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韩桂馨:在毛主席转战陕北的日子里(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9日18:09 民族魂网站

  韩桂馨

  精神心理情趣爱好

  对古今中外长寿老人的长寿因素调查中,其经验都可分别概括有几十条,但在诸多因素中大家所共有又都排于第一位 的几乎不约而同的就是精神心理上的乐观开朗,毛主席
在这一点上尤为突出。

  革命的乐观主义、心胸开朗、无私忘我、事业心强、信心十足、七情俱在但很能情绪自控。他喜怒不易形于色,常看 不出大喜、大怒、大忧,他很注意“制怒”,修养很高,不迁怒、从无面红耳赤态度粗暴表现,生活中偶尔有些怒气,平静出 口,态度严肃,事后还常向年轻的工作人员表示歉意。真正生气只是为国为民,比如为了新中国成立后美帝国主义不承认中国 ,为了1949年主席第一次访问苏联时他们对新中国不重视,他曾愤愤的表示过:“我就咽不下这两口气”,这是何等的英 雄骨气!

  辩证思维、精于谋略,对危难急重军国大事胸有成竹、多谋善断、独到见解、善解矛盾、从容不迫。在六十年代前后 ,多个国家对我国进行经济封锁及军事包围,有将要对我大举进攻之势,主席镇定自若曾表示过:“如果他们要打,我们就撤 到黄河、长江两岸,诱敌深入,关门打狗。”在林彪反革命叛变前夕,他们正准备谋害毛主席将下毒手之际,当时毛主席乘车 外出视察,在此危险紧要关头,毛主席身处交锋的最前沿阵地,他以勇敢机智、深谋预见的神态曾说过:“我在进行火力侦察 。”

  勤奋好学、自强不息、博学多才、自成一家、志气高远、情趣广泛、热爱生活,感情丰富。热爱读书及书法艺术。

  坚韧顽强、不畏困难、体不服病、病不服重、人不服老、老不服衰、迎接挑战、胜不服输。生活不怕艰苦、谈话喜欢 交锋辩论。直到晚年仍与衰老疾病作顽强斗争,直到逝世前都未停止学习,未停止思考国事,多么崇高的思想与顽强的生命力 !

  对个人生活无所求:对衣、食、住、行从无特别要求,不要高标准、不求享受、不食珍贵、不食补品、衣着朴素、喜 住平房。日甘淡泊的生活,减少了对他事业工作上的干扰,不产生个人烦恼。他只睡垫上棉絮的大木床,那一半还留给他的“ 图书朋友”,生活上很像孔老夫子的“居无求安”。另外有的地方像苏东坡养生处方上的内容:“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 ,至于苏东坡的“无事以当贵,早寝以当富”他却永远不愿也不能去效仿了。

  在精神生活中只有睡眠是最不理想的了。这是革命历史复杂环境中造成的。每当我问及睡眠的情形,他常风趣的告诉 我:“我十分能吃,七分能睡。”因此不得已才靠安眠药助眠。但由于多年来前后几任医务人员都非常重视,正确掌握、慎重 使用、及时调配、因此虽使用多年从未产生任何毒负作用,但是有力的保证了他的睡眠与繁重工作,安眠药立了大功。

  由于主席的辩证思想不但有利于他大脑皮质高级神经活动的调节,思维条理清晰、善抓主要矛盾、判断准确、主动从 容,正常的神经活动不打断、不干扰正常的身体内脏等生理活动,有利于他的健康与长寿。此外他对人的寿命、生死问题、保 健医疗问题的观点提法,对我们也有很好的指导与启发。

  生死、寿命及医疗保健问题

  毛主席说“人那有长生不死的,古代帝王都想尽办法去找长生不老不死之药,最后还是死了。在自然的生死问题面前 ,皇帝与贫民都是平等的。”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长寿也是合乎情理的吧!”我说。

  “不但没有长生不死,连长生不老也不可能。有生必有死,生、老、病、死,新陈代谢,这是辩证法的规律。人如果 都不死,那孔老夫子现在要活着该有2500岁了吧?那世界上该成个什么样子了?”“你们搞医的认为人的寿命有多长?”

