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村里来了博士团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2日02:59 央视《焦点访谈》 | |||||||||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9月1日播出“村里来了博士团”,以下为节目实录: 演播室主持人 翟树杰: 观众朋友你们好,欢迎收看今天的《焦点访谈》节目。
今年的暑假,全国各地不少的农村来了许多特别的客人,他们和当地的农民一起研究种植技术,给孩子们上课,给老人看病,他们就是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和全国学联组织开展的全国大中转学生志愿者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服务团的成员。 今年陕西省丹凤县就来了这样一群高材生,其中多数是再读的博士生和硕士生。村里的张大姐说起这帮大学生,就直竖大拇指。 解说: 张当群是陕西省丹凤县万湾村的一个农村,这几年她在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就出去打工。不过现在她就再也不必出去打工了,她自己当起了老板。原来,今年三月份她开了一个农家乐餐馆,吸引城里来的人到这里体会乡村生活,没想到她这老板当得还不错。 张当群 陕西省丹凤县万湾村村民: 从三月份开始到现在,只有四天没有客人,而且这四天还是大风大雨天,我最多的一天接待过13桌人。 解说: 看着张当群家农家乐的生意这么红火,村里很多人都很羡慕,而张当群逢人就说,那帮学生娃真是帮了她的大忙。 张当群: 这个农家乐确实是建筑大学给我出的主意,他们给我的设计、策划,教我怎样做好,比如说这几个菜吧,许多许多名字都是学生、老师给取的。 解说: 张当群所说的建筑大学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丹凤县是这个学校的社会实践基地,今年年初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建筑学博士生王树声带领学校十几个土木、建筑管理专业的硕士生、本科生来到丹凤县万湾村,要为这个村做一个初步的村庄布局的总体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方案,也包括建筑设计。万湾村离县城只有半个小时的车程,利用这个地缘优势,这些学生们提出了开办农家乐吸引城里人来消费的点子,在将信将疑中,张当群成了村里第一个开办农家乐的人。 张当群: 现在办起了农家乐,我一家人都不用出门了,两个女儿都在家里给我帮忙,我一家五口人也很红火。不出门都可以挣到钱,把所有的东西都能变成钱。 解说: 很快,张当群的农家乐生意越来越好,村里一些原本还在观望的人也开始动手干了。现在全村已经开了10家农家乐了,有越来越多的城里人专程赶过来吃饭休闲。客人多了,也带动了村里农产品的销售。 张当群: 我原来都没想到,一穗包谷能卖一块钱,过去五穗包能卖一块钱,现在一盆包谷要卖28块钱,确实是很大的奇迹,想都没有想到这个事情。 解说: 在万湾村,农家乐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可新的问题也来了,城里人好多都是开车来的,每到节假日停车就成了让人头疼的问题,这可是村民们从来没有想到的问题,怎么办?正当他们着急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那批学生们趁着放暑假再次来丹凤县,这一次他们是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重点服务团队,他们这次下乡的目的之一就是来万湾村进行回访,看村民们对他们在今年三月份做的全村的规划有什么新的意见,张当群他们借此机会赶紧向他们求助。 王树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专业博士生: 停车的问题怎么解决?这个现在确实比较突出了,要解决无非两种,一种是集中式,一种是分散式,我们用地确实比较紧张,我们能不能采用一种分散式的方法,但是由于土地归别的农户所有,我们采取一个是分散布局,再一个租赁式的合作方式。 解说: 除了停车的问题,村民们还提出了很多具体问题,讨论交流地相当热烈,一直持续了两个多小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这支暑假三下乡服务团队,除了对万湾村回访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位居丹凤县的另外一个村庄——段湾村做一个总体规划设计方案。段湾村是个沿河的狭长村庄,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于是旅游就成了学生们总体规划的核心。 孙宏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生: 大家知道,咱们丹凤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在312国道上有贾平凹的故里,还有万湾生态游的田园游,还有丹江漂流、铁峪铺溶洞,还有古观遗址,另外还有就是咱们段湾,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我们有一个绵鱼嘴,由于它的地形比较奇崛,咱们打算在这开发一下,开发一个旅游区。 解说: 规划的总体思路出来了,学生们就要结合实际情况做设计了,他们也就开始了紧张而忙碌的每一天。一大早,他们就会去村里和周围踏滩调研,走遍附近每一个角落,再根据勘测的结果手绘出设计草图,之后开会讨论,优化设计方案,在整个过程中,他们多次与村民们座谈。 