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四大城市群突破口各有侧重 难题各有不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8日01:45 人民网-华东新闻
四大城市群突破口各有侧重难题各有不同

长株潭城市群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四大城市群突破口各有侧重难题各有不同

昌九工业走廊


四大城市群突破口各有侧重难题各有不同

大太原经济圈


  突破与难点

  四大城市群现在已进入全面发力和起跳的新阶段。选择的突破口各有侧重,要破解的难题也各有不同

  6月27日,长株潭3市党政领导联席会议闭幕。会上透露出一条重要信息:湖南省政府
仿效上海浦东,正式向国家申报建立长株潭城市群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拟借助国家层面力量,先改先试,以突破3市在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体制障碍。

  长株潭此举在情理之中,也是一个风向标。长株潭一体化推动了24年,作为中国最早的自觉的城市群一体化行为,长株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更为彻底。咫尺之遥的长沙、株洲、湘潭3市,自20世纪50年代起就有“三城牵手”的梦想,但时至今日,3市客运交通系统依旧“各自为政”,正是行政管理体制壁垒的一个缩影。

  这几乎是每个城市群必然遭遇的一堵“铜墙铁壁”。长株潭能不能作为一个二级城市群的典型,进入“国“字号改革试点范围,是个未知数,但是,如何破解城市群发展中的体制瓶颈,摆上议程。

  在中原城市群,“郑(郑州)汴(开封)一体化”被优先推动着。预计于今年10月底竣工通车的郑汴快速通道,又成为城市群战略中的“急先锋”。这条总投资10.29亿元的快速路长39.11公里、宽100米,为双向10车道,车程30分钟,全程不收费,拉开了“郑汴一体化”的序幕。而“郑汴一体化”,正是中原城市群这张大棋盘上的第一步棋。围绕着这条快捷通道,围绕着郑州与开封在各个领域的“连城诀”,一个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呼之欲出,它与京广铁路沿线的新郑漯产业发展带,构架成一个河南的“黄金十字架”。

  当然,实现这个梦想的关键在于省会郑州。比较中部省份,武汉的GDP占湖北的30.8%,长沙占湖南的20%,而郑州仅占河南的15.6%,郑州对周边的辐射力之弱可见一斑。在区域经济的“博弈”中,如果中心城市集聚带动作用不足,轻则影响各城市之间的协作,重则导致周边其他“恒星”强力吸纳本土资源、资金,形成发展的“离心化”。

  虽然在4个城市群的中心城市竞争中,武汉一枝独秀,很多人仍指出,武汉城市圈这个包括了9座城市的“九头鸟”能否振翅高飞,关键还看武汉,其城市功能需要重新定位。人们注意到,武汉城市圈的变化,最先发生在产业对接的“双迁模式”。企业总部迁到武汉,加工基地迁到周边。“总部经济”和“分厂经济”渐渐形成。

  而皖江城市带也有自己的“支点”。他们把未来发展空间与高度,盯在向长三角的融入上。不过,与其他三大城市群相比,皖江城市带明显缺少省会的“发动机”。它在获得省里政策与财力支持方面会不会因此“分心”,其发展力度是不是仍像过去16年那样不瘟不火,比较令人关切。

  博弈与共赢

  城市群是开放的城市经济,各大城市群惟有改各自博弈为携手共赢,才是中部崛起的正确方向和出路

  早在中部崛起战略推出之际,一场“谁执中部牛耳”争论已经拉开。

  现在,4个城市群浮出水面,可以预料,争战又将升级。

  在湖北省社科院研究员、博导陈文科看来,4个城市群各有优劣。

  武汉城市圈,“中部之中”、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高新产业“底气十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才辈出,钢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综合优势明显,但一城独大、向东向南辐射能力有限是其“软肋”;中原城市群矿藏丰富,能源原材料基地初具规模,“1+8”经济实力均衡,但郑州作为首位城市带动能力却不够;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走在前列,人均GDP是中部之首,但城市化水平低、聚集功能、辐射功能小等问题不容忽视;皖江城市带经济实力相对较弱,但其紧邻长三角,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最为突出。

  如果从城市个体竞争力来看,中部四大城市群内最大的城市分别是武汉、郑州、长沙、芜湖。

  但一群狼肯定打败由一头狮子带领的羊群。在2006年3月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4》中,中部地区的城市群竞争力,中原是最强的,在15个进入排序的城市群中列第7位,超出了列第9位的武汉城市圈和列第11位的长株潭城市群。