  “人的寿命相当于人本身生长发育期的5倍,如果算25岁为发育期,人的寿命大约是120岁。也有人提出能活1 50岁,不过多数学者意见倾向是120岁。”我解释说。

  “我看人能活到100岁也不那么容易。只长寿不健康又有什么好处?要又长寿又健康才好,要老有所为嘛!”

  主席还曾说过:“曹操多年军旅生涯不会很安逸,可在1700多年前,医疗条件也不会怎么好,他懂得自己掌握命 运,活了65岁,该算是会养生的长寿老人啰。你们搞医疗的应该学学,不要使人养尊处优,只想吃好、穿好不想工作还行? 更不能小病大养。保健不是保命,不要搞什么补养药品,我是从来不信这些的。主要是乐观、心情开朗、锻炼身体。”“曹操 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陆游讲‘死去原知万事空’这都是唯物的。”

  主席告诉我他的一个朋友跟他说过养生之法是:晚饭少吃口,饭后百步走,娶个老婆丑,活到九十九。主席又说“我 也有个原则:‘遇事不怒,基本吃素,多多散步,劳逸适度。’”

  我认为毛主席的养生健身“16字诀”更完整合理。把精神心理放在首句,而发怒是七情之中对健康危害最大的,作 为代表提出“不怒”。第二句“基本吃素”,重在“素”与“基本”。素指饮食清淡、低脂肪、低胆固醇,但又非全素,表明 蛋白、脂肪仍有,是以素带荤。散步简便易行,要求有一定的量,劳逸适度包括生活工作起居,不是只逸不劳,要有劳有逸。

  主席还说过“我看你们容易迷信药物,不要有点小病就用药。人还有抵抗力吗,先让自身的抵抗力与细菌作战,能战 胜就不要用药。如果抵抗力差,你再用药帮他一把。这也是自力更生为主吗!”

  “西医能治病能开刀、割阑尾、吃阿斯匹林这都很好。你们也要好好学习中医。把国外的医学学好,也把传统的医学 学好。”

  “我看中医少说也有两千多年历史,西医有多少年?就算100多年罢,那1900多年老百姓怎么过的?还不是靠 中医中药,应该说中医中药是有功的。中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中医中药要用现代科学知识去整理、研究提高。取长补短。 要发展中国的新医学派。阴阳五行为什么不能拿现代术语表达?一代人搞不清两代人行不行?十代人行不行?”

  “鲁迅的父亲病了,请中医看,可是药引子难找,像经霜三年的甘蔗;要吃破鼓皮丸,用打破的鼓皮制成的;还要蟋 蟀一双,要原配。”说话间他自己也笑了。“后来他父亲病死了,鲁迅对中医很有看法不信中医。他的这个观点不大对。他找 的是庸医,不要受这个影响。中西医要很好的结合。”

  “医学越来越前进发展,人的健康与寿命也在促进,人们要求生活更美好,可是你们医生把饮食又搞了那么多限制, 什么胆固醇又高了、油又多了、鸡蛋又限制了。这不是矛盾吗?你们要不要多研究一些办法,多发掘些胆固醇低的食品、多培 育些胆固醇低的品种、胆固醇高了找点有效的控制办法,让人又能放开口味吃,又能控制不生病。胆固醇是人体内存在的,必 定也有用处,把他降得太低了就不会有别的问题吗?我看在医学上也是没有‘绝对’的问题吧?”