段保才 陕西省丹凤县段湾村党支部书记: 我想这个房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搞个标准化的安排,你弄成这样老土气了,不好看。 王树声: 从我们这个角度来讲,因为要建设新农村,我们要开发旅游,新农村建设二十多条,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我们段湾的发展生产,其中一个措施就是开发旅游区,要想开发旅游区,就要吸引游人看,吸引游人看就要让游人有看头,到这个地方看什么?是看我们的样板房,还是看我们不同于别的地方的房子。 解说: 在前期规划过程,博士团和村民们之间经常有这样的观念冲突,学生们试图让村民们明白,建设新农村不仅是修新路、盖新房,更重要的是改变观念,还应该包括身边点点滴滴,也包括看来是天经地义的生活习惯的改变。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孙宏哲看到段湾村小学食堂的污水乱排,很不卫生,就和学长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动手做了个简易的污水处理池。孙宏哲说,他想通过这个事让村民们知道生活习惯的改变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孙宏哲: 通过这个系统出来之后的水都是比较纯净,比它原来的污染降低很多。再一个对于除臭也有一定的作用,是这样子的。 陕西省丹凤县段湾村村民: 原来这个池子以前弄的,可以说这池子脏,不太好,现在孩子们来以后,把这池子弄得干净了,不臭了,没有苍蝇了,没有那种气味了。 解说: 不仅是博士团改变了农民的观念,农民也正在修正着这些学生娃对农村的一些认识。 张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专业硕士生: 我们来之前,可能就会对农村有一点偏见,就是不仅是农村的环境,包括农民大家都会觉得他们的意识在某些方面落后于我们,在考虑问题方面可能不如我们考虑的周全,但是来了之后,你跟他们交谈,他们有些想法是很先进的,他们在这里祖祖辈辈生活了这么多年,他们对这里的认识是相当深刻的,有些很好的想法,我们是不谋而合,也有一些是当地的村民告诉我们,我们也觉得很好,然后我们去帮他们去实施。 王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专业硕士生: 能够真正对农村更好地认识,然后改变以前的观点,他们这里并不是说完全那样落后,他们有时候想法确实是非常好,而且有时候,我们自己的东西,有时候太理论,太不切实际了,有时候,和他们一结合以后,我觉得真是说像毛主席说的话“从实践中来。 解说: 段湾村旅游区的开发毕竟是一个长远的规划,而眼下最需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呢?段湾村两边是山,中间是河,从村东到村西交通极为不便。 白亮 西安建筑大学科技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生: 村长跟我们讲过,以前没有桥的时候,有一条河,村子里头村东头养了猪,猪拉到市场卖,没有桥,他们一人就背一头猪,从河里趟过去。 记者: 趟水。 白亮: 对,人背猪趟水到对岸,对这个桥还是非常渴望的,修建一座便民桥。 解说: 虽然村头已经建了一座桥,但对于狭长的段湾村来说远远不够,这引起了学土木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白亮的关注,博士团讨论决定为段湾村做一个桥梁设计的初步方案。在村里的十几天时间里,这个桥梁怎么建,成为白亮主要考虑的问题,一些细节他也要反复琢磨。 白亮: 这个地方石材比较多,沙子比较多,我们回去做设计的时候,因地制宜,尽量利用他们当地现有的材料,降低造价。 解说: 虽然这次下乡只有短短的十几天时间,但是万湾村、段湾村的农民却和这些学生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李安厚 陕西省丹凤县万湾村村民1: 他们很实际、很朴实,到农村不像个大学生,但他们确实给村里带来很多(变化),大家感到大学生现在确实能做很多东西,对大家教育很大。 李启华 陕西省丹凤县万湾村村民2: 使我们农村人懂得了,新农村到底是什么样子,过去,我们只知道要按城市的标准,贴瓷片、盖大房、盖高楼,但现在看来,通过他们这样规划,我们才觉得农村就是农村,要有农村的特色。 李军安 陕西省丹凤县万湾村村民3: 比如以前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盖几间房,或者是修几条路,现在思想不一样,规划什么商业街,有什么生态区,有工业区,有农业区,还有景观居住区,包括现在农家乐,确实很全面、很科学,好像把整个农民的积极性和愿望都设计进去了。 解说: 万湾村的张当群和下乡的同学们交流沟通比较多,眼见也更为开阔,在她的农家乐生意越来越红火的时候,张当群又有了新的设想。 张当群: 现在梅子情况很好,今年一些人来确实买不到了。这个希望能在我这个万湾建立一个梅子加工厂,这样更好。 记者: 您还想在村里做梅子加工厂? 张当群: 对,我是没有能力,希望有能力的人在我这万湾建一个梅子加工厂,把这个产业更好地发展起来。 演播室主持人 翟树杰: 原本只是个本分农民的张大姐,如今也能为家乡发展提出如此新颖实际的点子了,而这背后应该有博士团不少的功劳。今年是“三下乡活动”十周年重点实施千校万村服务计划,要一千所高校服务一万个村庄,像王博士带领的这样重点服务团队一共有600人,而这些下乡的大学生们在得到锻炼的同时,也更加了解了农村,给各地的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好,感谢您收看今天的《焦点访谈》节目,再见。 相关专题:央视《焦点访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