是对所有来看房的客户进行资格审查。 徐彬:“参观我们这里的房子的,必须要填一个详细的一个表,包括你在上海你有多少个房子,你有多少资产,你必须要写清楚,然后你在哪一家公司,你是什么职位,这都必须要填的。” 汤臣海景花园有限公司专案协理冯忠良:“我们第一个关卡是预约单,第二个是想去看A栋客户的人,他必须要有200万的定存单。” 记者:“你们预约以后,有预约不上的吗?” 冯忠良:“有的,蛮多的。” 记者:“怎么就知道他们不是你们的主要客户群?” 冯忠良:“比如说这个里面有很多内容实际上大概可以看出来,包括他的公司,他的职务,我想有一些比较容易分辨的方式。” 记者:“也就是说他买不起这个房?” 冯忠良:“笼统可以这样说,对。” 汤臣公司想用这样的手法,找到更多有效的客户,但是对于汤臣公司的如意算盘,市场人士却表示怀疑。 蔡为民:“对于很多的比较低调的富豪,中国富豪来讲,他不太容易去购买这样的产品,那么你说在世界500强的这种CEO呢,他又大可不必要在中国去买一个这么样贵的产品,作为偶尔居住使用,所以你就想不出来,到底谁会购买。” 范伟国:“我觉得要把大量的亿万富翁集中在一栋楼里面,我觉得这种可能性不是很大,你这个房子买进去以后,你可能在两三年之内,甚至更长的时间之内,你根本就没有邻居的,你很孤单。” 住在汤臣一品的业主可能会感到有些孤单,但是在上海,汤臣一品这样的豪宅并不感到孤单,因为在它的周围,其实还有很多让普通市民望而兴叹的天价楼盘,如果来看一下上海高档住宅市场这几年的变化,我们会发现,在上海出现汤臣一品这样每平米11万的房子,其实并不奇怪。 蔡为民:“上海方面的定价策略,基本上从最初的1999年最低谷的状态,那个时候是成本定价。” 蔡为民在台湾从事房地产研究10几年,99年来到上海,正好经历了上海楼市从低迷到火爆的过程,他告诉记者,这七年间上海房价的制定策略,也走过了不同的阶段,1999年时还是成本定价,开发商只求销售率,售价比成本高出一部分就行。 而到了2002年-2003年,房价开始走高,很多的人,包括投资者、投机者,都聚拢在楼市,成本定价就变成了市场定价,市场能够接受多少钱,就卖多少钱,拥有好地段的开发商们,这时候追求的,是在一块土地上创造最大利益,因此他们定出的,往往是市场能够接受的最顶端的极限价位。 蔡为民:“狂飙阶段,那是一个价位的狂飙,从2003年SARS结束之后,上海的房价开始呈现说每一日三次是有点夸张,但是一周一次是绝对存在的,就像我刚刚提到的,一个礼拜要调价一次。” 在2002年后,上海市中心区房价保持了每年30%的增长幅度,与此同时,高档住宅市场不断形成扩大,2002年,还只有2个高于2万元/平方米的新盘上市,到2004年,高于2万元/平方米的新楼盘就已经多达23个。 第一个被称为“豪宅”的世茂滨江花园售价3000美元/平方米以上,但很快更多更贵的豪宅涌现出来,位于新天地旁边的华府天地在开盘时,定价达到了7000美元/平方米,是周边楼盘的两到三倍,成为当时最贵的公寓楼盘,但是,两年后的今天,与上海华府天地相似价格的楼盘已经不止一处,短短两年间,上海豪宅市场被迅速培养了起来,汤臣一品的定价显然也瞄准了更高级别的消费市场。 记者:“你们当时是怎么定这个价格的呢?” 徐彬:“第一个,上海不只是一个上海人的上海,也不只是一个中国人的上海,其实他是一个世界的上海,世界500强,300家已经进驻上海,马上WTO,到今年年底开放,所谓的金融、保险,这样的话,在一个国际性的都市里面,是应该有一个属于富豪居住的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