  毛泽东保健养生中的遗憾

  毛主席的保健、养生与长寿问题,从广义上讲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括了健康上的医疗保健、政治上的安全保卫 、生活上的后勤服务,以及从中央到全国各地、各部门、各工种及全国人民的关心、支持、配合才使得工作顺利及取得良好成 果。我更希望通过毛主席的“自我保健及养生之道”,并以他的主导思想、理论、方法等能给人们提供些有益的经验与借鉴。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他对革命对多种事业都充满了十足的信心。 这种坚强的自信使他的愿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表现与发挥。但也有时他对自己的疾病与衰老,表现了超出生理范围所允许的过 分自信,则对他的健康、养生、甚至长寿,可以产生不利的影响。

  主席多年长时期大量吸烟,虽然多人、多次、多种方法帮助他戒烟,他自己也愿意配合,但多年来未能全戒。晚年最 后一段时间虽然不吸烟了,但吸烟的慢性隐蔽性的危害对身体早已发生影响,使他的心肺功能都受到严重损害,对健康、长寿 肯定产生了甚为不利的影响。

  “医生的话,不可不听,也不可全听;全听你的我就完了,全不听你的我也不行。”“你们当医生的人大概是另一种 人生观吧?你们有点病就想得很多,自己吓唬自己,也吓唬别人。”这些话,毛主席讲过不只一次。他的这些话,我觉得有一 定道理,也很辩证。确实,医生讲的话有不正确的、或不够正确的,这里面也包括医生临床经验的差别、医生间包括专家之间 意见的不一致,还有时医生的观点可能带有片面性、绝对性。总之这些也受医生自己思想、观点的影响,也受当时医学水平发 展的限制,而毛主席思想则不受什么中西、学派、习俗、常规等的限制。但除此以外,医生的许多观点也还是经验的总结及医 学正确理论的指导,因此对医生许多正确的意见与建议,如果他能更多的听取与采纳,对他的健康、诊疗、以及长寿等将肯定 会有更多的帮助。

  毛主席热爱书法艺术

  练习书法是毛主席“养神健脑的健身方法”之一。书法家常说练书法犹如练气功,能起到气功所起的作用。因为在书 写过程中要集中思想,去掉杂念,呼吸均匀,姿势正确,身体放松,神态安祥,目不旁视,耳不杂听,就能有安神镇静的作用 。

  我不知道主席当时知道不知道这种高论,他也没有跟我说过,不过从他的表现上看,他是深感其中之妙的。他曾经说 :“练习书法也是很好的休息,是积极的消遣娱乐,也是养神健脑的健身之法。”后来他写给于立群的信中也说过:“……你 的字好,又借此休养脑筋,转移精力,增进健康,是一件好事。”(1965年7月26日)。所以他写毛笔字有时是抒发情 感或作诗填词,有时又是在钻研书法,是他反复阅读碑帖之后的笔下发挥。反正我看他每次书写之时,其表情神态都是十分舒 适、安然。每当我看他书写时,我都保持不跟他交谈,特别是在他入睡之前,常是夜深人静,有时只有我在他身旁,有时值班 卫士在,也有时吴旭君同志在旁驻足观看,其他的人就较难有此机会了。在灯光下笔过之处留下串串神奇字迹跃然纸上。

  在这里我想多用一点笔墨谈谈毛泽东的书法艺术。

  我曾在毛主席身边工作,是他的保健医生,由于工作原因使我有更多的机会与他接触,也有幸能亲眼观看他写字或练 习书法,能聆听他关于书法的高论,他也曾送给我他的书法手迹。所以我对书法的兴趣也就逐渐增加了。作为一个书法爱好者 ,对于毛主席的书法,我只能“看”、“学”、“欣赏”,而不能“评”。从某种意义上说,毛主席也是我的书法“老师”, 因为他曾教我如何练习书法。遗憾的是我尚未学够,更没学好。