  在成员市的数量上,中原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都是9个,皖江城市带是8个,长株潭仅仅是3个,虽然城市群不是城市的随便拼凑,但是单个航空母舰的战斗力,远远小于一个联合舰队,长株潭显然力量单薄,扩容便提上议事日程。2006年6月,湖南省正式筹备启动“3+5”城市群建设研究,同样,在对外公布的皖江城市带中,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4个城市,而是扩大到了流域内的池州、巢湖、滁州和宣城等市。

  人们还注意到,这4个城市群的产业定位,城市群内部间的城市分工雷同。

  面对中部愈演愈烈的“各自为政”、“明争暗斗”,陈文科坦言,各省没有必要去争当“龙头”、“领头羊”。城市群是开放的城市经济,各大城市群惟有改各自博弈为携手共赢,才是中部崛起的正确方向和出路。

  他建议,中部6省要在区域整体宏观统筹的基础上,按照中央确定的“一个枢纽”(交通运输枢纽)、“三个基地”(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要求,促进各大城市群的形成和城市经济网络框架的构建,走出一条有中部特色的协调发展之路。

  而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魏后凯则提醒说,城市群固然能带动整个中部经济的发展,但并不是说几个城市群发展了,中部就崛起了。能否真正发挥城市群的“增长极”和“创新极”作用,才是关键。

    附:中部城市圈介绍

  武汉城市圈

  成员市:9个。以武汉为圆心,涵盖半径100公里以内的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8个周边城市。

  数据:面积5.77万平方公里,人口3000万,GDP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占湖北的60%和53%以上。2005年,武汉城市圈实现人均生产总值14008元,约为全省人均生产总值的1.2倍。

  目标:到2020年,提前3─5年实现全面小康,率先在长江中游地区基本实现现代化,力争发展成为继沿海地区之后第四大经济增长极。

  中原城市圈

  成员市:9个。郑州为中心,另有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

  数据:面积5.87万平方公里,人口3900多万。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14.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36.09亿元,创造了占河南省55.2%的生产总值和55%的财政收入。

  目标:把中原城市群打造成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城市群。到2010年,中原城市群的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元;2020年,人均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财政收入在全省的比重超过75%。

  皖江城市带

  成员市:8个。由长江沿岸的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巢湖、宣城、池州、滁州8市组成。

  数据:面积5.6万平方公里,占安徽省的40.3%;人口2120.3万,占全省的32.5%;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2254.5亿元,占全省的41.9%。

  目标:建成临江产业密集带、沿江城镇密集带,到2010年,沿江城市群的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2500元,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地区的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5000元,与南京、苏州等长三角发达城市现行水平相当。

  长株潭城市群

  成员市:3个,长沙、株洲、湘潭,目前准备扩大为“3+5”城市群,即以长株潭为中心,1个半小时通勤为半径,包括岳阳、常德、益阳、娄底、衡阳5市。

  数据:长株潭3市面积2.8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13.3%,人口1200多万,占全省18.9%,2005年实现生产总值2412.6亿元,占全省36%。

  目标:在长株潭中聚集起全省90%科技人员和80%科技成果的创新优势,进出口总额和大中型企业布局占全省70%与65%的外向度和产业优势;同时以长株潭为“点”,以沿京珠高速、京广铁路、武广高速客运途经地为“线”,构筑湖南“一点一线”快速发展地带,成为中部崛起领跑者。

  昌九工业走廊

  范围:2市5县,即南昌市、九江市和南昌县、新建县、永修县、德安县、九江县。

  目标:到2010年,昌九工业走廊地区生产总值将超过3040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40%左右。

  未来几年,昌九工业走廊区域内高速公路将达到500公里,并修建昌九城际铁路,拉近区域内各城市的距离。在规划的昌九工业走廊沿路重点城镇中,将建设好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共青城、德安县、永修县6个沿路卫星城,力争各城市人口超过20万。

  大太原经济圈

  范围:太原市域全部、晋中市的多数县(市、区),吕梁市、忻州市及阳泉市的少数县(市、区)

  空间结构:一个核心——由太原市区和晋中市榆次区构成,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内圈层——包括核心城市和距核心城市中心约50公里地域内的城市、城镇和区域,发展成为核心城市的工业生产区、都市农业区和都市功能外延区。外圈层——包括阳泉市、忻州市2个区域中心城市,以及原平、汾阳、介休、孝义4个县级市和若干县城。作为煤焦产业的疏散地,承担经济圈“全国能源基地”的生产运输职能。

  到2020年,该经济圈的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945亿─975亿元,占全省的13,人口总数超过800万。

  (部分内容综合有关媒体报道而成)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