  毛泽东同志一生都非常热爱书法艺术,他的书法造诣很深,他行草兼备,极富个性,笔走龙蛇,豪放不羁,继古创新 ,自成一家。

  毛主席的书法被广大人民所喜爱和欣赏,也在人民中广为传播。有的作者统计他的书法自1915年至1966年面 世者达400件以上,或接近450件之多。包括各种题词约200件(有的统计为163件),毛泽东书信手迹84件,毛 泽东手书古诗词选117件,手书他自己的诗词面世者不足50件,还有其他内容等。但是我没有作过统计,我所了解的是毛 主席对诗词常有重复书写的习惯,赠送友人的也为数不少,也较难精确统计,因此我估计实际的书法手迹很可能比上面统计的 数字更多。若仅按上面统计的数字计算,书信及题词类约占三分之二,因此其书法手迹中属实用性质的书法占大多数。其他则 可归入艺术欣赏价值。当然其中许多都可属于文献纪念价值、书法教学价值等。因此艺术观赏与实用价值有时二者兼备亦难以 区分。据我所知道的毛主席的书法中包括楷书、行书、行草及草书。至于甲骨文、金文(钟鼎文)、大篆、小篆、隶书等我没 见他写过,也未听说他写过。

  (一)毛主席挤时间写书法

  他处理军国大事十分繁忙,那里来的时间练习书法呢?我也很好奇,总想得到解答。他忙起来常昼夜不分连续工作。 他写书法也是无定时的,但多在工作繁忙间隙时间,虽非每日必写,但确是经常书写。我发现他最爱在深夜时书写。那时他每 天入睡前都要服安眠药,吃过药后在入睡前一段时间他精神能够放松一些,他为了使心身更能松弛与平静,便坐下来写字。说 是“写字”,我觉得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写字,一是练字。写字主要是写出文字而已,而练字则指对已写出文字,自己并不满 意,对字的结构、字形、笔划、笔锋、神韵等要求更进一步完美,甚至多次重复书写。有时他晚上开会回来,再次办公前后也 写写字,使自己换换脑筋。

  (二)我看毛主席写书法

  毛主席办公常喜欢用铅笔,他更喜欢在床上靠坐着看文件、看书学习。他的床头桌上长期有十几只已削好的粗黑软铅 的木杆铅笔备用。用铅笔书写也能写出像毛笔一样的笔锋与笔力,所以他喜欢用。批阅文件可用铅笔或毛笔,写信则常用毛笔 。写书法则常在卧室的办公桌上书写。每逢作书法他常是身着睡衣,上身挺直,右手悬腕,腕指运动灵活,笔端挥洒自如。他 常运笔中锋,笔势流畅又富于节奏感。笔在纸面活动,犹如冰上舞蹈股流利舒畅、飘逸优美。字体变化大小随意姿态万千,看 他书写使人有登山观海心胸开阔之感,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他书写时凝神连书一气呵成。他爱写古诗词,都在背诵中写出, 内容多是他平时反复阅读与喜爱的诗篇。有时也常写他自己的诗词。

  平时他看碑帖时从不动笔,但常用手指点划摹写。写字当时又从不看帖,也不把帖翻开放在手边。他喜用现成的墨汁 ,也不挑选什么名贵的端砚等等,笔则狼毫羊毫都用。喜用大信纸或8开的白色厚宣纸。一张纸上最密的能竖写七、八行,但 一般多只写三至五行,每行三至五个字,因此一页不过十来个字。如果纸上有竖格,他常不按格写,也可顶天立地写满全纸, 随兴所至,不求刻板不受约束,就像他的性格一样。字写得满意就继续写,有时重复书写,还不满意就顺手扔入桌下的字纸篓 里。写到尽兴,人也感到舒服了就接着办公或者准备睡觉。

  (三)毛主席教我“书法”

  有一次主席在办公间休息时和我闲谈。他问我在学校上课及学习情形。我告诉他我有时抄笔记不够快,就想学点草字 ,可是学了一些草字后还是不够快。在一次偶然机会又学了“速记”。等我的速记达到每分钟能写下260到280字时,把 学的草字又都忘了。他对速记很有兴趣,说:“还没有人跟我谈过速记,你说说看!”我向他谈了中国的和外国的速记,速记 的原理、应用、及速度等。他要我写给他看。我写了一段给他,他拿在手中仔细看了一会然后说:“这是天书。”

  “主席,你看这像不像另一种草字?”我问他。

  后来我们又谈到中国的文字,真草隶篆等。我说我还是喜欢草字。

  “主席,那一次草字我没学成,现在跟你学学写草字罢。”

  “你想学草字还是草书?”他问我。

  “草字、草书不是一样吗?”我很奇怪。那时我对书法几乎一无所知,只以为草字笔划简单,写得快,又好看。

  “草字是草字,草书是书法,一字之差大不一样。”

  “它们有什么差别?”我又问。

  “书法就不单是字喽,里面有规律有章法。”

  “我要想学书法该怎么入门呢?”

  “第一要多看帖,第二要多练习。写多了就熟了。”他背靠床架,慢慢的回答。

  “那我看帖时要注意什么?”

  “你要反复看、反复记。等到帖的内容能快背下来时就更熟了。”他拿起一枝烟,我帮他点上,他慢慢吸烟。我看他 吸起烟来,估计他还有可能往下谈,就借机会再追问。

  “看帖时要记些什么?”

  “记字的结构、造型、行笔、章法。”

  “哟,还这么复杂呀?”我表现有点畏难的样子。

  “你要熟悉一个人,不是要记住他的高矮胖瘦吗?你还要记住他的五官特点呀!”他喷出一口烟在微笑。

  “这么说记字跟记人一样啊!”

  “是啊,人有像貌、筋骨、精神,字也有像貌、筋骨、神韵。”

  我还想多问问可是又怕影响他休息,我说“好,那我就练习练习吧!”这次谈话就暂时结束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有一天我到卧室去看主席。他坐在大床上正在看碑帖。

  “主席,你在看什么帖呢?”我问。

  “兰亭序。”

  “上次你跟我讲人有胖瘦、五官,学书法也讲字有五官,还得有精神,你能再跟我讲讲吗?”

  “呕,看来你还真想学呀!你看,”他指着手中的字帖说:“字的结构有大小、疏密、笔划有长短、粗细、曲直、交 叉,笔势上又有虚与实、动与静;布局上有行与行间关系,黑白之间的关系。你看,这一对对的矛盾都是对立面的统一啊!既 有矛盾又有协调统一。中国的书法里充满了辩证法呀!”他讲得很认真。

  “主席,你怎么又讲起哲学来了?”

  “你先不要打岔,”他挥了挥手说:“比如王羲之的书法,我就喜欢他的行笔流畅,看了使人舒服。我对草书开始感 兴趣就是看了此人的帖产生的。他的草书有‘十七帖’。记住了王羲之的行笔你再看郑板桥的帖,”他的视线离开了手中的帖 ,面向着我继续说“就又感到苍劲有力。这种美不仅是秀丽,把一串字连起来看有震地之威,就象要奔赴沙场的一名勇猛武将 ,好一派威武之姿啊!郑板桥的每一个字,都有份量,掉在地上能砸出铿锵的声音。这就叫掷地有声啊!”

  “主席,你把字都给说活了!”我向他笑,他也笑了,显得那么轻松。

  “临帖是要照原样写吗?”我又问。

  “最初要照原样写,以后练多了要仿其形,取其神。”

  “主席,字的精神应该怎么理解?我只看到字形不同,看不懂精神。”

  “字就像人,有精神有个性,有的雄伟豪放,有的潇洒秀丽,你要学的字可不要让人看了感到松散、柔弱呀!当然写 字也不要刻板。”

  “我要学草书从那儿下手呢?”

  “不要好高鹜远,欲速不达,可先学楷书,小楷是基本功,以后再学行书、草书。”

  “那我看什么帖好呀?”

  “先看千字文,多看多记,还能学到一些常识,比如千字文里讲了天文、地理、农业、气象、矿产、特产、历史、修 养。你能背出来,看的也就差不多了。”

  “那得看多久呀?”

  “不念个十遍八遍,你背不出来,一步步来不要急。也可学‘标准草书’。”

  “还有什么‘标准草书’?”

  “就是于右任编的那一本。”“将来要写出自己的风格!”他又补充了一句。

  “什么?自己的风格?”我又觉得奇怪。

  “就是你的个性呀!你就没有自己的个性?对字帖要学它,又不全学它。学得又像又不像,要发挥你自己的特点。”

  我没有讲话,他看我没听懂又说:“如果每个人写的都和字帖或是某人的字一模一样,那书法就停止不前没有发展了 。世界上的东西如果全都一样,那叫什么世界呀?世界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

  “主席,我好像开始懂了一点。”

  这些话都是毛主席在五十年代初期、中期讲的,我一直深深记在心中,随着自己的年岁在增长,我也越来越喜爱书法 了,更觉得主席的话对我教益匪浅。只是多年来我总是钢笔在手,直到近年才挤出时间偶尔写写,练书法不够坚持,我总感到 有些辜负毛主席的教导。

  (四)毛主席是从1958年后才学习草书的吗?

  已有不少学者在专门研究毛泽东同志的书法,也有许多真知灼见。我也看到有的材料提出毛泽东同志是从1958年 才学习草书的。他们的依据主要是根据1958年10月16日毛泽东给田家英写的那封信。信中提出把“已存各种草字帖清 出给我”及向故宫博物院“借阅那里的各种草书手迹若干”等。

  我想就我所接触与记忆提出我的印象,供书法研究专家们参考,我认为毛泽东同志在1958年以前早已学习草书了 。只是在书写实际中草书字数出现的多少与熟炼程度风格发展变化等,后些年有突出的飞跃表现。

  据陈秉忱同志介绍毛主席在延安时就常阅览法帖,那时书法已显示大气磅礴,1949年出国时带了“三希堂法帖” ,1955年开始指示身边工作人员广置碑帖,20年中间收藏拓本影本碑帖600多种,已看过的也近400种。“二王” 及孙过庭、怀素的草书帖则是时常披阅。毛主席不但博览群帖,而且注意规范草书,如古人编辑的“草诀要领”和“草诀百韵 歌”等帖。(见“书法”1988年2期)。

  我和陈秉忱老先生有交往,较熟悉,他是清末山东金石大家陈介琪的曾孙,陈老本身也是金石篆刻书画家,曾在毛主 席身边工作多年,他提供的资料真实确切。毛主席还要求为他收集各种字体千字文30余种。他十分喜爱怀素、孙过庭草书。 有人研究认为主席学过苏东坡、黄庭坚书法还兼有郑板桥的影子,这些都各有独到见解。

  我以为50年代初主席书法以行书为主,兼杂草书。其实在三、四十年代的书法中已见个别较少的草书,54年后又 有些变化。如54年3月致黄炎培、彭石麟的信等。到1956年12月写的“水调歌头·游泳”,1956年12月29日 给周谷城的信等,已呈龙蛇竞舞了。在1958年以后,行草及草书出现较多。六十年代后更为突出。如1961年9月9日 “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1963年1月8日及1963年2月5日,“满江红·和郭沫若”,63年2 月28日“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同等。他的书法中呈现了如王羲之的流畅秀丽,和怀素的狂草风格。60年代的书法呈示出 新的飞跃,有字字珠玑之美。已进入毛主席书法历程的高峰时期,也进入了中国书法的高超境界。

  (五)中国当代的书法大师

  中国的书法确是在中国文字衍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特艺术,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数千年来已积累下无数佳作 精品。

  从中国文字的发展演变看,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直到草书,已到书法颠峰。草书结构简、变化 多、字形美、运笔难,有很高的观赏艺术价值。有人提出“草书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皇冠,狂草则是皇冠上的明珠”。比喻恰当 。追溯历史谁在草书上有极高的成就谁就将被尊为一代书法大师。如汉代张芝被称为“草圣”,晋代王羲之被称为“书圣”, 唐代张旭亦为“草圣”,怀素与之齐名。这样提法并非意在排斥其他的书法与书法家,而只想说明毛主席的书法行草兼备,狂 草犹精,继古创今,自成一家,堪称我国当代书法大师。

  (六)书法四种

  我以为中国自古至今,书法不过分为四种:即一般书法、名人书法、书法家书法、及伟人书法。

  名人书法:是指其人社会知名度高,但不一定专于书法,人们需要其书法及签名等,是慕其名,留纪念或存史料,从 其书法中可了解其个性、风格等。当然也有的名人兼有书法之长,较为难得。

  书法家书法系有深厚书法功底,精于书法,所书字体结构、笔力、神韵等独具风格,作品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可成为 教学或艺术珍品。

  伟人书法则与以上又有异同之处,伟人必是社会名人,若又有真正书法家之功底,又有伟人气质、风度,其字里行间 可使人感受到一个伟人的博大胸怀,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而豪放不羁的独特性格渗透于笔墨之间,书法自成一家。可供人欣 赏研究,也具有很高的观赏、纪念、史料及实用价值。毛泽东的书法我认为属于伟人书法。

  (七)毛主席与“兰亭序”

  毛主席和我谈书法时常提及王羲之与兰亭序的话题,印象很深,久而久之心里积下了宿愿,总想一旦有机会一定去看 看兰亭。机会终于来了,有一年我因工作经绍兴于是专门访问了兰亭。它在绍兴市西南约13公里的兰诸山下,据说越王勾践 曾在此处种过兰花,汉代又曾设过驿亭故得“兰亭”美名。远在公元353年时王羲之于三月初三在此雅聚修禊,41人行曲 水流韩桂馨:在毛主席转战陕北的日子里(下)=M050625aa之饮成诗37首,王羲之即为此诗集写了一篇28行324字的序文,即书文双绝的“ 兰亭序”。这兰亭秀园之内,茂林修竹、溪水蜿蜒,还有鹅池、碑亭诸景都是毛主席一直向往而未能相见的,我终于看到了。 他曾和我谈过爱国诗人陆游与绍兴的沈园,所以我又去看了沈园,但因闭园而未能进入,十分遗憾。当我在沈园门前徘徊时我 立即回忆起毛主席和我说过:“陆游与唐琬离异后,又相遇于沈园,那是他们情意缠绵之地,陆游的那首“钗头凤”就题在沈 园的墙壁之上。”我眼前又浮现出毛主席伏案而书的情景,他潇洒的写下了: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当又写完下半阕后,他问我:“你知道唐琬回赠的那首词吗?”

  “我没读过。”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妆欢,瞒!瞒!瞒!”他熟练的脱口背诵出来 。他接着说:

  “这首词回赠没有多久,唐琬就因积愁而死去。当初是陆游的母亲与唐琬不和。陆游这一对夫妻没有得到真正的幸福 ,这是封建社会的悲剧。”那天晚上他很有谈兴。

  “我看你和小吴(按:指吴旭君)你们这个家庭是很幸福的。”他吸了一口气又接着说“这世界上真正幸福的家庭能 有多少啊?”他在自言自语,又像有些感慨。是不是他又在连想了自己的家庭呢?

  我又从回忆中回到了现实,当我在归途中又自然的联想起了往事。在北京时主席有一次曾跟我说过:“王羲之当初跟 卫夫人学书法,也学张芝的草书,能博采众长,也有他自己的风格。”“笔势流畅,秀丽多变。”我似乎在耳边又响起了主席 朗读兰亭序内容的湖南乡音: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 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韩桂馨:在毛主席转战陕北的日子里(下)=M050625aa曲水……。”

  他还告诉我“兰亭序是王氏的传家宝,唐太宗十分喜爱,除令人临摹外,真品已被唐太宗带到昭陵的地下去看喽!”

  毛主席在五十年代初,曾到过绍兴,我当时也去了,但像鲁迅故居、沈园、尤其是兰亭,这些他最熟悉的人与事的古 迹名胜,他为什么都没去看呢?我真替他遗憾。我那次去看兰亭是在1986年,在主席逝世后的十年,虽然我不能把看到的 内容再去向他讲述了,但从我内心说也算是一次有意义的替他浏览补偿吧。

  (八)主席赠我们书法手迹

  从兰亭回到北京,又引起我对主席的怀念。我又展开了他送给我们的书法手迹,浮想不断涌现。那是1963年初, 毛主席外出在杭州,有一天他对吴旭君说:“你的徐涛不是也在扫除一切害人虫吗?”当时吴旭君以为主席是指我仍在作医生 ,是与病菌作斗争的工作。因为主席讲话常是幽默风趣的。主席接着说:

  “我原来答应过要送给徐涛几个字,一直欠了债;这几个字先留给他作纪念吧!以后再给他写。”

  吴旭君接过来一看原来是一首词,“满江红·和沫若”。其中最后一句正是“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她才恍 然大悟,主席原来说了双关语。词后毛泽东签了字,时间是1963年1月8日。这一首词是草书,笔锋流畅有力,既秀丽潇 洒又气势磅礴,字体舒展大方,有的是狂草行笔如龙翔凤舞。这是主席书法高峰时期的作品,我们都十分喜爱。

  主席还送给吴旭君两件书法手迹。1966年9月24日写了一首七绝“为女民兵题照”。主席说“你1949年解 放前就参加了革命,1951年又志愿申请参军当了女兵,祝贺你。”

  1966年9月29日,主席又写了一首七绝,与上次的内容一样,后面也写了“为吴旭君同志书”,都签了名。这 两件书法写得都苍劲有力,有威武之势。吴旭君问主席:“为什么两件都写同一个内容?”

  “再送你一付字,希望你有第二次机会当解放军的女兵。”主席笑答。事情就是那么巧合,1969年解放军305 医院建立时,她被调作兼职领导,真又第二次当了女兵,应了主席的预言。主席送给我们的这几件书法,我们都珍惜保存着。

  (九)欣赏主席书法有感

  “志在新奇无定则,古瘦漓骊半无墨,醉来信手两三行,醒后却书书不得。”

  “心手相师势转奇,诡形怪状翻合宜,人人却问此中妙,怀素自言初不知。”

  这是怀素狂草“自叙帖”中的两首形容草书的诗。有趣的是一说醉中所书醒后难再写出,一说书写之妙自己不知。确 属灵感所至微机玄妙了。毛主席作书法从未说过自己不知其妙,更不是醉后书写。但却常在服安眠药后大笔挥毫,兴之所至情 之所趋,笔走龙蛇,心身舒畅,意境非凡。与怀素醉后疾书各有千秋。我只能借非文非诗的短句来表达我对毛主席书法的羡慕 ,言之不全比之不恰在所难免。

  欣赏毛主席书法有感

  布局美妙,疏密有间,参差错落,乐舞翩翩。

  凤翔龙腾,意境万千,锋刚若剑,柔韧丝牵。

  断续枯润,功透笔端,笔随情意,收展飞天。

  豪放流畅,潇洒游仙,转折连书,节奏悠闲。

  行草从心,未失规范,秀比羲献,①意超狂颠②。

  浑然一体,珠玑满篇,海天胸阔,生气盎然。

  笔蕴辩证,诗传人间,继古创新,神韵超凡。

  毛泽东的保健养生之道,如能对人们有所帮助与借鉴,实现了他“死后也要为人民服务”的心愿,他将含笑九泉。

  ①羲献:羲指王羲之,长于行草,称“书圣”,献指王献之系王羲之之子,均为晋代书法家。

  ②狂颠:狂指狂僧怀素,长于狂草。颠指书法家张旭,被称为张颠,称“草圣”,亦长于狂草,均为唐代书法家。

  摘自:《缅怀毛泽东》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